今年的不動產市場還是相當的低迷,不論是新聞報導或者是我們仲介普遍有感

整體來看,今年的經濟狀況算是好的

以GDP來看預測年底約2.13%,相較於第一季第二季,都是將GDP的預測往上提高,表示每一季的表現都比過往還要好。

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出口表現良好,今年前九個月成長率成長了15%,目前臺股也是上萬點,從五月以來,加權指數都是維持在萬點的平均水準。

整體經濟雖好轉,但幾個部分也是衰退,影響到的不動產業也須注意


第一、零售營業額衰退

上半年來零售業不振 八年來首見負成長


雖然最近百貨週年慶開打,光一個週末營業額可達五億臺幣(女性消費真的非常驚人

但整體零售營業額不好,與過往比較,成長率減少0.1%

影響不動產層面:商舖店面租賃買賣皆受到影響

 

第二、來臺人數減少

2017年前八個月來臺人數約686萬人,相較於去年同期減少4%,雖只有微幅下修,感覺影響不大,但在幾個觀光地區例如101、觀光夜市都可明顯感受到陸客變少...

雖然我知道你跟我心裡想的一樣希望大陸人越少越好,但是影響到經濟的部分真的是不可否認啊


影響不動產層面:商舖店面、旅館業者

 

一、住宅市場

今年來說,不動產交易位於築底階段,打底已經打好。

去年2016年有約24萬移轉棟數,而今年預估可以增加到26萬間,成交量有些微提升,
相較於去年成長了10%,表示整個買氣是有回籠的

 

六都方面,除了桃園前一個年度2016年有大量的交屋潮,導致今年表現較差,

其他幾個城市,臺中、新北市、高雄啊...前八個月的交易量都是成長的


但交易量成長不代表價格有成長,2017年第二季地政局公佈實價登錄的數字統計

臺北市的房價已經出現微幅成長的情況,止跌跡象產生,可以顯示出臺灣的不動產買氣有回升,金額也逐漸回穩


所以我們會說今年2017年房地產市場是一個築底的階段,但也不代表明年2018年房市會一飛沖天。

 

目前,以一般住宅市場來講,多自住買家,偏理性,在建商方面也是讓利搶客,在推案價格上普遍偏保守。

以現在的建商推案策略,多以讓利、速銷、搶客為主,相較於兩三年前希望在區域推出最高級、價格創新高的物件態度大大不同,現在以誰賣得快纔是王道。

這樣的情況表示預售屋價格沒有往上衝,對於整個市場房價來講有穩定的作用。
蘋果日報:建案採破盤戰術 7折讓利價衝買氣

整個房地產市場趨勢是"三小"

小單價、小坪數、小總價產品才賣得動。

關於豪宅市場,又是另一個世界

第一、2017年豪宅市場明顯緊縮,交易量掉了一半,
第二、同一社區價格卻很混亂,像是今年帝寶有成交一間一坪188萬、另一間卻是190萬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自住的高資產族羣有出籠買房傾向


二、商用不動產市場

2017年商用的市場較不樂觀,買氣相對疲弱
前三季交易金額不到五百億,與去年同期來比,有相當大的跌幅

商用市場主要還是以自用為主,前三季自用佔了62%,投資是35%
去除掉關係人交易ex.富邦賣給富邦企業不算,投資的只剩20%

較穩定的部分還是廠房廠辦部分
辦公室部分交易還是很低迷,因釋出量較少。


三、預估2018年臺灣不動產趨勢

目前臺灣資金的部分是相當的浮濫,銀行資金相當多,前年爛頭寸約有九兆,今年高達10兆!!

整體而言,臺灣目前還是處於資金浮濫、利率維持低點、相對於不動產投資利差擴大的情況

  • 在自用買家的部分
    因為價格修正後,會越來越多自用客進場,但偏理性,不會有追加的情況
    雖然量會出來,但不用太樂觀價格的部分
    主要還是會以住宅、廠房廠辦、辦公室為主
    店鋪跟旅館部分就不用期待
     
  • 投資性買方
    現在持有成本高、獲利空間低,投資性買方多會縮手尋求出場的機會
    帶租約的廠辦、辦公室在市區除非投報高達2.5以上,才會吸引到投資性的買方
    基本上整個市場面還是以自用需求為主


2017邁入第四季,數字已顯示市場有回溫,雖然很緩慢XDDD
不要對市場過度悲觀,做個理性的消費者,對於整個臺灣經濟跟房地產市場,小編是樂觀其成的

 

點我留下資料,隨時掌握海外房地產資訊

https://goo.gl/forms/sLYaOgkHJXqplLDy1

 


定期舉辦說明會 採預約制
請來電預約 0919-255-177 王小姐
LINE ID: jie-ru / Wechat ID: jieruwang112

穩定收租,把握佈局機會,確保交易安全,提供正確市場資訊 
擁有專業地產知識,即時分析市場概況,為客戶提供一流的房地產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