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市場的參與者都是理性的,市場是有效的,所有信息都體現在價格中,所以任何主動投資都很難跑贏大盤。而行為金融學則認為市場參與者是有限理性的,市場並非完全有效,價格會因為人們的非理性而出現偏差,所以完全可以利用人們的非理性賺錢。下面是兩個比較簡單的涉及行為金融學的交易策略。

——子公司上市策略——

炒股的童鞋都知道「打新」,也就是當一個公司IPO時,其價格會快速上漲,投資者可以從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其實這就是行為金融學研究的內容,這種上漲往往是非理性的,是大眾瘋狂追逐新股造成的。很多人都知道這種追高不會持久,但也樂於參與到此過程中賺錢。不過今天要介紹的策略不是普通的打新,是專門針對已上市公司將旗下子公司分拆上市時的交易策略。當一個母公司將旗下子公司IPO時,大眾往往只追逐這個新的IPO,促使其股價上升,但卻忘記母公司的股價中也應該包含子公司的市值,使得母公司股價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市場最終會認識到這個錯誤,並將兩個公司的價格調整到應有的水平。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非理性行為在市場調整之前進行反向交易,也就是做空子公司股價,做多母公司股價,就是這麼簡單!下面是一個離我們很近的實例:

騰訊閱文

閱文IPO當天股價飆升,此後開啟震蕩下行模式,如圖:

騰訊股價在閱文IPO後橫盤整理,後來因為財報靚麗極速拉昇,再後來因為整個港股市場調整,價格回調,如圖:

按照上面的策略,即使騰訊股價下跌了不少,因為做空閱文還是可以對衝掉在騰訊上的損失。這種做空子公司、做多母公司的交易策略並不是中長期策略,當子公司股價趨於合理後則應該退出該交易。

由於母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案例較少,所以這個策略應用的機會不多,下面的交易策略則每天都能使用。

——加強版樞軸系統——

首先要了解一下「樞軸交易系統」,詳見我之前的文章《一個即簡單又賺錢的交易策略,親測有效》。簡單來說就是當價格穿越SMA10(10週期簡單移動平均線)時進場,這個移動平均線就像一根軸一樣,價格圍繞這根軸來回波動。經過我又一週的測試,發現如果不加入其它條件,該系統的成功率在60-70%,而如果加上一些特殊條件再進場則成功率可達到80-90%!我加入的特殊條件就是利用市場參與者的心理,為交易的離場設定一個目標,這樣整個樞軸系統就完整了。

我們平時看技術圖表時,總會遇到M頂、W底、頭肩形態等,這其實很好理解。比如M頂吧,當價格第一次到達一個高點後,由於之前價格已經上漲了很多,多頭勢衰,價格被空頭拉了下來,然後價格又開始回升,但是當價格到達上一次高點時,往往不能繼續上升而再一次回調,這就形成了一個類似英文字母M的雙頂形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有一部分市場參與者是在上一次價格高點買入的,結果沒想到價格跌了,所以他們的心裡就會想「價格回到買入價時我就趕快跑」,這就導致一旦價格回到前一次高點時,會有一些原來的多頭賣出平倉,而賣出這一操作等於加入到空頭陣營,這使得價格觸及上一次高點後又回落。而懂得技術形態的市場參與者又會加強這種形態的有效性,當價格觸及上一次高點時,除了之前被套的做多者會賣出平倉,那些投機者也會利用這一形態獲利瞭解,這就形成了正反饋,形態和參與者互相確認互相加強。

所以我給樞軸系統加入的特殊條件就是,不論價格是在上漲或下跌趨勢中,還是在橫盤整理過程中,只要之前出現過一個高點,那麼就可以進場,這會給本次交易增加成功概率,我們只需要把止盈點設在前一次高點就可以了。如圖:

這是黃金現貨的上漲趨勢

這是歐元兌美元的橫盤整理過程

這是紐幣兌美元上漲後的橫盤整理

這三張圖都是最近幾天的1小時K線價格走勢,而且都是我真實交易的過程。加強版樞軸系統目前只經過外匯和黃金的日內交易的測試,在短線交易中成功率非常高。感興趣的童鞋可以測試一下其它時間週期和其它金融資產。

——結語——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理查德.塞勒是行為金融學的奠基者,他自己也成立了投資基金,專門利用大眾的非理性賺錢,對行為金融學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他寫的書《錯誤的行為》、《行為金融學新進展II》。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