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東西有時會遲來一步,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

  日劇《最完美的離婚》裏有這麼一句對白,用來形容劇中男主光生和妻子結夏的關係也恰如其分。

  這對小夫妻在離婚後,才漸漸發現彼此的可愛、珍貴之處。

  01

  故事開始時,像很多日久生厭的情侶一樣,男女主角早已互相嫌棄。

  妻子結夏對丈夫光生的吹毛求疵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辛苦做好飯菜,從來得不到一聲感謝和讚美。

  不浪漫,不體貼,噓寒問暖是從來沒有的,相對於她,光生這個動物迷更關注書中的大象。

  丈夫光生也很看不慣妻子結夏的大大咧咧、沒有生活品位。

  比如,買了很多諸如輕鬆整理小竅門、收納能手主婦的書,結果這些書四處亂扔,也成了需要整理的對象。

  約好看電影,遲到10分鐘,完美地錯過了開頭。

  用喫完薯片的手,去拿DVD碟片,粗魯至極……

  越熟悉,感情越淡。

  越不滿,開口閉口就越多怨言,也越不再顧慮對方感受。

  現實中,很多感情不也正是在這樣暗裏明裏的互相攻擊中,日漸磨損?

  畢竟,都只是凡人,誰也不是完美無瑕,想要挑毛病,誰又不能挑出一籮筐?

  久而久之,紅玫瑰成了蚊子血,白玫瑰也終淪爲飯黏子。愛,蕩然無存。

  02

  於是,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最後一步。

  走到最後一步也不一定不好,“最壞的結局不是離婚,而是成爲面具夫婦,對對方沒有愛,也沒有任何期待,卻在一起生活,這纔是最大的不幸。”

  但,本以爲關係結束之後,大家都會活得更輕鬆快樂,清清爽爽開始新生活。

  沒想到,卻更加扯不清了。

  結夏和光生總是不經意想起對方,不自禁和身邊的朋友聊起對方。

  夫妻雙方和別人約會時,完全忽視約會對象,只顧着在社交網絡上瘋狂曬相片。

  理由很簡單,爲了引發前夫或前妻的妒忌。

  非常介意對方和別人喫飯。在哪裏喫,喫完之後幹什麼都要旁敲側擊地打探。

  終於按捺不住,便只能爆發,吵架。

  吵架本來應該是口出惡言,卻又像是在講情話。

  放不下。

  失去之後,才知道自己真正最在乎的是什麼。

  這倒並不意味着就能忽略對方的“缺點”了,而是,用妻子結夏的話來說,“我從來都無法贊同你的言行舉止,卻還是喜歡你啊。”

  終於學會了,接受對方本來的樣子。

  也終於知道,自己就像對方一樣,永遠認爲自己是正確的,卻從來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03

  在搬出共同的家之前,一向不愛收拾的結夏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還給光生寫了一封沒有寄出的信。

  她回想兩人約好去看電影,光生在路邊等自己的樣子:

  “我一想到這個人正在等我呢,不知爲何就覺得很開心,就想一直遠遠看着你,因爲你的身影可比電影好看多了。”

  告訴光生自己喜歡偷偷看他:

  “你很害羞,很少面向我,所以我有很多機會可以偷偷看你。我們倆並排走在目黑川的時候,我偷偷看過你。看DVD的時候,讀書的時候,我總是偷偷看着你,心裏自然而然地充滿了喜悅。”

  多麼幸福!

  可又都已經成爲過去,所以,又是多麼悲傷。

  04

  李宗盛曾感嘆:“我的歌是清晰的,我的情感卻是暈乎乎的,我對女性同胞瞭解很少。”

  被稱爲“最懂女人心”的他尚且如此,還有多少人敢說自己的情感很清晰?

  男女情侶之間,真正互相懂得,能完全體會彼此感受的又能有多少?

  溝通、換位思考,說起來容易,但事到臨頭,人總是難免以自我感受爲中心。

  面對自己關係非常親密的人,我們又常常更容易肆無忌憚,口不擇言。

  於是,誤會,傷害,糾纏,糾結……

  比不少表面形同路人,內心卻依然念念不忘的情侶幸運的是,結夏和光生依然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不要以爲夫妻離婚了,一切就都結束了”,結夏的婆婆,也就是光生的奶奶對結夏說。

  你可以選擇拋棄過去,開始一段全新的旅程。

  也可以,藉此機會,重新認識彼此,重新認識這段關係,然後,再次做出選擇。

  你得明白,別人沒有像你希望的那樣愛你,並不意味着TA不愛你。

  “罐頭是在1810年發明的,可是,開罐器卻在1858年才被髮明出來。很奇怪吧?可是,有時候就是這樣的,重要的東西有時也會遲來一步,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

  文章開頭引用的那句對白,是在這樣的鋪墊下說出來的。

  生活大多時候,都會是無聊和瑣碎,只有用心又有耐心的人,才能持續不斷地從中發現樂趣。

  伴侶也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時間,去深入溝通、理解。

  失去之後才後悔莫及,這種現象其實特別常見,並不只發生在兩性情感中間。

  說到底,這部劇也不只是在給我們講感情,講離婚、結婚,而是教我們要懂得珍惜。

  珍惜所有和我們有羈絆的人,珍惜所有親情、友情、回憶,甚至包括傷害。

  ——並不是說要縱容傷害,而是,別那麼容易被傷害打敗。

  傷害,可能造成難以癒合的傷口,但更多時候只不過是共同成長的痕跡,是一段關係變得更好的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