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045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4月13日晚,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也正是在這一天,2019年全國電影票房市場達200億元。近年來國內電影市場發展迅速,並從20年前年票房僅爲8億元,發展爲今天全年實現超600億元票房。而在整個市場實現大飛躍的背後,正在建設成爲全國文化中心的北京,逐步釋放着越來越重要的發展助力,不僅年產量佔全國的五成,內地影史票房前三的影片也皆由北京的影視機構出品。

  01

  票房規模穩步提升

  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於4月13日晚間在一片星光熠熠下如約而至。而在開幕式上,國內電影市場的諸多發展數字也不斷振奮着每一位電影人:2018年中國內地市場電影票房總計達到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其中國產片共實現票房378.97億元,佔比爲62.15%;2019年2月11日,內地票房突破100億元,用時42天,刷新紀錄。

  就在人們還沉浸在以上數字時,開幕式外一個新的數字也隨之誕生。據燈塔專業版實時票房顯示,截至2019年4月13日19時15分53秒,2019年全國電影市場累計綜合票房正式破200億元,共計用時103天。

  一個又一個數字無疑令人們感到激動,而更令人們感到欣喜的是,正聚焦於建設爲全國文化中心的北京,早已成爲推動全國電影市場發展的核心力量。

  以2016年-2018年這三年爲例,北京每年產出的票房持續增加,並分別達到30.23億元、33.9億元和35億元。與此同時,北京的觀影人次也保持在增長的態勢,年總出票量從2016年的6868.22萬張增加至2017年的7629.86萬張,隨後又在2018年提升至7644.04萬張。

  這一向上的發展趨勢也延續至2019年。在兩個月前的春節檔裏,北京共實現電影票房2.18億元,北京出品影片貢獻42.23億元,佔新上映影片總票房的72.4%。

  在不少觀衆看來,近年來北京的觀影環境越來越好是促進自己前去觀影的驅動力之一。觀衆黃圓圓表示,不止電影院的數量越來越多,便於人們就近觀看影片,同時各種放映技術、特色影廳也相繼在北京出現,能夠滿足人們多元化的觀影需求。

  如今,北京已常年位居中國城市電影票房排名前三甲,也是少數幾個能實現全年票房破30億元的城市之一。

  02

  產出佔全國半壁江山

  以上數字從直觀的層面顯示了北京電影市場的發展動態,但數字背後離不開的是,整個電影市場環境的優化,產業的成熟,以及影片質量的提升,而北京也現已成爲全國電影產出的重要根據地。

  據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發佈的《北京電影產業的大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生產影片共計有410部,這在當年全國電影產量中的比例爲50%,佔據了半壁江山。除此以外,2018年北京產出的影片中共有15部影片票房過億元,與2018年共有47部國產片票房過億元進行對照,意味着超過三成的影片均出自北京。

  而在2019年春節檔,北京產出影片的競爭力進一步凸顯。數據顯示,該檔期內北京出品的影片貢獻了42.23億元票房,佔新上映影片總票房的比例超過七成,達到72.4%。

  更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影史票房前三的影片——《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也皆由北京的影視機構出品,以上三部影片不僅分別憑藉各自所實現的56.83億元、46.52億元和36.5億元票房領先於整個市場,還從不同角度深刻反映了中國人的家國理念。

  影評人劉賀表示,相較於國內其他城市,北京擁有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是彙集衆多發展資源,包括電影各產業鏈上的公司、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推動電影項目發展的資金等,這些能夠幫助電影作品實現更高質量的關鍵元素均不同程度地集中在北京,甚至還有海外合作資源也會先來到北京,從而使北京能夠擁有較強的創造力。

  03

  多維度提升市場生態

  現階段,北京電影產業正逐步前進,但回顧數十年來的發展歷程,此前也曾經歷過一段波折的時期。公開資料顯示,建國初期北京僅有26座營業性影院,儘管隨後電影院飛速發展,在1980年左右實現總數156座,但因新興文化娛樂產業的興起,以及盜版錄影帶的出現,導致觀衆對觀看電影的興趣大大降低,1994年初,北京市的營業性電影放映場所僅有65座。

  隨着21世紀的到來,這一情況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重視,並在人才、資源等層面進行多向調整佈局,而《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中更是明確提出將北京建設成爲全國影視節目製作和交易中心。

  目前正聚焦於建設爲全國文化中心的北京,繼續進一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電影市場的進一步升級,並從消費、公司、行業等不同方面同時施力。

  首先在消費層面,北京於去年正式提出,2-3年內加快城區影院空白點和鄉鎮影院建設,使2020年末全市銀幕數量達到2200塊左右,影院達到300家,平均每7萬人一家影院,市民在城六區出行1公里就能觀影。

  此外在今年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發《關於推動北京影視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並從文化+科技、“投貸獎”聯動、IP軟環境優化、影視園區建設、融合發展、金融支持、影視消費、京津冀協同發展、國際傳播、動態管理等角度提出10方面重點工作,從而推動影視業高質量發展,併發揮影視業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的戰略價值。

  而目前正式開幕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也是依託北京的優勢,助力電影產業向前邁進。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常務副主席杜飛進表示,“我們不僅願意張開雙臂擁抱世界電影,而且還將用東方審美與光影表達的有機融合,講好中國故事,爲世界電影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創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