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人做晚餐,这对六年级男生小胖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因为从三年级开始这事他已经干了3年,可小胖的妈妈却哭笑不得。


//

“小暖男”三年级开始迷上厨房

成绩却一年不如一年

//

小胖的爸爸妈妈年轻时来杭州打拼,为了儿子将来更有出息,在小胖读一年级前,他们决定再苦也得让孩子到杭州上学。只可惜,小胖在学习方面,从小就成绩平平,从三年级开始就是班里的倒数,考试的分数是一年不如一年如今已到六年级了,数学考试只得1分,把老师都气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而小胖对厨艺的兴趣也是从三年级开始表现出来的,小胖的妈妈说——


“他对读书一点都没有兴趣,每天回来不做作业,就捣鼓烧菜。

他会拿自己的零花钱去买各种食材,然后照着食谱试验。

我承认他烧的菜现在比我的好吃又好看,可他毕竟是个六年级的学生,总不能一天到晚钻研烧菜吧。”

网络配图


而小胖坦言,最初尝试是为了“讨好”妈妈。试了几次之后,看到爸妈吃得很开心,自己也做得很有信心,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对研究厨艺越发迷恋。每天放学以后,只想钻进厨房,对着五颜六色的食材进行创作,那种喜悦与满足无以言表。

“我一看到书本就犯困,老师讲的东西我也听不懂,还不如睡觉。”

//

面对兴趣与成绩选择难题

尊重孩子的兴趣可收获惊喜

//


为了提升小胖的成绩,父母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一方面,请求老师的关照,放学后留小胖补课、做作业;另一方面,听老师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们不惜送孩子去上万元的注意力夏令营。但小胖的成绩却始终没有好转


孩子的兴趣与成绩究竟孰轻孰重?怎样才能达到一个平衡?小胖的妈妈与老师找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门诊的方医生。


第一次就诊时,医生帮小胖做过了全面的评估,他的智商在中等偏下,再加上注意力确实有缺陷,因此成绩不好也可想而知。当时,她就建议小胖爸妈,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读书,与其把时间花费在补习上,还不如因势利导,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以尽可能发挥潜能。


而第二次当着小胖老师的面,她依然表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走读书这条路,而且孩子的成长也并非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学习来源于兴趣,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逼着孩子,总有一天他会厌学。但小胖对烧菜有浓厚的兴趣且有天赋,作为家长应该高兴。所以,降低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值,培养他的兴趣,给他创造机会发挥他的长处,激发他的潜能


网络配图


同时,方医生也建议小胖老师,开一个主题班会,给孩子们一次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据说,小胖的厨艺令同学与老师都惊叹,不少人当场被他圈粉,大家对他的看法也大有改观。现在,六年级下半学期快过去,爸妈和老师都说小胖进步很大,上课不捣蛋了,会认真听讲,家庭作业也会力所能及做一点,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自信了。


来源: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

新晚报综合整理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无法联系作者

如有侵权请与小编联系

责任编辑:郭启迪 审核:曹晓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