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日文為さくら(Sakura),英語為Cherry blossom,泛指薔薇科李屬(又稱櫻桃屬、梅屬、櫻屬)櫻亞屬物種的花。

  該類植物每年冬季落葉,僅留光禿枝枒,待春季氣溫回升之後,始結成花苞,並開始開花,約經十天時間可達完全開花,稱為「滿開」,此後一週內是最好的觀賞時機。

  滿開後花瓣會開始逐漸凋謝脫落,數量多時如大雪紛飛,景色甚美,故又稱「吹雪」,同時會長出綠色葉芽,直到全株完全無花。若受到強風(日本稱春嵐)或大雨的影響,花辦掉落速度還可能加快,難以預料,因此有「賞櫻宜早不宜遲」之說

  目前常見幾個的櫻花品種如下:

、大島櫻

大島櫻

   大島櫻是日本的野生櫻花,臺灣少見,花色純白但邊緣略有粉紅,花朵較吉野櫻大,開花時花葉同開且有明顯香氣。

二、染井吉野櫻

染井吉野櫻

  染井吉野櫻在日本不僅數量最多,分佈也最為廣泛,因此經常做為「櫻前線」預報根據。

  來源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是大島櫻和江戶彼岸櫻的混種,在江戶末期到明治初期,由江戶染井村(今東京都豐島區)的植木造園師經人工育種而成,並以日本著名的賞櫻勝地吉野山(位於今奈良縣)為名。

  花朵初綻放時為粉紅色,之後逐漸轉為白色,花心則呈深紅色,盛開時全株有花無葉。由於是人工育種,開花但不結果,無法自然繁衍,只能以插枝法移植,是觀賞用櫻花中的代表種。

三、山櫻

山櫻花

   臺灣原生種,又稱緋寒櫻、鐘花櫻桃,需冷性低,能適應較溫暖的氣候與低海拔地區。花朵呈桃紅色、吊鐘形,是所有櫻花品種中花色最鮮艷的。與寒櫻同屬早開花系,數量也最多。

四、寒櫻

寒櫻

  又稱富士櫻(但在日本所稱的富士櫻為豆櫻),是臺灣山櫻與日本山櫻的雜交種,在陽明山區數量眾多。花形與山櫻類似,但顏色偏粉。

河津櫻

河津櫻

   河津櫻是大島櫻和山櫻自然雜交的結果,1955年在日本靜岡縣賀茂郡河津町被發現,1974年正式命名,主要分佈於伊豆半島河津川畔,花朵呈粉紅色。

六、昭和櫻

昭和櫻  

  昭和櫻的來源迄今未有定論,原名亦不詳,一般認為是1930年日本福岡縣久留米市的吉田永太郎,利用山櫻和支那實櫻(唐實櫻)雜交而成的品種,後人為紀念其所在的年代而稱昭和櫻。最早在日本山形縣開始種植,後成為該縣縣花,

  花色呈粉紅色至桃紅色,花瓣間有較明顯的分離,瓣緣亦有缺刻。

七、枝垂櫻/垂枝櫻

枝垂櫻

  只要是樹枝較長以致垂下的櫻花,均統稱為枝垂櫻,其中多數屬於江戶彼岸櫻的系統,以「八重紅枝垂櫻」和「紅枝垂櫻」最為有名。

  枝垂櫻在臺灣較為少見,但成長速度不輸山櫻花,且壽命較長,可達上千年,因此經常做為紀念樹。

八、八重櫻

八重櫻

  只要是八重開的櫻花,均統稱為八重櫻,與枝垂櫻皆非單指一個品種,其花多層繁複,可達14-15瓣,形狀略似於牡丹或菊花,因此也稱為「牡丹櫻」或「菊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