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谈及一季度电视综艺,其中综N代是格外重要且特殊的存在。一方面,电视综N代节目扛起了卫视季播综艺的收视大旗。另一方面,唱衰综N代的声音好像也未曾绝耳,但好看的电视综N代如果可以找到有效创新的方式,自然可以焕发出新的顽强生命力。

来源:《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文/封亚南


放眼2019年全年的综艺布局和编排,对于一季度的电视综艺而言,显然是属于一种“韬光养晦”的蓄能状态,以期在二季度得到更好的能量释放。

 

从数据上来说,包含一线卫视的重点综艺在内,一季度电视综艺共上新了约130档,占据了整个综艺市场体量的较大优势。此外,由于横跨春节档,在综艺晚会方面,电视作为最强合家欢媒介形态,依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谈及一季度电视综艺,其中综N代是格外重要且特殊的存在。一方面,电视综N代节目扛起了卫视季播综艺的收视大旗。另一方面,唱衰综N代的声音好像也未曾绝耳,但好看的电视综N代如果可以找到有效创新的方式,自然可以焕发出新的顽强生命力。


具向化节目类型凸显“生活真实感”

 

相较于去年一季度电视综艺在品类上的多点开花,试水诸多“新物种”节目类型,例如声音魅力竞演秀《声临其境》,机器人格斗科技真人秀《铁甲雄心》,文化传承类节目《传承中国》,以及反应类实境节目《嗨!看电视》等,2019年一季度电视综艺明显更加注重垂直与聚焦的破局打法,一线卫视平台和主流视频网站都将目光集结于情感观察类真人秀上,《我家那闺女》《最美的时光》《遇见你真好》《恋梦空间》等,对准了代际沟通、夫妻相处、社交构建等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一种霸屏之势。

 

当下备受宠爱的情感观察类综艺,女性在该类型节目中占据着绝对话语权,无论是女性受众,还是参与节目的独立女性嘉宾代表,都营造出一种“大女主”既视感。

 

从操作难度系数上来说,相比于以往的类型化真人秀而言,观察类真人秀更难做。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博士冷凇认为,这类节目是把室内和户外两种独立的形态融合在一起,两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它将户外真人秀中的部分通过加工、提炼,进而再由与户外嘉宾具有关联性的演播室内嘉宾进行二次点评的形式去呈现。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博士冷凇


除此之外,演播室婚恋类电视节目由于准确地连接了大众的情感需求,仍然具有较强的自成长能力,且节目形态不断地在创新之中。


诸如《非诚勿扰》《新相亲大会》《中国新相亲》等,在一季度发挥了应有的水准,无论是节目品相,还是话题热度,以及收视上的表现,都颇为稳定,可见婚恋类节目依旧有着强大且忠实的收视群体。在《新相亲大会》制片人张红岩看来,“我不觉得素人相亲节目在低谷状态,反而这两年有回弹趋势。”

 


事实上,纪实类节目也成为一季度主要的类型之一,其中包括了湖南卫视《我们的师父》《乡村合伙人》,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第三季、《闪亮的名字》等,几乎涵盖了如师徒文化传承、乡村公益扶贫,以及寻找英雄等多元主题。

 

那么,为什么这类节目会在当下成为主流节目形态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看多了真人秀节目的观众,或许对真实感的需要愈发浓厚。另一方面,纪实类节目本身承载了更多厚重的文化、公益主题,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多正向引导,自然也成为电视综艺标配的主题和类型之一。

 

不可否认,对于一线卫视来说,一季度意味着要盘好全年的基本盘,也就是说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但不难发现,各家在夯实老牌综艺的前提下,也做了“适度”节目创新,其中试水了更多精细的内容表达。诸如聚焦冰雪主题的《大冰小将》,全民健身类《重量级改变》《更上一层楼》,思想政论类《这就是中国》等等。

 

原创综艺占比增多,提升了一季度内容创新的底气和自信。纵观2019年在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亮相的中国原创综艺,就涵盖了不少一季度卫视综艺,诸如《声入人心》《闪亮的名字》《上新了·故宫》等节目。另外,《声入人心》已与美国制作公司Vainglorious签约,将节目模式正式授权给对方在北美地区发行。

 


内容力迭代

创新赋能综N代更大价值潜力

 

一线卫视的综N代无疑是一季度最具核心价值和竞争力的节目,历经多季考验的王牌节目,不仅几乎占据了收视率排行的头部位置,还在社交平台上形成了热门话题,无疑成为一季度综艺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

 

若算上前身,今年湖南卫视《歌手》已播出了七季,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进入第六季,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迎来第五个年头,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也已到了第四季,这些节目基本都已成为元老级别的综艺,但却扛起一线卫视的收视和热度大旗。纵观一季度节目的播出效果,品牌季播节目仍呈现出了头部综艺的品质和影响力,领跑地位基本稳固,而《王牌对王牌》第四季、《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二季、《欢乐喜剧人》第五季,基本在周末档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几乎垄断了周末综艺收视破1的前三名。

 


与前几季相比,2019年,这些算得上“长寿”的季播节目,无论是市场表现和收视反馈,虽然都无法与其鼎盛时期相比较,但仍可以说是“中等偏上”的成绩了。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与媒介环境与综艺市场的背景有着莫大的关联。基于此,这些综N代节目依旧坚守对品质的要求和创新的探索,可以肯定的是,这显然已达到了业界和观众的期许水准。伴随着《欢乐喜剧人》《歌手》《王牌对王牌》等节目相继完满收官,充分展示出了王牌综艺制作团队的创新实力和潜力。

 

“一档老牌节目,做到第五季,如果你还禁锢在原有节目模式中而不去做一些变化,产生一些新的话题,形成一种新样态的话,那么观众自然会对这档节目有疲态,这毫无疑问。”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第五季总导演施嘉宁如是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追求创新,渴望创新,其实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本能,电视人作为内容创新的主体,创新自然是他们紧迫的内在需求。对于大多数综N代节目而言,创新和收视的压力,往往让一线的内容团队不得不进行“颠覆式”创新。

 

诚如一季度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第四季,无论是收视表现,还是话题热度,都为一季度综N代节目带来了更多的力量和思考。冷凇表示,《王牌对王牌》这一季节目堪称2019年一季度综N代爆款节目,并且该节目也树立了传播、导向、制作等全方面的典型案例。

 

事实上,《王牌对王牌》第四季之所以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团队有意识地去将这档老牌节目做成了新节目,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档全新的节目呈现,并且做了不同程度上的创新尝试。在《王牌对王牌》第四季总导演吴彤看来,“观众表面上说不在意内容创新,他们更在乎熟悉的味道,但他们潜意识里还是有点‘挑剔’的。外加市场一直都在变化,其他节目都在进步,于我们团队而言,如果新一季节目改变得太少,可能也不行,所以就要做很多方面的调整。”


《王牌对王牌》第四季总导演吴彤与王牌家族合影


那么,第四季节目到底都做了哪些创新?吴彤表示,一方面,将“主题类”综艺做成了“情感关联类”家族综艺。以往三季节目,其实大都是一种为主题服务的操作手法,除了两位固定的队长之外,虽然每期都邀请了很多嘉宾,但鲜少可以给观众形成情感和记忆的连续感。但第四季节目,节目组有意识地构建了“王牌家族”具象组合,不少观众会因为喜爱这个家族而持续观看节目,而不单单是因为单期节目主题或者嘉宾,自然也就形成了收看惯性。

 

另一方面,为嘉宾定制环节。节目中的环节大都会侧重考虑是否可以凸显嘉宾们的优势,诸如与歌曲相关的游戏环节,就是为固定嘉宾华晨宇量身打造,这样可以发挥他唱歌方面的才华和优势。而记忆类游戏环节,则是为“学霸”关晓彤打造,并且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如此,这一季还增加了不少实境喜剧表演环节,而这主要是为了固定嘉宾沈腾和贾玲可以在现场即兴发挥而专门设置的,当然也为整季节目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成长源于创新,创新产出价值。东方卫视独立制作人施嘉宁坦言,在主题策划期间,他和团队就计划把第五季《欢乐喜剧人》当成一档全新节目去做,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新鲜感,关键是能让参与其中的喜剧人们也可以在节目中体验到新的刺激感。


《欢乐喜剧人5》收官,东方卫视独立制作人、节目总导演施嘉宁


从节目播出效果来看,确实最终让新一季节目形成了一种良性流动的状态,即观众和嘉宾双方都可以从中持续获得精神愉悦感。具体来说,第五季节目诞生了全新的赛制,老喜剧人返场,17组新老喜剧人大逃杀,战队PK,魔王挑战突围等等,全新的赛制和真人秀的呈现,仿佛让舞台之外的观众和舞台之上的喜剧人,同获“新生”。

 

不仅如此,身为一档王牌综N代节目的主创人员,自然揹负着更多的舆论压力,如何在一片喧嚣声中保持独立思考能力,显得弥足珍贵。

 

当下受众的审美喜好和评判方式更加多元,在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对节目甚至是幕后工作人员的各种评价,对此施嘉宁会主动选择“屏蔽”一些网络上的声音,或好或坏,他尽量让自己保持心态上的平衡,但他会主动做一些受众调查,听取更多理性的声音。所以说,稳定的心态或许是做好一档好节目的关键因素。


如何解决综N代困境

硬核创新是一条出路

 

必须承认的是,大众对新鲜内容的刚需才是内容团队创新的原动力。那么如何做到,或许硬核创新是一个高效的方法,即将原本内容进行打碎重组,化繁为简,突破深井,不断地去提升节目形态的灵活性和高效性。而对于老牌节目而言,无疑是一次“重生”的过程。

 

事实上,硬核创新包含三个方法论:第一,垂直化圈层带来的“聚焦”思维,建立良性的综艺生态利基,让节目跟市场发生更多恰当且紧密的关联。冷凇认为,垂直资源型电视综艺,将会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一种行业潮流。

 

不难发现,一大批节目研发愈发垂直,主要针对某一类型或者资源,进而衍生出相关综艺内容,诸如湖南卫视《声入人心》将曲高和寡的美声音乐做成了出圈的大众音乐类节目。另外,依托具体的资源而做出全新的内容呈现,诸如与故宫紧密关联的北京卫视文创类节目《上新了·故宫》。

 


第二,小切口、大市场、正方向成电视综艺的创新视角,长短视频融合共生才能双赢。具体来说就是以传播出发,将宣传推广和节目内容创作结合得恰到好处,才会取得较好的终极传播效果。

 

另外,由于短视频处于风口之上,拥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如果想要获得长足健康地成长,无疑需要和长视频之间进行合作,才能共赢。冷凇认为,电视综艺是冲锋枪,短视频则是子弹。短视频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大屏拆条到小屏原创的过程,电视只要还存在,短视频就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因为大屏的内容短视频化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第三,避免陷入执着于“创新能力”陷阱。真正的创新不是一种刻意练习的能力或者说进行考核的维度,所以应该避免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执着困境之中。

 

由此来看,它其实是将常态和陌生两种完全不同的元素进行高度融合,赋予旧事物以新意,让观众可以从日常所见、所闻中发现新鲜的视角、观点和主题,从表层生活的现象中挖掘出更多真意和新意。对于内容行业来说,创新是一个产出具体精神产品的全过程,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从脑中的想法到行动上的落地。在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主任罗昕看来,“让内容创意有落脚点”需要做到三点,第一是敢于去试错;第二是不怕失败;第三是,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格局。

 

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主任罗昕


总之,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无创新毋宁死,或许正是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渴望和追求,尤其是对于综N代节目来说,创新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加需要面对外界各种声音的勇气,但更重要的还是给自己和团队一个满意的交代,这也是内容创新的痛苦与乐趣之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