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一提到中國史詩,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中國有史詩嗎?好像沒怎麼聽說過?

中國史詩,主要指的是三大少數民族史詩,一是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二是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三是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

但對於這三大史詩所熟知的人少之又少,原因是史詩在中國的傳播並沒有進入大眾關注的視野之中。雖然傳播一直都有,但是卻一直不斷地被改編和改寫。其中,不為人所熟知的最關鍵的因素是這三部史詩都不是用漢語記載的。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史詩不屬於漢民族的文化範疇之內。

但總體來說,和西方荷馬史詩相同的是,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史詩的傳承都是採用口耳相傳的方式。都是在生產勞動和傳唱中,不斷延續和積累的,凝聚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從現階段的傳承和發展上來看,能夠完整地傳唱傳承史詩的人少之又少。最近幾年,政府和一些民間自發組織的協會開始自發地組織和搜集整理史詩的殘片,對之加以保護起來。《瑪納斯》(共計18冊)已經於1995年被重新收集和整理完成。

相信不管是荷馬史詩還是古代中國的史詩,在整個世界的文化史上都是文學瑰寶,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經驗和智慧。尤其是《瑪納斯》的整理出版,對柯爾克孜民族文學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作者:夢歸秦淮(一個最會寫字擅長P圖的歷史教師)

致力於個人成長、文化類的乾貨分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中國史詩,主要是指三大少數民族著名史詩,一是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二是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三是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

《格薩爾王傳》

作者:楊恩洪,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研究員

藏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青藏高原是藏族人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千百年來,藏族人民創造了風格獨具的高原文化,並世代傳承,推陳出新。其中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創造、發展和光大的民間文化,是歷史悠久、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中最可寶貴的部分。在藏族民間文化的寶庫中,珍藏著一顆足以與世界文化精品相媲美的瑰寶,這就是藏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

這部史詩不但在中國境內的藏、蒙古、土、裕固、納西等民族地區廣泛流傳,成為該民族文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還跨越國界,在比鄰的蒙古國、俄羅斯的布利亞特、卡爾梅克、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流傳。

《瑪納斯》

作者:阿地里·居瑪吐爾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研究員 文學博士 柯爾克孜族

內容簡介

柯爾克孜族是我國北方的古老民族,在我國第一部史書《史記》中就出現了關於他們的記載,至今已經超過兩千多年。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他們的祖先曾經創造的物質文化遺產被戰亂、遷徙、自然災害吞滅,但其古代思想文化和精神財富的基因卻留存在他們的口頭傳統之中。柯爾克孜族是最善於用口頭藝術表達自己的思想、歷史、文化的民族。口頭演唱史詩、口頭說唱部落譜系、表演民歌活動是柯爾克孜族民間文化的精華,其中令人嘆為觀止的近百部口頭史詩更是他們引以為自豪的非物質文化財寶。這些史詩大多數屬於典型的英雄史詩,可以說沉澱了柯爾克孜族民族精神文化的精粹。其中,從19世紀開始就引起國內外學者關注,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得到各國學者研究並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傳播的就有《瑪納斯》《艾爾托什圖克》《庫爾曼別克》《闊交加什》《布達依克》《加尼西和巴依西》等十幾部,每部史詩都堪稱是民間口頭文學的經典。這些史詩每一部都在萬行以上,而且其中有很多史詩到今天依然在民間得到傳唱。

《江格爾》

作者:斯欽巴圖,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文學博士 蒙古族

內容簡介

《江格爾》主要流傳於中、蒙、俄三國衛拉特蒙古人中。這與歷史上衛拉特蒙古人的遷徙足跡密切相關。所謂衛拉特蒙古,就是在內蒙古和外蒙古之西,居住在阿爾泰山周圍的蒙古。衛拉特是森林部落之意,也譯作林木中百姓。歷史上著名的準噶爾汗國,就是西蒙古各部建立起來的。當時屬於衛拉特的各部落有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輝特部等等。18世紀50年代,清軍擊潰和消滅準噶爾汗國時,杜爾伯特等部向東遷徙,現今蒙古國西部的衛拉特人,就是他們的後裔。17世紀初,土爾扈特部向西遷徙到伏爾加河流域;1771年,居住在伏爾加河東岸的部分衛拉特人回歸阿爾泰故鄉。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土爾扈特東歸。原本打算伏爾加河結冰以後兩岸的全體衛拉特人全部東歸,但是那年冬天天氣特別暖,都到春節了河水還不結冰,而沙俄也開始警覺起來。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汗果斷決定帶領東岸的人民回歸家鄉。現今生活在新疆各地的衛拉特蒙古人之大部分,是他們的後裔。而留在伏爾加河西岸的那部分,形成為現在的俄羅斯卡爾梅克共和國的卡爾梅克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