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乾年間,這裏無比顯赫,兩任主人分別是身爲嶽飛後裔的大將軍和以鐵齒銅牙聞名的紀曉嵐。但這裏叫得最響的,當屬在這兒辦學的富連成科班。自馬連良之後,這座赫赫有名的科班還培養出了繼承梅蘭芳衣鉢的“四小名旦”。和同時代的黃埔軍校一樣,富連成以碩果累累、桃李滿天而笑傲梨園。

  從閱微草堂到晉陽飯莊

  富連成科班舊址的所在,恐怕大家並不陌生。它就是位於兩廣大街虎坊橋路北的“紀曉嵐故居”。這裏曾是乾隆朝大學士紀昀的宅邸,新中國成立後,這裏成了京城十大餐廳之一的“北京山西飯莊”,最初只接待晉籍高幹,後來才逐步對外開放。直到十年前借修兩廣路的東風,才從古宅中騰退,遷入了旁邊新建的大樓裏。

  如今故居門前綠草茵茵,古樹蒼天。長勢茂盛的古藤一到紫藤盛開的季節,更香飄十里。老舍就曾在紫藤下用餐,而這株古藤據說還是紀曉嵐親手種植。但紀曉嵐還不是這裏的第一任主人。紀曉嵐在自己的著作《閱微草堂筆記》中《姑妄聽之》篇中說:“餘虎坊橋宅,爲威信公故第。”這裏說的威信公,就是嶽飛正宗後裔、雍正朝繼年羹堯之後的大將軍嶽鍾琪。但後因紀曉嵐名氣太大,後來居上,奪去了老宅的命名權。

  穿過門洞走入院中,可謂別有洞天。這是一座典型的兩進四合院,規模不大,卻甚爲規整。正房一明兩暗,兩旁配有抄手遊廊連通耳房、配房。據老人說,院子還有第三進,只是後來拆了改建小房。也就是說院子的規模比如今還要略大一些。如今二進院子的北房爲紀曉嵐居所復原展。

  據說紀大學士就是在這裏完成萬世之作《四庫全書》的審定工作,並寫出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部學術性極強的專著。這座書房被紀昀稱之“閱微草堂”,大名鼎鼎的《閱微草堂筆記》就是以此命名的。紀曉嵐死後,紀家慢慢沒落。這座宅院也是幾經易手。到了民國初年,相傳被一位劉姓商人買下作爲私宅。到了1936 年,這裏成了享譽京城的“富連成”科班的所在地。

  有京劇的地方,就有富連成

  說起富連成可謂來頭不小。它創辦於1905 年,起初叫“喜連成”,是由吉林財主牛子厚出資,京劇名角葉春善組織創辦的。草創之初,真是白手起家。班社就開在了葉春善位於琉璃廠西南園的家中。葉春善當時被譽爲活孟德,京劇造詣頗高。爲了節省開銷,葉春善親自出任教師。後來陸續召集了蕭長華、蘇雨卿等幾位幹將,分教生旦淨末醜各科,科班纔有了起色。到了1912 年改由館外財主沈昆接辦,改名“富連成”。

  閱微草堂在民國二十五年前後賣給富連成科班

  將富連成比喻成京劇界的黃埔軍校一點都不爲過。京劇表演藝術家譚元壽就曾說過,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只要有京劇的地方,就有富連成的學員。由此可見富連成影響之大。雖然在出科前,有不準學習別的流派的規定,但出科後,反而湧現一大批開宗立派的名家。像在老生裏,馬連良自立馬派、譚富英繼承譚派。小生中,葉盛蘭自創葉派。旦行裏,於連泉自創筱派。真可謂人才濟濟,羣星璀璨。閱微草堂是在民國二十五年前後賣給的富連成科班。此時,富連成已經開辦了三十一年。刨除已經出科的,在編的教師學員尚有幾百人,是京劇界最大的團體。

  當年的閱微草堂門前,每天清晨都回響着依依呀呀的喊嗓聲

  當時閱微草堂作爲富連成的總社,主要用作學生的宿舍以及練功場地。這時的老東家葉春善年老多病,改由其子葉龍章接任科班社長。這位新社長年輕氣盛,開始狠抓業務。每天清晨,三進的閱微草堂裏,迴響着依依呀呀的喊嗓聲。院子四周的抄手迴廊上,站滿了壓腰、壓腿的學生。葉龍章就住在現在晉陽飯莊的廚師房裏,爲的就是便於早上親自監督學生練功。

  那時的學生不許私自踏出閱微草堂大門。每天上劇場演出,穿戴整齊後,要排好隊伍,由專人帶領出門。從虎坊橋總社出發,沿西柳樹井街東行,經珠市口而北,走前門大街,進肉市口,到達廣和樓戲園。之所以這樣走,就是爲避開八大胡同。因爲管理嚴格,賞罰分明,可以說,在閱微草堂的歲月,富連成的發展進入到了新的高峯。

  梅蘭芳收徒,尚小云翻臉

  就在富連成搬到閱微草堂的同一年,久居上海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忽然回到北京。看着梅蘭芳歸來,富連成社長葉龍章動起了心思。原來這時富連成的新星李世芳被人稱作“小梅蘭芳”,而毛世來被稱作“小筱翠花”,這都是富連成的搖錢樹。葉龍章是精明的生意人,他想借梅蘭芳來京的機會,讓這兩個沒出科的孩子拜在梅蘭芳的名下,爲他們博一個“梅蘭芳嫡傳親授的美名。這樣以後掙錢就更容易了。葉龍章把這個說客的重任,拜託了齊如山老先生。

  梅蘭芳先生演出劇照

  齊如山是京劇界的忠厚長者,大有成人之美的氣度。於是去向梅蘭芳進言。梅蘭芳認爲這孩子有潛質,是個可造之才,又加上齊老先生來說合,立即答應收李世芳、毛世來爲徒。1936 年的一天,閱微草堂的庭院裏熱鬧非凡。京城京劇界的名角齊聚於此,富連成的師生更是喜氣洋洋,因爲梅蘭芳要在這裏舉辦隆重的收徒典禮。這次梅蘭芳一口氣收了李世芳、毛世來、劉元彤、張世孝四人爲徒。

  梅蘭芳收富連成科班徒弟時留下的老照片

  筆者家傳的一張老照片正是當天所照,照片上題有“富連成劇社全體師生歡宴梅畹華先生攝影留念”的字樣。照片上不少都是京劇界的元老,自左起第七人依次是:蕭長華、蘇雨卿、齊松山、曹少章、梅蘭芳、葉龍章、齊如山、傅佩芝;而後面站的,大都是富連成“世”字科、“元”字科、“韻”字科的學員。從照片上可以看出,梅先生嘴角微微上揚,想必是收了稱心的弟子正在得意之時。而旁邊的老闆葉龍章更是喜出望外。正在這皆大歡喜之時,卻有一個人發火了。

  尚小云在《新玉堂春》裏飾演蘇三的劇照

  發火的人就是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尚小云性格外向,古道熱腸。曾在富連成困難時出錢出力,甚至親自爲富連成的學生排戲。而李、毛二人更是在1934 年,由葉龍章主持拜尚小云爲師。而僅僅事隔兩年,葉龍章卻將李、毛二人轉投於梅蘭芳名下,這對尚小云可謂莫大的刺激。這也爲以後尚小云與富連成交惡埋下了伏筆。

  創造了近半個世紀的富連成神話,最後也是在閱微草堂畫上了句號

  尚小云的愛子也是富連成科班的“元”字科學員。但一次在排大武戲《淮安府雙盜印》時,只給了他一個龍套的角色。尚小云聽聞勃然大怒,對兒子說:“你以後不用去富連成學戲了,咱自己辦一個。”於是尚小云的科班榮春社應運而生。到了北平解放前夕,物價飛漲,人心渙散。富連成的主力蕭長華、王連平、侯喜瑞等名師相繼離社,創造了近半個世紀的富連成神話,終於在閱微草堂畫上了句號。

  文 / 楊多傑

  攝影 /子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