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都西征,是蒙古人為繼承成吉思汗開疆拓土的遺願,繼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之後,蒙古人與1235年~1242年所發動的第二次西征。

由於此次西征的統帥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且貴由、蒙哥等諸多王子從征,並且因為各支宗室均以長子統率軍隊,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也派長子率軍從征,所以被稱為「長子西征」或「諸子西征」。

不同於第三次旭烈兀西征時蒙古人將西亞與阿拉伯半島作為主攻方向,長子西征時主要的進攻方向是伏爾加河與多瑙河下游一帶的東歐地區,蒙古大軍兵鋒直指欽察和斡羅思等地。

1236年秋,拔都率軍攻滅不里阿耳。1237 年春,滅欽察;秋,進兵斡羅思,攻取也烈贊城。次年,兵分四路,連破莫斯科、羅斯托夫等十餘城,合兵攻陷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首府。1239年滅高加索山阿速國,攻入斡羅思南境。

蒙古人在歐洲勢如破竹,兵峰一度越過多瑙河向西歐進逼,但當1242年窩闊台死訊傳來,拔都遂率軍東歸,到達伏爾加河下游一帶,便在這裡建國,史稱欽察汗國。

今天都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殊不知當年拔都親率的蒙古軍隊,曾是俄羅斯人的噩夢,而拔都,則是光聽名字就會讓俄羅斯人恐懼的顫抖起來。

都說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驕,歐洲人稱之為上帝之鞭,殊不知成吉思汗死在了六盤山中,而他的孫子拔都,則讓歐洲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上帝之鞭的恐怖。

對於那時候的歐洲人來說,拔都才是真正的上帝之鞭,而且拔都的每一鞭,都硬生生的抽在了歐洲人的身上。


拔都西征也是歐洲歷史的重要一頁,甚至可以說曾經從根本上改變過歐洲的歷史進程。

所謂拔都西征,是指蒙古帝國窩闊台汗時期,以成吉思汗鐵木真長子朮赤的長子拔都為首,率領鐵木真幾個兒子各自的長子發動的西征之戰,出征的長子中包括後來先後做過蒙古大汗的貴由和蒙哥。

拔都西征的簡單過程

此次戰役是蒙古歷次擴張中對歐洲影響最大的一次,基本上也是唯一一次蒙古人和歐洲人直接正面大規模交鋒的戰爭。但其實此次西征的起因並不是針對歐洲,而是位於中亞欽察草原的欽察游牧部落以及當時被稱為斡羅斯的俄羅斯諸部。

中亞的欽察部本來是拔都西征的主要目標

客觀地說,十三世紀的蒙古軍隊確實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所以這次西征過程也一如既往地順利。蒙軍沒費多大力量就在伏爾加河流域打跨了欽察部,之後也勢如破竹地橫掃各個俄羅斯公國,包括最主要的基輔羅斯,基輔城也在此戰中遭受重創,數個世紀之後才恢復元氣。而莫斯科和羅斯托夫等重要城市也先後被攻佔。但在進攻加奇里公國時,加奇里大公逃往匈牙利,這就給了蒙軍向歐洲腹地進軍的借口。

拔都西征中東歐路線圖

公元1239年初,十二萬蒙軍兵分3路殺向匈牙利和波蘭等地。先後攻滅在今天波蘭、德國、捷克、匈牙利、奧地利境內的多個王國,並曾兩次大敗由日耳曼、條頓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聯合中歐各王國所組建的歐洲聯軍,殲滅數萬歐洲聯軍;先後佔領克拉科夫和布達佩斯等歐洲名城,並曾一度對維也納形成合圍之勢,以至於當時聖殿騎士團大團長曾在一封信中驚呼:

「已經沒有任何軍隊能阻止蒙古人進抵巴黎了……」

歐洲中世紀畫作:蒙古入侵匈牙利

儘管後來因為蒙古大汗窩闊台的死訊傳至西征軍之中,拔都因此率軍回師,參加確定窩闊台繼承人的呼里勒台大會,使西歐逃過滅頂之災,但此次從萬里之外突如其來的災難還是在當時乃至以後的歐洲人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陰影。

歐洲人如何評價此次西征

在此次西征中,受影響最大的是俄羅斯諸公國,因為此次西征後大量俄羅斯公國都被併入拔都的金帳汗國領土,長達200多年。俄羅斯國內對蒙古入侵的主流評價是野蠻征服了文明,給俄羅斯諸公國帶來了重大災難,比如基輔羅斯國的人口在此次西征中減少了50萬人。

歐洲古畫:拔都強令基輔大公匍匐於地,之後眾人亂刀將其砍死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如果沒有拔都的此次西征,後來統一的俄羅斯帝國恐怕就不會形成。因為此次西征中,基輔等老牌城市遭受重創,反而為莫斯科等新興城市的發展創造了空間。正是在蒙古統治期間,俄羅斯東正教會將總部遷到了莫斯科。而且莫斯科大公憑藉為蒙古大汗的服務,在俄羅斯諸公國中取得了最重要的地位。而在蒙古統治期間,俄羅斯諸公國與東方的貿易大增,而莫斯科正是這些商路上重要的節點,也為莫斯科公國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蒙古人的統治也促進的俄羅斯各公國的融合,為後來統一的俄羅斯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西歐對拔都西征的評價更加中性一些。認為其負面影響主要是多次屠城造成平民大量傷亡,同時造成了大量難民逃往西歐。另外,有些西歐人認為蒙古帝國建立後打通的東西方商路把黑死病帶到了歐洲,而黑死病大流行一百年後給歐洲帶來了重大災難,使歐洲接近40%的人口在三年之內死亡。

但另一方面,西歐人認為蒙古西征也帶來了一些正面影響,其中之一可能大家都想像不到,就是和平。蒙古帝國建立後,其境內多數民族享受了大約一百年的和平期,正是這一和平期使中歐之間的絲綢之路重開,為西方傳教士、商人和探險家遊歷東方創造了條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馬可·波羅(雖然我並不認為馬可·波羅真的來過中國)所以在現代英語中,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的辭彙用來描述這一時期:「Pax Mongolica」,直譯過來就是「蒙古和平期」。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路線圖(但答主不認可其真實性)

而最後一點影響其實卻是對後來的歷史影響最大的一點,即蒙古西征將中國火藥傳入了歐洲,這個事件影響有多大隨便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答主這就不啰嗦了。至於西方人怎麼評價這件事,答主感覺是有點得了便宜賣乖了,多數評價都強調很難說這一影響是好是壞,只是強調它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火藥傳入歐洲路線圖


西方學者把蒙古西征和拔都代表的長子西征稱為蒙古旋風,這個很符合蒙古西征的實際情況!旋風刮起來時勢不可擋,所向披靡,但是風停的也快,而且風一停就沒了,誰見過一直刮的旋風啊!

當然歐州人用這個主要是講蒙古人西征時的快速勢頭,倒沒有諷刺蒙古人沒有後勁的意思。但是我作為後面的讀者難免有這樣的感嘆,匈人進入歐洲時趕上了羅馬的晚期,居民已經高度惰性,沒什麼戰鬥力,匈人還確實在歐洲折騰了很長時間,但是蒙古人就沒這機會了,歐洲的領主制度讓每一個地方都很難打。


公元1235年成吉思汗之孫、朮赤的嫡次子拔都奉大汗窩闊台之命率大將速不台及宗王拜答兒、合丹、貴由、蒙哥等西征。次年拔都先遣速不台率騎兵突然襲占不里阿耳。1237年春拔都又令蒙哥擊滅突厥系的欽察人,至此蒙古人通往歐洲的道路被徹底打開。就在這年冬天蒙古人又利用江河封凍的時機大舉進攻俄羅斯。這時的俄羅斯並沒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分成大大小小的諸多公國,蒙古大軍猶如旋風一般席捲了也烈贊、科羅木納、弗拉基米爾、諾夫哥羅德等羅斯公國,1240年冬蒙古大軍開始圍攻基輔。蒙古人咄咄逼人的攻勢震驚了整個歐洲,波蘭、德意志、匈牙利等國組建起聯軍應對西征的蒙古人。1241年春蒙古軍留下三萬兵馬鎮守南俄草原,集合十二萬軍隊兵分三路向匈牙利進攻,南北二路先發,分進合擊:北路拜答兒軍攻陷孛烈兒都城克拉科夫後進入西里西亞(今波蘭西南部),於里格尼茨擊潰波蘭和日耳曼聯軍三萬。南路合丹軍先後攻取魯丹、瓦剌丁諸城,與拔都會合。拔都率主力進抵帛思忒(今匈牙利布達佩斯)城下,攻而不破,遂率軍引退,誘敵出城,繼於撒岳河畔索爾諾克殲滅六萬匈牙利軍隊。蒙古軍會攻帛思忒,攻破其城。當年夏季蒙古軍一支先鋒攻至維也納附近的諾伊施達,被奧地利、波希米亞聯軍擊退。十二月拔都率主力渡過禿納河(今多瑙河),攻陷格蘭城。1243年拔都在伏爾加河畔的薩萊城建立起疆域東起額爾齊斯河流域,南至裏海,西到斡羅思,北迄伏爾加河上游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

此後欽察汗國統治俄羅斯兩百餘年。在這兩百餘年時間裡欽察汗國將自己的統治中心定在南俄草原,至於北方的森林地帶則仍維持羅斯諸公國的半獨立地位。莫斯科大公國利用了蒙古人這種統治模式極力在蒙古人面前塑造自己恭順臣服的姿態,逐漸獲得蒙古大汗的莫斯科大公國被賦予了為蒙古人徵收貢賦和協助蒙古大汗征伐不聽號令的公國等特權,在這一過程中莫斯科大公國積攢了巨額的財富,軍事實力也日益強大。1480年莫斯科大公國的伊凡三世陳兵烏格拉河與蒙古軍隔河對峙,蒙古軍因天寒缺糧,都城薩萊又受到克里米亞汗的襲擊而被迫撤軍。莫斯科大公國就這樣在這場對峙中不戰而勝,以此為標誌蒙古人對羅斯公國長達238年的統治畫上句號。拔都西征以及此後蒙古人在俄羅斯238年的統治被俄羅斯人譽為韃靼桎梏——俄羅斯人認為:正是蒙古人的統治使俄羅斯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和文藝復興,摧殘了俄羅斯民族的獨立發展和傳統文化;但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也承認正是在蒙古人的羽翼下莫斯科大公國得以發展壯大並最終統一了俄羅斯,同時也正是在同蒙古人的接觸中塑造了俄羅斯民族的戰鬥本性。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俄羅斯向東方的擴張正是繼承了蒙古帝國的遺產。

俄羅斯作為曾被蒙古人統治過的民族對蒙古人的評價是如此矛盾複雜,那麼當年並未被蒙古征服過,只是一度被蒙古兵鋒所震驚的西歐人又如何評價拔都西征呢?其實和俄羅斯人一樣矛盾複雜:一方面歐洲人視蒙古人為野蠻人,極力宣揚蒙古人在東歐野蠻殺戮的暴行並認為正是蒙古西征使黑死病傳播到歐洲,導致了歐洲2000萬人的死亡;另一方面歐洲人也認為:正是蒙古人率先將東方和西方連接起來,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全球化進程,正是蒙古人帶來了東方的火藥武器、指南針、印刷術等技藝,正是為了尋找通往蒙古帝國的新航線才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正是由蒙古人從東方帶來的先進技藝催生了歐洲的文藝復興。


『拔都西征』是蒙古帝國在公元1235到1242年之間的第二次西征,一般稱為「長子西征」。這次西征以拔都為統帥,各蒙古宗室的長子作為各級將領從征。歷史上蒙古帝國對歐洲大平原造成的極大影響,就是這次西征造就的。

拔都統帥西征,實際的指揮權是速不台執掌(時任前軍統領)。雖然成吉思汗沒有親臨歐洲,但是歐洲人卻把『拔都西征』的所有好的壞的評價,全都送到了成吉思汗的頭上。

說起來歐洲人雖然是被征服的對象,但是大部分人並不認為被蒙古帝國征服或者打敗是恥辱,反而是充滿了對成吉思汗的敬畏和崇拜。

「法國學者的評價」蒙古人聯通了亞歐大陸,開闢了洲際通道,使得中國和波斯更方便交流,也讓基督教與遠東的交流更方便。這個貢獻媲美髮現美洲新大陸。

「加拿大學者」蒙古帝國使得陸地上的貿易發生了大革命,橫跨歐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太平洋到波羅的海,這是人類史上的絕唱。

「恩格斯」蒙古鐵騎踏碎了在中世紀歐洲人的靈魂。

「俄羅斯將軍」以不到20萬軍力差點征服全世界,蓋世大英雄,史無前例。

「英國作家」整個人類的帝王,蒙古人來過後,才有了世界歷史。

「德國作家」蒙古人的征服,是歐洲從黑暗中世紀蘇醒過來。

「英國學者」蒙古人是史上最優秀的征服者,他們的行動規模不能用英里計算,應該用經緯度來衡量。

從歐洲人的評價可以看出,歐洲人對成吉思汗家族的評價和讚譽,甚至高於我們國內對他們的評價。對此您作何感想?


感覺蒙古人,這些蒼狼就像上帝派來的,執行長生天使命,為歐亞大陸開路,護路來了。蒙古人畏天畏雷,連成吉思汗這樣大英雄也是這樣,並寫進軍法裡面。當然拔都汗繼承可以說蒙古族文化最精華部分,歐洲草原地貌也更適合蒙古族征服,所以金賬汗國也一直執行是蒙古最原始全國動員令,總體戰思想,騎兵,炮兵,鎧甲都是軍隊最先進武器。當然哪種部落式管理國家制度也是成為最先崩潰蒙古汗國。


歐洲人把拔都西征稱為黃禍,拔都橫掃東歐,要不是窩闊台去世他停止西征,也許可以打下整個歐洲。拔都西征促進了民族融合,也把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帶到了歐洲。而火藥後來在歐洲發揚光大了,促進世界槍炮火器的發展。也使歐洲人更加嚮往東方的中國,使他們對我東方中國的神秘更有興趣。才有了後來的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也促進了絲稠之路的發展,促進了東西方的物質和文化的交流。連我們現在不也在建設一帶一路嗎?所以說拔都西征打下東歐打下俄羅斯,使西方人懼怕蒙古人。但他促進了世界上更大的民族大融合,促進了歐洲的發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