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園林史


一.名詞解釋

1.水風琴:利用水流通過管道,發出類似管風琴般音響效果的水工裝置

2.驚奇噴泉:平常不噴水,只有當人靠近時,水柱會突然噴出並淋人一身,使人感到驚奇而有趣

3.祕密噴泉:將噴水口隱藏起來,但能使人感受到周圍涼意,而不是淋人的遊戲設施

4.阿多尼斯園:是古希臘的一種私家造園類型,相當於屋頂花園。起源於一種祭祀活動:在祭祀阿多尼斯之日,雅典婦女在屋頂建起阿多尼斯像,在神像的周圍放置土罐播種發芽快速的種子,如茴香、萵苣、小麥。起初僅在祭祀的短期內用盆栽裝飾屋頂,以後則盛行於一年四季,形成了一種屋頂花園。

5.19世紀英國開放的公園:(倫敦市內)肯辛頓園、海德公園、聖詹姆斯公園、攝政公園

6.英國邱園內建有中國式塔,是由錢伯斯引入的

7.寫出英國自然風景園最有代表性設計者四位:肯特、布朗、布里奇曼和萊普頓

8.列柱廊式中庭:是希臘住宅庭院形式之一,列柱廊式中庭為住宅中心,庭內種植各種植物,盛行於古希臘,且在其後羅馬帝國得到繼承和發展,並對歐洲中世紀寺廟園林的形式有著顯著的影響。代表園林有: 潘薩住宅、維蒂住宅、弗洛爾住宅。

9.前庭:建築前面有連拱廊圍成的露天庭院,院中央有噴泉或水井,供人們進入教堂時取水凈身之用,人們將這種露天庭院成為前庭。

10.中庭:西歐中世紀修道院由教堂和僧侶住房圍合的部分,中庭廊柱多採用拱券式且牆上有壁畫,中庭由十字形對角線的路分成四塊,種植草坪,點綴樹木。

二.簡答

01舉例說明義大利園林中水景的運用:

義大利的水景是獨立的造園要素,水景之間彼此聯繫形成變化有致的整體,建在山坡上,動水因而成為義大利園林水水景的主要形式,噴泉也是常見的水景,是該時期的象徵;在巴洛克時期出現「水魔術「水劇場」等形式。

以義大利蘭特莊園為例:蘭特莊園以水景序列構成中軸線上的焦點將山泉匯聚成河流入大海的過程加以提煉,藝術性的再現於園中。

從全園的制高點上的洞府開始,將匯聚的山泉從八角形泉池中噴出,並順水階梯急下,在第三層臺地上以溢流式水盤的形式出現,流進半圓形水池;餐園中的水渠在第三層邊緣呈戀式瀑布跌落而下,再出現在第二臺地的圓形水池中;最後在底層臺地上以大海的形式出現,並以圓島上的噴泉作為高潮而結束。

各種形態的水景動靜有致、變化多端、又相互呼應,結合階梯及坡道的變化,使得中軸線上的景色既豐富多彩又和諧統一,水源和水景被利用得淋漓盡致。

02簡述楓丹白露宮苑:

園林建造在密林深處的一片沼澤地中。宮殿坐北朝南,圍合出一處噴泉庭院;南面為鯉魚池,景觀焦點;北面為黛安娜花園,後更名為「黃楊園」。鯉魚池西面為松樹園,其中有法國建造最早的巖洞;東面為臺伯河花壇。勒諾特爾對黛安娜花園和大型花壇進行改造,形成大運河的起點。最突出的景色是不同時期興建的水景,包括大運河、鯉魚池以及一系列泉池等。

研途有我,一路相隨|5月,我和林人研說在北林相約一場浪漫的約會?

mp.weixin.qq.com
圖標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一.名詞解釋

1.生態城市:是一種理想城模式,其中技術與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2.生態城市8項標準:

1.廣泛運用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城市

2.保護並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資源與能源

3.採用可持續發展模式

4.完善的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生活質量高

5.人工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環境質量高

6.保護和繼承文化遺產

7.保護居民身心健康

8.建立完善的動態的生態調控管理與決策系統

3.生態城市五點重要原則:

1).社會生態的原則:以人為本、滿足人的各種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追求自由、平等、公正、穩定的社會環境;

2). 經濟生態原則:保護和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資源和能源,提高資源的再生和利用,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採用可持續生產、消費、 交通、居住區發展模式;

3).自然生態原則:給自然生態予以優先考慮,最大限度地予以保護,使開發建設活動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環境所允許的承載能力內,另一方面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消極影響;

4).文化歷史的保護

5).居民的生活標準

4.生態網路和綠道:

生態網路:自然保護區及其之間連線所組成的系統,這些鏈接系統將破碎的自然系統連貫起來,由核心區域、緩衝帶和生態廊道組成

綠道:由為了多種用途(包括與可持續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態、休閑、文化、美學和其他用途)而規劃、設計和管理的的由線性要素組成的土地網路。

定義強調5點:

1).空間結構是線性的

2).鏈接是綠道的最主要特徵

3).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態,文化、社會、審美

4).是可持續的

5).是一個完整線性系統的特定空間戰略

5.綠地分類的原則:

1).以綠地的功能為主要分類依據 (功能性)

2).綠地分類應與城市規劃用地平衡的計算口徑相一致(協調性)

3).要反映不同城市的綠地特點(對應性)

4).綠地分類應盡量考慮與其它國家的可比性(可比性)盡量考慮到縱向及橫向的比較

5).考慮綠地的管理體制、統計範圍、投資來源(可操作性)

6.帶狀公園:

沿城市道路、城牆、水濱等)有一定遊憩設施的狹長型綠地。除有公園一般功能外,還承擔城市生態廊道的職能。寬度沒有限定,但要保證最窄處可滿足遊人通行、綠化種植帶延續,以及小型休憩設施的佈置要求。

北京市黃城根明城牆遺址公園、元大都城牆遺址公園、南中軸路帶狀綠地、北京東便門城牆遺址公園等

7.街旁綠地:

位於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對獨立成片的綠地,包括街道廣場綠地、小型沿街綠化用地等,主要分佈在居住區、商業區、行政區等市民較集中的場所附近。可改善城市環境彌補公園的不足,提供遊憩環境,組織交通,裝點街景、美化城市。

面積可大可小,一些面積較大、 內容豐富的大中型綠地也可包括在內。如上海的凱橋綠地、太平橋綠地。

8.生產綠地:為城市綠化提供苗木、花木種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

9.防護綠地:城市中具有衛生、隔離和安全防護功能的綠地。包括衛生隔離帶、道路防護綠地,城市高壓走廊綠帶,防風林,城市組團隔離帶等。

10.附屬綠地:城市建設用地中綠地之外各類用地中的附屬綠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對外交通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市政設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綠地。

11.樹種規劃原則:

1).要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區域自然規律,即本地區森林植被地理區中所展示的自然規律。

2).適地適樹,以鄉土樹種為主。充分利用本地樹種,對原有生長良好的樹種予以保留,在良好微氣候條件下, 引進周圍地區適應性較強樹種。

3).選擇抗性強的樹種。選對酸、鹼、旱法、破性及惡劣環境有較強適應性的樹種,對病蟲害、煙塵、污染有強抗性的樹種

4).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綠化美化相結合。

二.簡答

1.城市綠地系統結構基本形式:

國內外城市綠地佈局形式的發展情況來看, 有 8 種基本模式, 即點狀、環狀、 網狀、 楔狀、 放射狀、 放射環狀、 帶狀、 指狀

(1)點狀綠地佈局模式

點狀綠地佈局模式是指綠地以大小不等的地塊形式均勻地分佈於城市之中, 這種以點狀或塊狀綠地為主的佈局模式多出現在城市形成發展的早期階段, 如我國上海、天津、 武漢、 長沙、 青島等城市的老城區,這種佈局模式有利於市民就近利用, 並對改善城市環境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由於佔地規模不大以及分散的分佈狀況,相互之間缺乏有機聯繫, 使得其難以充分發揮調節城市小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形成城市藝術面貌的綜合功能。

(2)環狀綠地佈局模式

環狀綠地佈局模式是指根據城市發展規模的不同,利用城市周邊的農田、山體、林地以及一些生態敏感保護區在城市外圍形成 1 條或多條環狀綠帶, 其主要功能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 控制城市用地的無序擴展, 或避免城市連續擴張而形成「攤大餅」的狀況。倫敦大規劃中的環狀綠帶就是這種佈局模式的典型代表。

(3)楔狀綠地佈局模式

楔狀綠地佈局模式是指利用郊外林地、農田、河流等自然因素形成綠色空間, 由寬漸窄地嵌入到城市, 將城市環境與郊區的自然環境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該模式則更強調利用城市郊區的自然資源, 形成與自然交流的生態廊道, 控制城市外圍組團之間的相互粘連, 並使城市用地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 改善城市氣候, 形成獨特的城市風貌, 同時, 該佈局模式應對城市的發展變化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4)帶狀綠地佈局模式

帶狀綠地佈局模式是指利用河湖水系、道路、 舊城牆、 高壓走廊等線性因素, 形成縱橫交錯的條帶形綠色空間, 穿插於城市內部, 與其他綠色空間共同構成城市綠網。該佈局模式不僅有利於城市居民與自然的溝通與交流, 還有利於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表現較高的環境藝術風貌, 特別是綠帶作為城市綠廊可以引風或通風, 也可以為野生動物提供安全的遷移途徑,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同時, 也作為組團間的分隔綠帶防止城市組團粘連, 因而具有極強的生態作用。例如:美國的波士頓、堪薩斯、 明尼阿波利斯等,我國的南京、 蘇州、 西安等。

(5)網狀綠地佈局模式

網狀綠地佈局模式是指將山體、水體、 森林、 農田等自然元素, 通過沿道路、 河流、 鐵路、組團建設的「綠廊」, 與城市中的其他公園綠地進行聯繫形成整體, 構築一個自然、多樣、高效, 具有一定自我維持能力、體現生態服務功能的綠色網路結構。該佈局模式通過空間上點、線、 面、 片、 環、 楔、 廊的有機組合, 不僅在城市內部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同時可以溝通城市之間的聯繫和能量流動, 有效地防止城鎮間相連成片而引起的環境惡化。

2.城市綠地指標的主要作用如下:

(1)可以反映城市綠地的質量與城市自然生態效果, 是評價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福利、文化娛樂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

(2)可以作為城市總體規劃各階段調整用地的依據, 是評價規劃方案經濟性、合理性及科學性

的數據。

(3)可以指導城市各類綠地規模的制訂工作,如推算城市各級公園及苗圃的合理規模等, 以及

估算城建投資計劃。

(4)可以統一全國的計算口徑, 為城市規劃學科的定量分析、數理統計、 電子計算技術應用等更先進、 更嚴密的方法提供可比的數據,並為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或規範的制定與修改, 提供基礎數據。

3.道路綠地的植物選擇原則:

(1)道路綠地應選擇適應道路環境條件、生長穩定、 觀賞價值高和環境效益好的植物種類。

(2)道路綠地植物選擇應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出發, 在適地適樹的原則下盡量豐富植物材料。

(3)適當增加常綠樹比例, 促進道路綠地的環保及景觀效果。增加中、 低層樹種, 進一步豐富道路植物景觀。

(4)行道樹應以緩生樹種為主, 兼顧速生樹種,綜合考慮綠化的效果及植物生長速度。

點的名稱

研途有我,一路相隨|5月,我和林人研說在北林相約一場浪漫的約會?

mp.weixin.qq.com
圖標

三.園林樹木學理論知識複習


園林樹木的色彩美:春花 夏葉 秋果 冬幹

1 .花色美

紅色系 :榆葉梅、海棠花、貼梗海棠、扶桑、木棉、鳳凰木

黃色系 :蠟梅、迎春、連翹、欒樹、黃蟬、黃刺玫、棣棠

白色系 :山楂、金銀木、流蘇、刺槐、太平花、白玉棠

藍紫色系 :紫藤、紫花泡桐、紫丁香、藍丁香

2 .葉色美

(1)綠色葉

嫩綠:多數落葉樹的春色葉

淺綠:一些落葉闊葉樹 樹: :合歡,懸鈴木,七葉樹,鵝掌楸,玉蘭,銀杏,元寶楓,碧桃,山楂,水杉

深綠:一些闊葉常綠及落葉樹: :構骨、女貞、大葉黃楊、水蠟、加楊、君遷子、柿樹

暗綠:常綠針葉樹: 油松、雪松、檜柏、側柏

藍綠:白杄 、翠蘭柏

灰綠:秋胡頹子

(2)春色葉:

早春葉色有顯著變化的樹種,稱為春色葉樹種,多數為紅色:香椿、臭椿 、 雞爪槭、七葉樹 、 日本晚櫻 、欒樹等

(3)秋色葉:

在秋季葉色有顯著變化者稱秋色葉樹種

變紅:火炬樹、柿子、地錦、黃櫨、烏桕、楓香

變黃:銀杏、洋白蠟、無患子、鵝掌楸、金錢松

(4)常年異色葉:

其葉常年均為異色,而不必等到秋季

①紅色、紫色:紫葉小檗、紫葉李、紫葉桃、紫葉矮櫻、紅楓、紅桑、紅花檵木、紅葉鐵莧

②黃色:金葉女貞、金葉小檗、金葉榕

③斑駁狀葉:灑金榕、變葉木、金心黃楊、花葉扶桑

④雙色葉:

綠白:銀白楊、銀樺

綠紅:紅背桂

⑤銀白:桂香柳

3 .果色美

①紅色:忍冬屬多數,莢迷屬多數,栒子屬多數,

冬青屬多數,南天竹,山楂,小檗,火棘

②黃色:海棠花、木瓜、銀杏、柑桔類、柚子、枸

桔、梅、杏

③白色:紅瑞木 、雪果

④藍紫色:小紫珠、紫珠、十大功勞

⑤黑色:女貞、小葉女貞、五加、地錦

4 .幹色美

①紅色:山桃、紅瑞木、紅莖木、野薔薇

②黃色:金枝棶木、金竹、金枝垂柳、黃樺

③綠色:竹、棣棠、迎春、梧桐

④白色:白皮松(老年)、檸檬桉、 白樺、粉單竹

⑤斑駁狀:白皮松(青壯年)、木瓜、懸鈴木、榔榆

⑥紫色:紫竹

⑦其它:黃金間碧玉竹、黃槽竹、金鑲玉竹

園林樹木的姿態美

1.一般樹形:

①圓柱形:杜松、鑽天楊、塔柏、箭桿楊

②圓錐形:圓柏

③卵圓形:懸鈴木、毛白楊

④倒卵形:刺槐、千頭柏、旱柳、櫸樹

⑤圓球形:饅頭柳、千頭椿

⑥垂枝形:垂柳、垂枝櫻、垂枝桃

⑦曲枝形:龍桑、龍棗、曲枝梅

⑧拱枝形:迎春、連翹

⑨叢枝形:珍珠梅、棣棠、金銀木

⑩棕櫚形:主要是棕櫚科的樹木

⑾傘形:合歡、雞瓜槭

⑿匍匐形:鋪地柏、沙地柏、平枝

研途有我,一路相隨|5月,我和林人研說在北林相約一場浪漫的約會?

mp.weixin.qq.com
圖標

這裡是林人研說煮酒烹茶,邀友論理

每週不定時更新理論考研知識點

如果你有感興趣的內容,歡迎留言

如果你有自己的困惑,歡迎訴說

只願這裡既是可以陪伴你前行的路燈

也是你溫馨的港灣

為夢想努力

我為你驕傲

我在這裡等你

林人研說風景園林考研,這裡有你想不到的乾貨
研途有我,一路相隨|5月,我和林人研說在北林相約一場浪漫的約會?

mp.weixin.qq.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