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_IMG__5307540.jpg

今天节课想要分享一篇参观心得,是文化局举办的工地现场展,主题是土库第一市场,目前第一期整修完工,预计年底会连第二期都完工。

nEO_IMG__5307543.jpg

来参观这个展很有趣的是,平常古迹的修复,还有背后的故事,经常都是隐藏在铁皮工地下,一般人不容易了解,也经常会有人觉得,政府又在干嘛了?但是直接来参加工地现场展,不但可以认识古迹的背景,也可以了解,原来修复古迹真的不容易。

nEO_IMG__5307544.jpg

土库第一市场,因应明治33年的公设市场法,于明治36年成立,算是台湾满早成立的公设市场,从这个地方来看,土库也算是发展得很早。

但是民国42年的时候,发生大火,所以纯桧木建造的公设市场烧毁,民国44年重建,一样是使用纯桧木建造而成。

nEO_IMG__5307547.jpg

而现在,文化局和建筑师们,正在保留这个木造建筑市场,建筑师说,如果能够保留原件最好,所以大部分的主体结构,都没有更动,只有将损坏的部分,进行抽换或是更新,所以目前可以在现场看到,木色深浅不一的部分,就是修复的痕迹。

另外,针对主体结构部分,也会用榫接的方式来进行补强,保持外观好看又兼具耐用。

nEO_IMG__5307549.jpg

包含前后两侧的石灰板条强,都极力保留原有的样貌,再施以古法去恢复。连后面摊贩留下的白板,都没有拆掉呢。现场也还可以看到一些商号招牌,摊贩所使用的铁钩竹竿等等,不然想像当时,人声鼎沸的市场样貌。

nEO_IMG__5307550.jpg

整个现场可以看到不少木材和铁件,还有当时日本人带来的设计,尤其是屋顶顶端两排窗户,尤其特别。

整个木造建筑是由18组屋架组成,经过多方协议,目前保留14组,前方4组,保留为妈祖庙埕,供进香团使用。

拆卸下来的4组,未来会保留在右侧。而左侧和后方的水泥建筑物,也同样具有历史意义和风格,未来也会保存修复。

nEO_IMG__5307551.jpg

其实看这个展,最大的感触是,在还没开始修复之前,在地人士就各有意见,一直没有共识,有的人希望能够继续在这里做生意,有的人觉得这个市场造成交通不便,有的人觉得没有历史价值,也有人觉得是值得保存的等等。但是经过多方协调,这个纯桧木结构,终于还是保留了下来。而妈祖庙前,也有一块广场可以供信众使用。

这让节课想到一件事情,庙口庙口,通常庙前会有摊贩聚集,正是因为香火鼎盛,再加上交通便利,所以庙口市集通常是一个城镇的中心,但这个中心,却也往往遮蔽了神明的视线,所以在淡水福佑宫,也有类似的状况发生,福佑宫前的广场,也是经过一番破坏与建设,才让妈祖又有今天开阔的视野,也让大家来参拜的时候,觉得更加舒适,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中正市场是他们的回忆,就这样被拆除,实在可惜。

所以土库第一市场,今天可以做到这样,真的不简单。虽然摊商都被移到后方经营,但是相信口碑和口味是不会改变的,土库人还是可以品尝到怀念的滋味。而木造市场可以让游客更加了解土库的鉴往知来,来参拜的香客也可以免于交通困扰,其实真的是不错。

nEO_IMG__5307552.jpg nEO_IMG__5307553.jpg nEO_IMG__5307554.jpg

原有墩柱基座,未来会再修补加强。

nEO_IMG__5307555.jpg

摊商所留下的白板。

nEO_IMG__5307557.jpg

除了学到不少木造建筑的知识之外,更多的是,看到那么多人一起关心地方事务,或许建筑工法什么的,不是那么好懂,但是知道有那么多人极力在保存,还是觉得非常感动。

nEO_IMG__5307558.jpg

将木柱损坏部分抽换,并做成楔型,未来在使用混泥土做墩柱。

nEO_IMG__5307559.jpg

台电的记号。

nEO_IMG__5307561.jpg nEO_IMG__5307563.jpg nEO_IMG__5307564.jpg

绿色带子表示梁柱保留。

nEO_IMG__5307567.jpg nEO_IMG__5307568.jpg nEO_IMG__5307569.jpg

原先的正门在这边,还保有当时的墩柱。木造建筑最怕白蚁,所以柱子通常会有水泥墩柱,防止白蚁入侵,再加上铁件的补强,可以抵挡风力。

而屋顶的设计也都各有玄机,都是计算过乘载力,以及地震的耐震度等等。

nEO_IMG__5307570.jpg nEO_IMG__5307571.jpg nEO_IMG__5307573.jpg

利用热对流原理,屋顶处设有百叶窗和通风窗。

nEO_IMG__5307575.jpg

两旁的梁柱,也都计算过斜度,以利排水。

nEO_IMG__5307576.jpg nEO_IMG__5307577.jpg nEO_IMG__5307579.jpg nEO_IMG__5307580.jpg nEO_IMG__5307581.jpg nEO_IMG__5307582.jpg

摊贩所留下的竹竿都还留著。

nEO_IMG__5307583.jpg

台水的记号。

nEO_IMG__5307584.jpg

轴心在中间的通风窗。

nEO_IMG__5307586.jpg

斜向的屋梁。

nEO_IMG__5307588.jpg nEO_IMG__5307591.jpg nEO_IMG__5307593.jpg

利用榫接技法作补强。

nEO_IMG__5307596.jpg  

 

未来的蓝图。

以上,希望大家有空也可以多多关心自己生活的周遭,是不是有什么历史痕迹喔。

虽然土库现在已经是三线城市,但是仔细走一趟土库会发现,土库因为建设少的关系,保留了不少早期的建物,这些建物都可以看出,土库算是发展得很早的城市,当时应该可以说是繁华一时。最近土库役所也在整修了,是典型的官方建筑,很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