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不得不說郭子儀的遠見卓識了。

1.再造大唐。郭子儀,唐朝中興名將,柱國之臣,棟樑之才,史上唯一一位武狀元出身的名將,平定安史之亂,居功至偉。唐肅宗稱讚:李家江山,實賴郭子儀再造。

2.功高位顯。正是因為功勞太大,所以才可能招致禍患。但郭子儀卻能功高不震主、位顯人不忌、富貴人不妒,歷仕三朝而不倒,不可謂不高明。

3.公開透明。史載郭府大門常開,實為郭子儀的良苦用心。按現在話來說,就是徹底公開透明,一切權力都放在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以示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不怕暴露隱私。

這是郭子儀穩重保身的舉措之一。其實也是郭子儀的無奈之舉,在封建社會出現郭子儀這樣的人物,實在是難得。


答題者:柳隨風 歡迎關注

郭子儀唐代中期時的名將,大器晚成,一生戎馬,屢建奇功,挽狂瀾於既倒。他的功勞在此無需再贅述,後世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能做到他這樣的在歷史中寥寥無幾,有好下場的少之又少。他為什麼能成為特例?成為大唐朝廷的「政壇常青樹」因為他政治上非常成熟和豁達,情商很高,性格謙虛謹慎,懂得急流勇退,對身邊人尤其是子女管束嚴格。至於歷史上記載從不關家門,或許有之,對外做出的姿態而已,讓皇帝、朝臣知道他的態度罷了,敞開大門意味著無不可對人言,就像秘書的大門永遠敞開著一樣。

郭子儀收復洛陽後回到朝廷,皇帝派特使前出灞橋親往迎接,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國家再造,卿力也。近六十歲高齡,披掛上陣,為國家立下如許功勞,他卻從不以此自矜。平定叛亂後,朝廷里的政治鬥爭殘酷,局面複雜,內有權宦魚朝恩、元載弄權,外有藩鎮割據聽調不聽宣的地方勢力、各地節度使,郭子儀手握重兵始終保持與最高統治者肅宗高度一致,事實上維持了軍隊系統的穩定。為去皇帝的疑心,無論是身在前線還是坐鎮後方統籌指揮,只要皇帝宣召,立刻返京從不猶疑。郭子儀深知皇帝的職業特性只能是孤家寡人,不會相信任何人,也不會把權利放到一個人身上,所以他豪無怨尤的選擇放下權利,急流勇退。難能可貴的是,一旦國家有需要,立馬滿血復活。所以不是主不疑,也不是朝不嫉,而是老郭做到了。

郭子儀很長壽死時八十五歲,皇帝為他停朝五日,下詔群臣前往弔唁,待到安葬時,皇帝親往安福門為他送行,賜謚號忠武,極盡哀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