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凌晨,國際知名指數編制公司MSCI宣佈,將把MSCI全中國指數向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的轉換推遲至11月26日。這一決定原定於6月1日實施。

  MSCI表示,在徵求市場參與方的意見後,爲了給實施轉換提供額外的時間,而作出以上推遲決定。

  推遲半年?外資流入進展要減慢?

  小編提醒投資者不要慌,這一推遲決定並不影響中國A股在MSCI的納入進程,因此對追蹤MSCI指數的資金流入也沒有進一步的影響。

  滬上某大型券商的策略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之前MSCI納入的是MSCI中國指數,同本次調整涉及的MSCI全中國指數和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都不相關。

  “指數過渡是個比較單純的技術問題,可能是MSCI指數體系的一個內部調整。“ 另一位熟悉指數編制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解釋。

  技術調整爲了更好地

  覆蓋中國投資機會

  根據公告內容,作爲過渡的一部分,包括MSCI全中國指數、MSCI全中國IMI指數、MSCI全中國消費者需求指數在內的13個MSCI相關指數將於2019年11月27日暫停。

  那麼MSCI爲何要進行這一過渡調整呢?

  2018年1月26日,MSCI曾就“將MSCI全中國指數轉換爲MSCI全中國股票指數”開啓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內容顯示,MSCI全中國指數的編制旨在通過整合各種互補的中國指數,以代表更廣泛的全球中國投資機會。

  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是基於一個綜合的中國股票資產體系。它同樣旨在代表所有的中國上市股票類別,但它完全符合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的框架。

  由於指數計算方式的差異,這兩隻指數在成分股和權重上也略有不同。

  MSCI認爲,這種轉換有三個好處,首先通過相似的目標將兩種指標方法結合起來;其次可以選擇完全受GIMI(可投資市場指數)框架控制的方法;最後,單一指數基於多種編制方法與未來MSCI進一步納入A股的進程並不相符,因此有必要停止。

  由此MSCI建議,從2019年6月1日起,將MSCI全中國指數轉換爲MSCI中國所有股票指數,將兩隻指數合二爲一。

  當時MSCI提出三個選擇:

  一是保留MSCI全中國指數,將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移入;

  二是將其重命名爲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同時將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移入;

  三是將MSCI全中國指數轉移至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中,停用原MSCI全中國指數。

  2018年3月9日,MSCI宣佈完成徵求意見,將把MSCI全中國指數轉移至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上述轉換將於2019年6月1日起生效。

  而2019年4月13日,MSCI再度宣佈,在徵求市場參與方的意見後,爲了給實施轉換提供額外的時間,將以上轉換推遲至2019年11月26日。

  國盛策略分析認爲:MSCI 全中國指數並非主流指數,轉換推遲跟納入節奏無關,長期堅定看好大消費:

  1、首先,MSCI全中國指數並非主流指數,跟蹤資金規模小,真正對A股增量最大的是新興市場指數。

  2、轉換推遲跟納入節奏無關,主要目的是統一指數構建方法,並不會影響MSCI今年5月擴容,也不會影響長期MSCI的入場節奏。外資流入是長邏輯大趨勢,不會改變也不會逆轉。

  3、長期繼續堅定看好大消費。短期消費將受復甦預期推動。長期將持續受益外資的確定性增配。

  編輯:朱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