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美女健身教練Emily Skye的脹氣前後比較圖,

她飽受脹氣困擾,所以也相當提倡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因為看到她分享的這張圖,才驚覺原來腸胃不適也是過敏反應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人天生的體質和生活作息飲食方式皆不同。 

以至於每個人會過敏的食物及反應皆不相同。

 

有些症狀很明顯好辦認; 有些則容易被忽略。

長期的忽略過敏症狀而不去避開;

等同於慢性的破壞自己的身體。

 

 

 

 

 

我自身是經由抽血檢測找出自己的急性及慢性過敏源。

目前各大醫院皆有提供過敏源的檢測。

建議若想做這項檢測,就請不要省,不要只檢查急性過敏源。

因為通常急性過敏時,自我非常容易察覺。

反倒是慢性過敏原會在數小時至隔1.2天才看到明顯反映。

所以容易被忽略或誤認。

 

我當初被檢查出來對黃豆極度過敏時(我最嚴重的慢性過敏原)

我超驚訝,也超慶幸有去檢查。

我從不覺得自己會過敏,

因為我所想像的過敏反應大多為鼻子和皮膚出狀況。

 

當時我天天喝豆漿外,豆腐.豆花等黃豆製品,

也是我最喜歡的食物之一,

我在天天吃的情況下,從沒覺得不適。

 

直到檢測出來後,我停止可以避免的黃豆食品後半年,

有次嘴饞吃了中午豆腐鍋, 

隔4-5小時候, 覺得身體非常沈重,很不舒服,很想躺下來,

才知道原來這是我的過敏反應。

 

但是目前過敏源的抽血成效,其實還是有兩派的說法,

自我斷食檢測,目前還是公認最沒有爭議的測試法,

雖然麻煩,但準確且免錢。

 

 

 

 

 

食物過敏原自我檢測步驟

 

1.首先, 斷絕所有常見的食物過敏源一個月,

此時吃東西要看食物成分標識,

而且絕對不能偷吃這些食物, 一餐都不能。

  1. 牛奶.乳製品 (包含奶油.起司等)
  2. 小麥製品(包含所有麵粉製食物:麵包、義大利麵、蛋糕、酥皮點心、加工肉製品、沾醬、湯品、麵糊、高湯塊、麵包粉、沾裹麵衣的食物
  3. 蛋(蛋白蛋黃可分開測, 我本身就只對蛋白輕度過敏)
  4. 玉米
  5. 黃豆(餐廳常常使用大豆油請避免外,豆腐.豆漿.甜點.素食加工食品等皆該避免。)
  6. 甲殼類(蝦蟹貝類等)
  7. 堅果類(有些人把花生.腰果分別測試)
  8. 芝麻

 

以上供參考, 許多國家和書籍都有不同的分類,我只整理出重複性較高的類別。

 

 

2. 開始注意並記錄自己的身體狀況,

一般來說若本來有鼻子.皮膚的過敏狀態應該會感覺到改善,

若本身消化系統有問題的人,

也可以注意斷食常見過敏原後, 身體是否有改善。

 

 

3. 斷食常見食物過敏源1個月之後,

可以選擇開始吃回一個斷食項目,

一開始請吃平時食用量的1/10後,

等待3天,看看這幾天有沒有身體的不良反應 。

 

 

4. 若有不良反應, 請不要再吃這項食物,

並且持續斷食其他所有未測試的常見食物過敏源,

到身體的不良反應結束為止,

身體的修復期可能長達一個月。

 

 

5. 三天後若無不良反應, 請再多吃一些,約上次加倍的分量。

再等待3天, 一樣記錄自身身體狀況。

若還是沒什麼特別感覺, 可以吃回正常分量,

做最後觀察。若是身體持續一切正常,

那麼你對這種食物不會過敏,

可以開始重複3-5來測試, 找出自己的食物過品源。

 

食物過敏源是會隨著自身的飲食習慣改變的, 不過改變的速度是以年計算的, 所以可以不是你現在不能吃的東西, 往後一輩子都不能吃的。

 

請特別注意台灣成人常見的過敏症狀如下:

1. 疲倦 2.腹脹.便秘.腹瀉 3.頭痛.偏頭痛 4.眼睛癢.眼睛痛 5.喉嚨痛.常感冒 6.失眠 7.皮膚癢.起疹子 8.肌肉痠痛 9.焦慮.憂慮 10. 鼻竇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