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

  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很多人說哪怕是科幻,也有中國人的情意結在裏面,知道自己要在宇宙中流浪幾千年,想到的第一件事把“家”——地球帶上。

  家不只是一間房子、一棟建築,而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地方、充滿溫馨回憶的住所……它可以是任何樣子。

  這不,一對80後小夫妻,帶着兩個孩子,把家安在了一輛房車上,它只有小小几個平米,卻可以帶他們去世界上任何地方。

  他們一直在路上,走到哪兒,家就在哪兒。

  01

  穿行川藏線,

  大雪漫天蓋地,

  彷彿走進了冰雪世界,

  遠處隱隱約約的雪山,

  近處凝固不動的冰河,

  都是女兒小小的眼睛裏,

  自然賦予的驚喜。

  橫跨歐亞非大陸,

  在德國新天鵝堡探祕幽靜茂密的森林

  或者在古羅馬鬥獸場來一場穿越之旅,

  一家人的房車好像一輛神奇的穿越機。

  在路上行駛足夠久的時間,

  就會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玩得累了,就直接在房車上休息,

  還有精力的話,就把車停在曠野上,

  只要在當地超市裏買些性價比高的蔬菜,

  就能煮一頓地道的家鄉菜,

  一家人好好喫一餐。

  這樣的生活,一家三口過了5年,

  32個國家,12萬多公里,

  還在路上迎來了夫妻倆的第二個孩子。

  這不是一個人說走就走的瀟灑旅行,

  也不是小情侶浪跡天涯的浪漫旅程,

  而是一家四口,像過着平凡生活一樣,

  在路上過日子,房車就是他們的家。

  02

  6年前,這對小夫妻還黑龍江的一個小城市過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徐光大在當地最大的國有企業做着一份非常清閒但待遇還算不錯的工作,妻子馬慧是名牌大學建築設計專業的高材生,回家考了公務員。

  他倆從小一起長大,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兩個人順理成章地結婚生子,如果不出意外,他們的人生應該會一直這樣平穩地過下去。

  但光大是個閒不住的人,糾結了一段時間,他辭去了早已厭倦的工作,參加了自行車隊,遠去西藏騎行。

  馬慧一開始怎麼都想不通,丈夫爲什麼要這麼“作死”。但看着光大沿路分享的風景,偶遇的人和事,馬慧也被這種在路上的生活吸引了。

  她在日記裏寫:20多歲的時候,想要過安定幸福的生活;30多歲的時候,卻很怕輩子就用同一種姿勢過完了。

  她不知道自己以後會不會後悔,但當時,她想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和她的家人一起。

  2013年,夫妻倆花了13萬的積蓄,買了人生中的第一輛房車。

  但這輛後來一直陪了他們整整6年的房車,當時只是一個空殼,13萬買不了設備齊全的房車,只能買到外觀像普通皮卡,內部也只有基礎配置的基本款。

  夫妻倆一個勉強懂一點室內設計,一個勉強有點動手能力,兩個人都不是技術控,卻一點點摸索,把房車改造成了可以上路的樣子。

  天窗必不可少,陽光打進來,車子裏一下就亮了。

  爲了安裝好天窗,光大和馬慧的爸爸也在一邊出主意幫忙。

  鏡櫃和摺疊洗手盆一裝好,廚竈也送到了,安裝好之後,廚房和衛生都有了,一個小房間初具雛形。

  房車裏的榻榻米是用家裏的舊實木櫃拼裝的,水箱藏在櫃子裏,節省空間。

  現在看着舊舊的,等全都安裝好了,保準讓你大喫一驚。

  給榻榻米包好棕色的皮革,中間裝好升降機和桌面。

  桌子升上去,一家人就可以圍坐着,喫飯、娛樂,教女兒讀書寫字,都可以在桌上進行。

  桌子降下來,就是一張牀的樣子,加上上面鋪好的牀鋪,一輛車裏可以有兩張牀,容納一家人生活綽綽有餘。

  經過仔細考量,光大和馬慧在車頂安裝了太陽能電板,每天太陽一出來就給電池板充電。

  車裏明亮的LED燈、洗臉洗澡洗碗的水泵、給電腦相機手機充電,所有的電都從這裏來,簡便易得。

  在跑了3年8萬公里之後,到現在爲止,光大和馬慧給他們的房車就做了兩次改造。

  煤氣竈被移到了車體外,下廚做飯可以在車外完成,給車裏增加了空間。

  安裝了風扇和行車暖風機之後,不管天氣是冷還是熱,都再也不怕了。

  車後的大儲物櫃可以放置戶外用品,隨房車攜帶的山地車,可以在隨時隨地停下來之後,帶着一家人在陌生的地方騎行探險。

  新生兒來到這個小家庭之後,爺爺在房車上給淘氣的小孫子加了一個柵欄門,從此他可以在上面盡情撒歡了。

  有沒有發現?光大和馬慧的房車,就像我們住房子一樣,隨着住的時間久了,一點點發生變化,變得更適合這家人居住。

  03

  光大和馬慧的女兒叫諾諾,從2歲開始,就跟着爸媽住在房車上,他們的也很應景地把自己這一行叫做房車小公主。

  在大多數小朋友還懵懵懂懂的時候,她就已經走遍了亞非歐大陸,遇到過各種不同膚色的人,見到過30多個國家不一樣的風景。

  她走過的路,行過的水,多多少少都會化作她性格的一部分,或許還會影響這個女孩今後的人生。

  在一家人的旅途中,媽媽通常是拿相機的那個人,她的鏡頭下,記錄下光大和諾諾在各種地方撒歡的樣子。

  爸爸馱着諾諾,行走在西安的城樓下,燈火昏黃,感受十三朝古都的淺淺遺韻。

  雪場裏,諾諾全副武裝,跟着爸爸一起學滑雪,跌倒了也不哭,一骨碌爬起來,還是一個勇敢的酷girl。

  卡薩布蘭卡的集市上,當地的婦女給諾諾梳了一個當地女孩子最喜歡的編辮髮型,愛美的小女孩立刻高興得不得了。

  漫長的旅途中,諾諾玩遍了四大洋的水。

  她騎過可愛的小馬駒

  在廣袤的草場上當過一會“模特”

  也在黑夜裏欣賞過列支敦士登的國王點燃的煙花

  在一次次的旅途中,諾諾也從牙牙學語的小屁孩,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馬慧說,雖然是在窮遊,但他們對諾諾的學習成長並沒有放鬆。

  世界各地沿途的路牌、城市街頭的廣告牌,都是她認知的好素材。

  諾諾3歲的時候,他們的車開到了東南亞,那個時候,她就可以自己拿着錢去買單了。

  在摩洛哥的房車營地,雖然語言不通,但她能和當地的小孩打成一片,交到自己的朋友。

  馬慧還記得,他們第二次帶她去西藏,很多個夜晚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駐車休息,房車裏空氣又冷又稀薄,他們就抱在一起大口呼吸,互相鼓勵,諾諾一次也沒有哭,她在這樣的經歷中,獲得了勇敢堅毅這些難得的品質。

  回到房車裏,爸爸媽媽會跟諾諾一起玩,也會教她學拼音識字,這並不枯燥,甚至還成了旅途中格外溫馨的親子時間。

  等諾諾再大一點,馬慧還給她報了網課,她也學得津津有味。

  馬慧覺得,生存特長不是什麼鋼琴畫畫跳舞這些華麗花哨的東西,父母應該學習“幸福”,追求"幸福",並且把這種能力傳遞給孩子。

  04

  當然,旅行路上絕不可能只有歲月靜好,長途跋涉,其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輕鬆。

  光大和馬慧曾在三亞海邊被小偷破窗偷走最值錢的單反相機和筆記本。

  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太陽能電板告急也是一個大問題。

  房車壞在半路上找不到人修,也是曾遭遇過的窘境。

  一家人印象最深的是,得知摩洛哥免籤的消息之後,一家人日夜兼程,從俄羅斯穿越亞歐非大陸,達到了這個美麗的小國。

  炸麪包圈、煮蝸牛……這些當地特色的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結果大快朵頤之後沒幾天,一家人就出現了食物中毒的症狀,發燒、上吐下瀉,還得自己找藥店,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買到對症的藥,把一家折騰得不輕。

  當然,這些經歷都已經成爲旅途中的寶貴經歷,有好有壞,纔是完整的生命旅程。

  05

  現在,光大和馬慧一家人正定居在杭州,因爲諾諾要到上小學的年紀了,他們倆千挑萬選,給諾諾選擇了杭州的一所小學。

  但現在,他們還是沒有買房,甚至也沒有租房。他們租了朋友的一個院子,還是住在房車裏,把院子打造成了房車小公主大本營。

  有同樣愛好的朋友,可以到他們的大本營來,騎馬射箭、開篝火晚會,體驗一晚住在房車裏的樂趣。

  光大和馬慧還沒有停下來,不知道哪天,他們可能又會開着房車,離開這裏,帶着諾諾和兒子小麪包,踏上新的旅途。

  誰說家只有一種模樣,家在山海間也好,在城市裏也好,留下的風景,會永遠在自己心裏。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