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50萬買的房車

  千挑萬選爲女兒找了所心儀的學校,但是離家較遠,是住校還是走讀?兩條路都試過之後,溫州一位家長給出了霸氣方案——買房車陪讀。

  吳女士一家住在永嘉縣,女兒欣欣(化名)在溫州市區上小學。這學期,吳女士一家花了近50萬元買了一輛房車,就停放在學校對面,這樣女兒出校門就到了“家”。

  這兩天,這間另類的“學區房”成了不折不扣的網紅。

  1

  女兒在市區小學上四年級

  喫住都在校門口的房車上

  揹着書包穿過四五米寬的馬路,走到學校正對面的停車位,登上那輛造型獨特的房車就到了自己“家”。這學期開始,在溫州市籀園小學國際部就讀的欣欣有了新的“家”。

  和欣欣的上學時間一樣,每週一至週五,這輛房車都會如約“打卡”,雷打不動地出現在校門口對面的泊位上,到了週五下午再開走。

  房車的主人是溫州市永嘉縣的吳女士,“我們就是圖方便,主要還是考慮到女兒上學,希望她可以多點時間休息。”吳女士說。

  這輛房車加上車頭約有五六米長,內部空間六平方米左右。裏面廚房、衛生間、小客廳和臥室應有盡有,還配備了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

  在房車內,還貼着欣欣的《本學期周計劃表》,上面寫着她週一至週五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7點起牀,7點50分上學……下午放學後返回房車作業,9點前洗漱完畢睡覺。

  吳女士說,孩子白天在學校上學喫飯,每週一至週四下午,自己會和欣欣奶奶輪流給孩子燒飯,然後照顧她起居陪她睡覺,等到週五放學,再開車把欣欣接回永嘉。

  平時,媽媽和奶奶輪流給孩子做飯

  2

  孩子住校兩年走讀一年

  去年底決定買房車陪讀

  吳女士說,四年前爲了給欣欣選擇一個好的民辦學校,一家人在溫州考察了很久,最後把孩子送到了溫州市籀園小學國際部。

  剛開始兩年欣欣還小,考慮到車程較遠,家人糾結了一段時間,最終選擇讓孩子住校,“住校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自制能力較差,成績也不太穩定。”

  權衡利弊,欣欣讀三年級時,父母還是把她接出學校,安排她走讀,每日開車接送。

  從家裏到學校最快半個多小時,慢的話差不多一個小時,晚上稍微磨蹭就過了睡覺的點。吳女士說,因爲長時間睡眠不足,她發現欣欣比以前脾氣暴躁,還容易焦慮。

  “家人也十分辛苦,早上送到學校再開回永嘉,晚上再開車去接,一天來回四趟,時間幾乎都浪費在了路上。”

  買房車這個想法,最早還是欣欣提出來的。“她很久以前偶然一次看到房車,然後說媽媽這個車真好,又可以在裏面燒飯又可以睡覺,我們也買一輛。”

  起初,家人對欣欣的提議並沒有上心,後來孩子唸叨了好多次,一想也是可行之計,這纔在年初花了近50萬元買了房車。

  欣欣住房車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

  3

  “都是爲了孩子的教育

  並不是別人口中的‘折騰’”

  “我們也考慮過在學校附近租房,可是幾年下來並不划算,還不如買一輛房車,到時候車還是自己的。”再加上家裏還有二寶需要照顧,租房的話無法兩頭兼顧。

  “在買房車之前,我們考察了學校周圍的環境,覺得比較適合纔買的。”吳女士說,學校門口有公共免費泊車位,附近是臨水的公園走道,非常安靜,所以才做了這個決定。

  如今,欣欣住房車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

  “孩子現在每天晚上8點多基本已入睡,早上7點多起牀,寫作業和睡眠的時間至少增加了2個多小時。”這段時間以來,欣欣睡眠比較充足,感覺學習也自律多了。

  吳女士介紹,自己並不是第一個“喫螃蟹的人”:“這些都是爲了孩子的教育,並不是別人口中的‘折騰’。”在吳女士看來,女兒的學習和未來纔是一家人最關注的事情。

  (來源:錢江晚報)

  萬能房叔

  上知樓政,下知房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