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臺北12日綜合外電報導)臺灣保險公司可能進軍高風險資產,隨著海外投資限制新規將上路,高達新臺幣23兆元的壽險資金開始尋找替代投資標的,以克服國際板債券投資額度受限的不便。

彭博報導,因新臺幣計價債券收益率低,保險業者偏好外幣計價債券。但隨全球金融風險上升,金管會料會限制保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額度,加計應計入國外投資額度合計數,不得超過保險業經覈定國外投資額度的145%。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TII)的數據,國際板債券加計國外投資將以可運用資金的65%為限。雖然尚未宣佈新規生效日期,但人壽公司紛紛忙於制定新策略。

臺灣人壽資深副總葉栢宏表示,海內外股市、房地產、私募基金都是國際板債券替代品。他表示,他的公司正關注私募基金投資,每年報酬率約為8-9%。

新光金資深副總徐順鋆表示,新光人壽選擇投資低波動、高股息的類債券股票及房地產。並表示,考慮到臺灣高齡化情形,公司正在開發退休人士的保單借款。

徐順鋆說,新光人壽的保單借款今年上半年平均報酬率為5.87%,高於總資產報酬率的4.57%。保單借款允許投保人以保單做為抵押借款。

由於保險公司是國際板債券最大買家,這次修法訂定的投資天花板即將到來,減緩了債券銷售速度。(譯者:侯文婷/核稿:陳昱婷)10709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