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4318  

 

在荷蘭的職場文化中

同事間基本上不太過問私事

但相處久了 我和同事間也會漸漸開始聊些生活的話題

當我跟同事說我的男朋友在美國時

他們總是睜大眼睛看著我說: 

"那你在這裡幹嘛?? 你應該趕快去美國才對阿!"

 

(連我老闆也是這反應...)

 

這種反應源自於他們對私生活(private life)的重視

他們理解私生活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假使你的工作再好 

但給自己的那一塊無法被滿足時

生活還是不完整的

 

也因此在荷蘭的工作環境中

老闆也會關心下屬的生活如何 開心與否

這點總是讓我覺得溫暖 

 

我和男友是在我念MBA期間 去美國交換認識的

當我在去交換之前 就已經決定交換完要飛回荷蘭找工作

因此也註定了我們之後相隔兩地的命運

 

當時的我並沒有太多選項

MBA生涯是我第一次長期在國外生活

我從沒有在臺灣之外的工作經驗

美國對於非本國籍人士的工作簽證遠比荷蘭難許多

而我在荷蘭的MBA學校知名度讓我在荷蘭找工作更有優勢

因此當時的我毅然決然飛回來找工作 

他則繼續在美國完成另一年的MBA課程

 

不知不覺

遠距離戀情也穩定進行了兩年

期間我們大約三個月見一次面

要嘛他飛來要嘛我飛去

一開始我剛回荷蘭時 心情的確滿容易受到遠距離的波動影響

例如他一沒接電話我就心情起伏 很想可以隨時與他說到話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調整

我慢慢抓到頻率去維繫這樣的遠距離戀情~

在平日的生活中enjoy自己的時間 充實自己

互相關心對方的生活和進展

遇到不順心的事互相鼓勵 

而在見面的日子中總會安排一起旅遊的行程

開心出遊去探索我們沒去過的國家

創造兩個人的回憶

 

今天看到作家陳雪一段關於愛的文字

覺得很受用

 

 "愛並不應允幸福,也無法因為被愛得到保證,愛是原原本本回到自己身上,使你眼睛透亮,

你問自己,在這個人身邊能否使你有勇氣清楚看待自己,

這個人能否使你不屈從,不順應,不自欺,但也不畏懼去改變?

愛是否讓你堅強,而不是更加嬌弱或自卑。

愛不像嗎啡能止住孤獨的痛苦,愛不是需要,

愛是在你變得堅強之後,才能自然流洩的,是一股力量"

 

 

當這段愛 這個人對了

是不是遠距離 其實並不重要

愛應該讓我們更勇敢 而不是更脆弱

我們仍然可以在愛中各自獨立

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