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登基稱帝后,開創了歷史上第一位女人當皇帝的先例,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同時也給了無數女人心中的希望,原來女人也可以當皇帝,於是跟武則天有關的女人開始明爭暗鬥起來,幻想自己成爲第二個“武則天。”而有一位皇帝就是在這些婦女的鬥爭中成長起來,最後還落得個“婦女殺手”的稱號。

  公元698年,已74歲高齡的武則天在選擇皇位繼承人的時候犯了難,自己的江山是從李家手裏搶奪過來的,如果再還給李家,可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就在她即將要把皇位傳給侄子武三思的時候,宰相狄仁傑站了出來說了一句“姑侄與母子誰更親?立廬陵王爲太子,那陛下千秋萬歲後可以配享宗廟,若立武三思,從沒聽說有將姑姑配享宗廟的。”

  就是因爲這短短的一句話,武則天聽後甚爲道理,打消了立武三思爲太子的念頭,當天便下令將廬陵王李顯接回都城,隨後立爲太子。最終她把皇位傳給了兒子李顯,也就是唐中宗。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唐中宗李顯登基稱帝。李顯本人庸弱無能,而他卻有個很上進,善於權謀的老婆韋皇后,朝中所有大小事物全由她一人決斷。她是第一個受到了婆婆武則天的影響,一門心思的想當女皇帝。

  殊不知武則天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成爲女皇帝,同樣想當女皇帝的還有韋皇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安樂公主認爲如果自己母親韋皇后當了皇帝,自己就是下一任皇帝。於是母女兩人一合計就下藥直接把唐中宗李顯毒死了。

  武則天在世的子女有三位,一個是李顯,一個是李旦,還有一個女兒太平公主。此時自己的兄長被奸人毒殺,還沒有等韋皇后有下一步作爲時,李旦兒子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密謀籌劃,準備先發制人。於是在唐隆元年(710年)七月二十一夜發動政變,誅殺韋後黨羽和安樂公主,全城搜查韋氏集團人員,史稱“唐隆政變”。

  韋皇后死後,唐睿宗李旦即位,由於“唐隆政變”他必不知情,事後才得此事。李旦當急立李隆基爲太子。

  太平公主恃著擁立睿宗有功,經常幹預朝中政事。太平公主作爲武則天最有作爲和野心的女兒,雖然當不上皇帝,但是自己也想要把持朝政,可是李隆基太過於聰明,妨礙自己,她總想再立太子。

  而李隆基也不想任人擺佈,想除掉太平公主。於是兩人開始明爭暗鬥,愈演愈烈。李旦擔心再這樣下去,李唐的江山又要大亂,在象徵性的做了兩年皇帝之後,就把皇帝的位置禪讓給了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改元先天。

  此時的雙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一舉除掉對方。在得知太平公主準備他的飯菜下毒,毒殺自己後,李隆基決定先下手爲強。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率親兵誅殺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反抗失敗,最終被賜死在房中,史稱“先天政變。”

  通過兩次政變,唐玄宗李隆基先後除掉了自己家族裏的大娘韋皇后,姐姐安樂公主,姑姑太平公主,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