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商業訪談節目《跨界見真章》第二季在CCTV-2央視財經頻道播出。這一次,節目組邀請到了知名相聲演員、“嘻哈包袱鋪”創始人高曉攀,暢談他從演員跨界成爲創業者,並在商業道路上不斷摸索前行的創業經歷。

  有極速躥紅,也有一夜危機

  2008年,23歲的高曉攀成立了自己的相聲團體“嘻哈包袱鋪”,第一次從一名相聲演員轉換成一個團隊創始人的身份。

  儘管當時的相聲市場競爭激烈,高曉攀還是找到了一條突圍之路。“嘻哈包袱鋪”在演出中加入了時下流行的網絡詞彙;還大膽使用燈光、舞美。“相聲劇”的全新形式,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輕觀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嘻哈包袱鋪”成爲了當時北京最火爆的相聲劇場之一。鼎盛時期,“嘻哈包袱鋪”曾在9個月裏實現超千萬元的收入。

  然而就在2014年,高曉攀的一位合夥人突然出走,並帶走了半數演員,導致“嘻哈包袱鋪”元氣大傷。同年,相聲行業進入洗牌期,北京過去的50多家小劇場驟減到21家,整個相聲市場一片頹勢。高曉攀和“嘻哈包袱鋪”也面臨着極大的生存危機。

  2015年,高曉攀參與電視節目《歡樂喜劇人》的錄製,希望能通過電視宣傳帶領團隊走出低谷。但事與願違,這檔節目並沒有給高曉攀帶來實質性的幫助。而與其同時,德雲社和開心麻花這些國內頂級的喜劇團隊已經開啓了專業的運營管理,這也給高曉攀帶來了新的啓發。

  引入資本:當相聲變成一門生意

  2015年5月,“嘻哈包袱鋪”獲得宋城國際的A輪融資,成爲國內首家獲得融資的相聲劇場。這筆融資給“嘻哈包袱鋪”帶來了生機,也宣佈它正式進入了資本市場。

  作爲管理者的高曉攀給“嘻哈包袱鋪”制定了新的商業模式:以劇場作爲基礎,通過平臺化的形式壯大品牌,吸引優秀的演員加入;重建創作制度,鼓勵原創作品;篩選優質作品,實現從藝人經紀到網劇、再到大熒幕電影的深度開發。在高曉攀的這套商業模式中,內容創新始終是最爲重要的一環。也是在這一環上,高曉攀需要找到一個跟資本市場共洽的相處之道。

  資本的要求是快速獲利,而以往的“嘻哈包袱鋪”卻是一直憑藉精雕細琢的內容創新能力俘獲市場認可。

  “面對這樣的矛盾點,你會做出改變嗎?”主持人章豔問道。“不會,創作就是要穩紮穩打。”高曉攀篤定地回答道,“我覺得做相聲,你就把相聲的故事講好。要高度尊重這門藝術的表現形式。”                                                                                                      “嘻哈包袱鋪”成立至今,高曉攀一路摸索,想要把相聲這門傳統藝術變成一門真正的生意。但當他聊起商業邏輯的時候,還是能看到那個劇場小先生的初心。

  商業管理與人情的衝突

  爲了規範化地管理團隊,高曉攀在公司內部開始實行KPI考覈制度。但對於相聲演員來說,這種嚴格的數據考覈違背了這個行業一貫的人情標準。

  “因爲我們會有評分。有些我認爲他的相聲說得特別藝術,表現也很好,但是觀衆不買賬。有些人臺上信手拈來,聽着就是在講笑話,可他能賣票,這是市場行爲。”說到這裏,高曉攀顯得有些無奈。他也由此意識到,很多時候市場的選擇跟演員的藝術水平並不能劃等號。

  作爲經營者,高曉攀需要快速的資本回報。但同時作爲一個相聲演員,他也清楚作爲演員的不易。兩種身份的衝突經常讓他陷入管理的困境,卻始終找不到平衡點。

  2017年,高曉攀簽約喜天傳媒,在管理者和相聲演員的身份之外,又增加了一個明星藝人的身份。他想通過把自己轉型爲全能藝人,來帶動“嘻哈包袱鋪”品牌的發展。

  節目中主持人章豔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作爲創業者,你這麼努力,最想得到的是什麼?”“融資上市。”高曉攀回答說,“我希望在相聲歷史上,能夠寫下‘嘻哈包袱鋪’的名字。”

  以相聲爲首的傳統藝術跟資本市場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涇渭分明。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相聲團體向專業的娛樂公司轉型,相聲演員們走出小劇場不再是個人的“走穴”行爲,而是一門正正經經的生意。高曉攀帶領“嘻哈包袱鋪”完成融資,進入資本市場,完成了相聲團體商業化運營的第一步。但這些舉措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嘻哈包袱鋪”遇到下一個“鼎盛時期”呢?我們拭目以待。

  下一期節目中,知名歌手、音樂製作人、紐班文化創始人胡彥斌將做客《跨界見真章》,講述他從歌手跨界到音樂教育領域的創業故事。

  4月20日晚22:46,鎖定CCTV-2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走進胡彥斌的“跨界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