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部落在艱難的求生創世紀生涯中經歷了四次大的遷徙:第一次,由西羌東進渭水中游;第二次,沿渭河東行抵達黃河流域太行山東麓;第三次,是阪泉戰後被迫南遷;第四次,黃帝地位確立後,勢力向南方擴展,炎帝族又向南遷徙。這四次遷徙伴隨著炎帝從盛世走向衰亡,每一次遷徙都具有歷史的轉折意義,給先民的生活帶來動蕩和不安,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推動了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炎帝時代為什麼進行遷徙,其時社會背景又如何呢?炎帝部落最早生活在甘、青高原的西羌(昆崙山附近),以牧羊為生,為了尋找一個水草豐盛,土地肥沃,更理想的生存環境,他們向東挺進來到渭水中游。這裡沃野平川一望無際,氣候溫暖濕潤,森林、草原、平原植被類型多種多樣。「秦地無閑草",僅藥用植物就有800餘種,為原始先民的聚居、生息提供了可靠的地理環境。炎帝在這裡不僅發明了農耕,而且還認識了中草藥的藥用知識。這裡山地、高原、平原、沙漠、湖泊,宜耕宜獵,適宜蓄養放牧,炎帝族在這裡落戶安居下來,逐漸建立了原始部落,成為遠近聞名比較強盛的部落。

炎帝族民在渭水流域自力更生,安居樂業,但後來由於人口繁衍劇增,當地生產資源日減,炎帝部族又刀耕火種,土地肥力遞減,廣種薄收,先民飢腸轆轆,食不果腹,只好沿渭水東行抵達太行山東麓。太行山附近地曠人稀水草豐盛,炎帝部族好像找到了世外桃源,喜不自勝。在這裡造農具,植五穀,建倉庫,很快又發展壯大起來。傳說還建立了都城,初都陳(河南淮陽縣),後遷魯。《史記·周本紀》正義引《帝王世紀》云:「炎帝自陳遷都於曲阜」,清袁了氏在《增補資治通鑒》中說:炎帝曾管轄著南北交趾(今嶺南一帶),北到幽都(今河北北部),東到 谷(今山東西部),西到三危(今甘肅敦煌一帶)的大半個中國。

炎帝建都後由於政通人和,仁德睦鄰,因此不但受到了族內人的敬仰,亦受到其他部族的擁戴,很快取得了天下盟主地位。這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部族繼續東進,適逢蚩尤部落開疆拓土,兩軍爭執,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蚩尤族個個「銅頭鐵額」、「四目六臂」,英勇善戰,所向披靡。炎帝族節節敗退,蚩尤打敗了炎帝(榆罔)取得了炎帝族的領導權,也稱炎帝,居在涿鹿。與炎帝世交的親緣黃帝部落聞訊慷慨援助,炎黃聯軍,同仇敵愾,與蚩尤血戰於涿鹿,殺死了蚩尤。這次戰爭激烈殘酷,死傷無數,血流漂杵。

蚩尤失敗了,炎黃兩部的矛盾又上升出來。《史記卷一·五帝本紀》說:「炎帝欲侵犯諸侯,諸侯都來歸屬於黃帝。於是黃帝順應大潮,內修政治,安撫百姓;外撫四夷,整頓軍旅。馴服熊、羆、貔、貅、虎等猛獸,征伐不義的炎帝,三度交戰,取得阪泉大捷,克服了炎帝,完成了統一大業。」《淮南子·兵略篇》云:「炎帝為火災,故黃帝擒之。」即炎帝燒荒墾地,破壞了黃帝游牧和狩獵的生存環境,故有「炎帝為火,死於灶」的說法。《淮南子·汜論訓》云:「炎帝作火,死而為灶。」賈誼《新書》又云:「黃帝引道,而炎帝不聽。」至於「引道」是指黃帝提倡君臣父子兄弟的禮儀之道,而炎帝不採納,於是爆發了戰爭。這實則是一次戰爭(阪泉之戰)的幾種說法,最終原因是二者爭奪天下盟主地位。這場戰爭導致炎黃第二次結盟融合在一場。適時,炎帝部落的部分成員直接與黃帝部落組合,一部分跟隨榆罔向南遷徙。

帝榆罔率領其族裔南遷至長江、漢水流域,把先進的農耕技術、醫藥發明帶到了南方,因而很快受到了當地族民的擁戴,又東山再起,成為江漢人民的部落聯盟首領。《禮記·月令》云:「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因此在湖北盛傳炎帝的故事,不但有神農架和神農溪的傳說,而且還有日照街(古集市)、神農洞的遺址。

到了周初,黃帝勢力日漸強大,不斷向南方擴張,這樣原遷到江漢平原的炎帝氏族迫於威脅,不得不繼續南遷湖南境內。今湖南境內炎帝遺迹很多,炎陵縣有炎帝陵,炎陵山還葬有炎帝的妃後、親宗、子屬,計有墳墓三百多個。民間傳說亦十分普遍。經過這四次大的遷徙,炎帝族裔的遺迹由黃河流域進入長江流域,把農耕文明、草藥文化等先進技術帶到了南方,促進了南方生產力的進步,改善了人民生活,推動了社會發展前進的步伐,由此大江南北、全國大部分地區盛傳炎帝故事,都存在著祭炎殿宇和古遺址文化。

(此文原載《中華呂姓》(編訊)2008年1月26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