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的威力遠遠大過步兵,而強大的騎兵也往往可以左右戰場的局勢。在我們的印象中騎兵都是騎着戰馬的,但是在過去的印度和東南亞地區,他們還有一種更爲強大的騎兵,而他們的坐騎則是龐大的戰象,只不過這兩種戰象的作戰方式卻有所不同。

  印度的戰象在作戰的時候其實是一個遠程的作戰單位,印度的戰象身上通常都覆蓋有厚重的戰甲,而在大象的背上則會配備有火槍手,而大象的戰甲也可以爲這些火槍手提供掩護,印度的戰象更像是一尊移動的炮臺。不過東南亞地區的戰象作戰方式則和印度戰象不同,因爲東南亞地區天氣更加炎熱,爲了防止戰象中暑,那裏的戰象並不會配備重甲,而他們也主要是靠着戰象進行作戰,馭象手會騎在大象的脖子上,操縱自己的戰象進攻對方的戰象,這樣的場面也是十分的驚心動魄。

  因爲大象龐大的體型,所以戰象在戰場上可以有效打亂敵人的陣型,所以在冷兵器時代戰象可謂無往而不利。而在火器流行的年代,戰象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爲巨大的戰象即便身中幾百發子彈都不會死,而印度的戰象裝備重甲更是難以被火槍擊殺。那麼這些強大的戰象又是爲何不見了呢,原來在18世紀英國和印度作戰的時候,英軍發現火槍對戰象不能造成有效殺傷,這也着實讓他們頭疼了一段時間,但是後來他們卻發現行動緩慢的戰象簡直就是移動的炮靶,而難以抵擋火炮的戰象不得不退出歷史的舞臺。

  其實戰象退出歷史的舞臺也是一種必然,不過看到戰象在戰場上如此巨大的威力,也不由得讓人懷疑我國歷史上如果也有戰象,那麼傳統的騎兵能否抵禦呢,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觀點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