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得知《破產姐妹》這部劇被砍,但我一點不震驚,不感傷,意料之中的。這部劇每況愈下,收視率一年不如一年,被砍不意外。

我對《破產姐妹》的評價如下:

1. 它曾經好過,我也曾經喜歡過

這部劇在2011年推出時,讓多少人眼前一亮。

1.

Max 出身社會底層,人生要多慘有多慘,完全可以用暗無天日來形容:從小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也從來不管她,曾經被無數次性侵,生活作風隨便,欠債沒錢,酗酒嗑藥……但是,她有一種因為從小混跡市井而自然而然學到的草根生存智慧,用英語說就是street smart,更有堅強的神經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2.

Caroline原來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天之驕女,父親是億萬富翁,從小上最好的精英私人學校,大學讀的是全美最好的哈佛大學沃頓商學院。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父親因為欺詐被關進監獄,身無分文的她沉淪到底,被迫自謀生路。

3.

兩個美女天差地別又個性鮮明,莫名其妙發生了交集,發展出友情,在同一家生意慘淡的沒落小餐館做服務員,合租同一套破舊不堪的公寓,還合開了一家賣cupcake的小店鋪。

這樣的情節設定,再加上無處不在的毒舌吐槽,讓《破產姐妹》在《老友記》和《摩登家庭》這一派賣雞湯賣溫情的中產階級主流情景喜劇之外,硬生生地殺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血路,讓人對之後的故事發展充滿了好奇。

當時的收視率也證明瞭這一點,第一季第一集的收視率是1937萬,在所有電視節目中排名第32。對於一部不在黃金時段播出的非主流情景喜劇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

2. 但是後來它開始走下坡路,我也不再喜歡了。

首先讓人無法忍受的是大量重複的三俗低級爛梗。

第一,笑點一再重複,看多少集都似曾相識。主要就是那麼幾個梗:Han的身高Oleg的屌,Max的胸器Sophie的騷。

第二,為了毒舌而毒舌,植入非常牽強。

第三,笑料低級,充滿了冒犯性,常常讓人覺得不舒服。

《破產姐妹》每次都是把其中一個角色和他代表的那個羣體單挑出來,讓那個被針對的人感到尷尬,同時讓除了他以外的其他所有人發笑。

然後是情節毫無創新,在幾年的時間裡一再重複。

編劇不思進取,過度榨取人設的剩餘價值,卻從來沒有創造出新的戲劇衝突,從第三季開始就反覆循環戀愛、失戀、攢錢、破產、重來的套路。

於是,幾年過去了,Max和Caroline還是兩個永遠看不到希望、一輩子都要被困在布魯克林骯髒小館子的女服務員。

劇情一再原地打轉又不痛不癢,人物的刻畫就顯得單薄刻板平面化,也就無法讓人發自內心地產生共鳴。

綜上所述,《破產姐妹》曾經由它的輝煌,但背後一幫不真誠、不努力、還有點不善良的編劇把它搞成了爛劇。被砍,也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我是媛來思語,職場高管/職業生涯規劃師,歡迎關注我!


開門見山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劇的劇情:主角為兩個背景和身份都大不相同的女生,她們在各自最壞的境遇下相逢,從兩個人互不順眼互相埋怨到相知、相互信任依靠,再到後來為了共同的夢想一起努力,建立了一段深厚的不平凡的友誼。 如果麥克斯沒有遇到凱洛琳的話,只是一個整天無所事事的女服務生,沒有人會發現她的長處和亮點,或許混到一定年齡就會隨便找個人結婚;如果凱洛琳沒有遇見麥克斯,她或許會因為突然失去優渥的生活而自甘墮落,會被生活所打倒,不可能過上平凡人的生活。她們兩個規劃屬於她們共同的夢。這也是這部美劇的積極意義所在。

這部劇曾經帶給我很多的感動和啟發。但隨著看的越來越多,也覺得《破產姐妹》還是有些「缺陷」的點所在。這裡邊夾雜著太多葷段子,反覆多次就顯得低趣味。一些器官以及性方面的暗示真的讓整部劇顯得空洞無內涵。一時可能會引起觀眾的哈哈一笑,但很難長時間保持觀眾羣體對它的興趣。 《破產姐妹》算得上是一部好美劇嗎?這個問題很顯然不能輕易去評判。 怎麼說呢?相比《破產姐妹》「大膽」的笑點,我更喜歡TBBT更為「規矩」的笑點。

有一陣子就愛喫飯的時候看,因為我覺得這部劇最大的特點就是倆字~熱鬧!沒心沒肺的熱鬧從不冷場。可你要真想從這部劇裏摸索出一點什麼人生觀價值觀的話,那完了真沒法看了~看這部劇謹記五個字,千!萬!別!走!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