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鬱金香王國之稱的荷蘭最近連著上了好幾天頭條,這個一方面是因為荷蘭的大選剛剛結束,這個大選算是全民公投選首相的活動,當然媒體上很少說他們是選首相,媒體的說法是荷蘭的議會大選。因為荷蘭是內閣制,全國大選不過是幾十個政黨爭奪議會的150個席位,議會選舉完事後,新首相也就誕生了,哪個政黨在議會的席位多,那個政黨的掌門人就是首相。這個選舉的結果昨天已經出來了,原來的首相呂特成功連任,因為他所在的自由民主黨在本次大選中得到了31個席位,屬於議會第一大黨。31席就是第一大黨,可見荷蘭政壇的從業人員身份構成是多麼地複雜。當然荷蘭最近上頭條的不光是大選這一件事,還有這禮拜大選開始之前發生的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荷蘭把中東的網紅國家土耳其給欺負了幾天,算是蹭出了熱點。

(荷蘭首相呂特贏得了連任)

本月11號,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打算坐著專機飛往荷蘭鹿特丹參加一個當地土耳其人的聚會,結果荷蘭方面拒絕了飛機降落的申請,外長要是到不了場怕是很多人要大失所望,所以土耳其第二天又派出了一位名叫卡亞的女部長從德國驅車入境荷蘭參加這個聚會,她在趕往活動地點的路上被荷蘭警方給攔住了,女部長經過一番嚴厲交涉之後,在警車的護送下離開了荷蘭,作為主角的部長沒出現,這個活動最後也是沒辦成。聞此消息土耳其政府非常憤怒,總統埃爾多安大罵荷蘭是個納粹餘孽,覺得總統罵了還不夠解氣,土耳其政府說你們荷蘭的大使以後就別再來我們土耳其了,以後你們的飛機也別在土耳其降落了,說完這些狠話最後還慫恿一些控制不住情緒的人跑去對方的使館門口大喊大叫。

(荷蘭鹿特丹街頭支持埃爾多安的土耳其人)

這件事發生的有點突然也有點詭異,所以我們再把事件的整個過程捋一遍:在國外的土耳其人因為某種原因要搞聚會,土耳其政府派了朝廷一品大員跑過去參加助興,而對方國家不但不讓搞這種大活動,連欽差大臣都堵在門外不讓進,於是土耳其政府氣得要斷交。這個怎麼都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究竟是土耳其方面做得不對,還是荷蘭方面做得不對呢?想想荷蘭這個國家,好像給我們的印象還是可以的,最近幾年中東的戰場、東亞的局勢、南海的危機或者對我國的反傾銷制裁基本都看不到它的身影, 一個國家要是繞開了這幾件事,那麼它也就躲開了我們外交部的譴責,自然的它在我們網友心中的形象就差不了。既然荷蘭的形象不差,那我們就暫且認為這件事荷蘭做得對,土耳其做的不對吧。與此同時呢,瑞典、德國、奧地利等國也相繼取消了土耳其部長們到他們國家的訪問活動,並且對荷蘭這一次的強硬行為鼓掌叫好。好吧那麼結論來了,當下的歐洲都不喜歡土耳其!可是土耳其到底做了什麼讓歐洲人集體反感它呢?

(荷蘭禁止土耳其外長入境引發的抗議)

我想關子也賣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回到土耳其這個神奇的國家,看看他到底在幹嘛。關注我們的老朋友應該記得,年前曾經有一篇文章談起過一件事,關於土耳其總統要把土耳其的國家體制從議會制改成總統制,這件事的專業說法叫做修憲,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為首的土耳其政府以及他所在的土耳其正發黨可以稱作是修憲派,這場修憲改體制的活動就是這些修憲派們發起的。因為正發黨在土耳其議會佔有多數席位,所以這個修憲的草案在議會通過是沒有問題的,但最終只是半數通過,假如在議會直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那麼土耳其現在就已經是總統制了,那樣的話我們今天就得說別的話題。因為沒有多數通過,所以這個修憲活動就需要全民公投才能生效,全民公投的日子就定在今年的4月16日。眼瞅著大喜的日子快到了,修憲派們粉墨登場開始了宣傳造勢活動,他們動靜折騰得越大,被影響的人就越多,只要有半數人投了贊成票,那麼修憲就會成功,一旦這事辦成了,土耳其的天下就繼續是修憲派的天下。假如公投修憲失敗,想必很多人都要夢碎在這個2017的春天,作為第一大黨的正發黨也會遭受到巨大的打擊。

(如今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有大量支持者)

這樣看來,這的的確確是一件大事,但這事再大也終究是土耳其自己國內的事,跟歐洲是沒有關係的,可是因為某些歷史原因,偏偏有幾百萬的土耳其人在定居在歐洲各國,偏偏土耳其還承認雙重國籍,所以這些在外的土耳其人都是手裡有合法選票的土耳其公民,對於修憲派來說,選票這種東西那可是多多益善的,多一票就是多一顆定心丸, 所以這些國外的土耳其選民也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爭取,讓他們知道國家在關鍵的時刻是沒有忘記他們的,他們依舊是主宰國家命運的主人,這個想想都讓人覺得激動。於是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為首的修憲派們派出了一大批欽差大臣趕往歐洲走穴表演,想一邊造勢順便拉點選票。但是歐洲的態度我們也看到了,就像荷蘭的表現那樣,一副橫眉冷對土耳其的模樣,對土耳其這種外交表演不但不支持而且還抱著打壓的態度。站在土耳其修憲派的角度,他們含辛茹苦地發起一項劃時代的公投活動,走到今天這一步很不容易,任何反對的聲音註定都會讓他們非常憤怒,所以荷蘭的不合作肯定會遭到批評,而且前幾天土耳其的電視臺24小時循環報道歐洲這些不合作的畫面和當地土耳其人集體散步的畫面,這麼做的目的我們就不多說了,大家一定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為什麼歐洲這一次要這樣對待土耳其呢,這個原因是兩方面的。

(被荷蘭驅逐的土耳其家庭和社會事務部部長卡亞)

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國家比較神奇, 他們自個兒覺得自己屬於歐洲,但歐洲人從不這麼認為,這兩個國家是俄羅斯和土耳其。而且如今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也比較相似,普京是哪裡看著不爽就打,埃爾多安是哪裡看著不爽就罵,這一次埃爾多安把幾個歐洲國家挨個罵了一遍,用詞相當不文明。土耳其和歐洲的關係可以說屬於是追求別人多年而不成最後失去耐心於是反目成仇的那種,土耳其覬覦歐洲這塊市場已經好幾十年了,幾十年來土耳其一直在給歐盟獻殷勤求加入,但是在歐盟看來土耳其總是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過去有軍人干政的陰影,後來經濟不給力,再後來覺得國家不夠民主,當然最大的問題是宗教問題嚴重。土耳其為了達到心上人的條件自我改變了好多次但總是不符合要求,直到現在一副徹底死心後破罐子破摔的態度,這一次大罵歐盟要是放在過去,罵完了人土耳其總統心裡一定會滴血,但現在他無所謂了。別的不說,就說宗教這一條,估計永遠無法滿足歐洲人挑剔的眼光,土耳其的主要信仰是如今讓歐洲人談之色變的伊斯蘭教,而且土耳其人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數比例就像黃金的純度一樣,是99%,以後這個數據只會在此基礎上變得更純。雖然土耳其是一個政教分離的世俗化國家,但如此高純度的穆斯林羣體,怎能讓作為基督教子民的歐洲人放心地跟你好呢。

(埃爾多安的支持者)

歐洲這次對土耳其的態度差的另一方面原因來自歐洲的現狀,目前的情況是歐洲集體對穆斯林們表示反感和牴觸,這種情緒已經引起了歐盟的不穩定,所以任何穆斯林的聚會當地政府都會非常嚴肅地對待,甚至不惜代價消除和淡化他們的影響。而呆在歐洲的土耳其人不用說肯定是穆斯林啊,你土耳其官方派人過來花公款來我們國家搞穆斯林的聚會活動,動輒數十萬土耳其人的聚會要申請的場地怎麼著也得是市區最大的廣場才容得下吧,假如批准了那一大幫穆斯林又唱又跳的會帶來什麼影響?在這個風聲鶴唳的年份,當地國家肯定心裡不樂意了。再說歐洲國家的體制普遍是議會制,而你土耳其現在要從議會制改成總統制,這個總統制說白了就是賦予現在原本沒有實權的總統埃爾多安更多的權力,雖然表面上依舊是民主體制,但實際走勢明顯有向俄羅斯那種寡頭強權政治傾斜的趨勢,這個就更讓歐洲普遍感到厭惡了。要說厭惡或許還不止這一個,去年土耳其國內政變之後,土耳其政府處理了幾萬知識分子和公務員也讓歐洲人厭惡;再說前年土耳其挾帶著中東難民跟歐盟談入羣條件,同樣讓歐洲人覺得厭惡。你說這麼多厭惡疊加到一起,歐洲人能對土耳其有好臉色嗎?

(聚集在伊斯坦布爾荷蘭領事館外的抗議人羣)

曾經的土耳其幻想著加入歐盟變成歐洲的一份子,如今這個幻想或許已經沉入了地中海。現在的歐盟面臨著分裂的風險,現在的土耳其總統幻想的國家形象是奧斯曼帝國。順著他的幻想我們可以做一下這樣的預測,如果埃爾多安的仕途一路順利,那麼中東又要出現一個很強勢的國家,這個國家顯然不會讓歐洲人喜歡,這個國家跟周圍穆斯林國家的關係會越來越近,跟伊斯蘭教的關係會曖昧不清,最後中東的局勢會出現另一種和現在不同的複雜局面,一種可能跟東西方世界對抗的存在。

——————————

公眾號:局勢很簡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