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楊德昌執導電影《恐怖分子》

戲劇的核心在於衝突,而這段臺詞,就是整部《恐怖分子》衝突的核心。一個一心渴望改變生活的美麗女主。嫁給了循規蹈矩的男主。看看這個設定,是不是有一點像武大郎和潘金蓮?電影證明,這種組合,是要出事情的。

精緻的配角,高超的敘事手法

本片的核心是婚姻的悲劇,除卻對於二者人物的塑造和鋪墊。電影中引入了許多看似隨意安排的角色,不良少女淑安,攝影少年小強,警察大哥。配角的出場看似隨意,卻在後面事態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每一個配角的人設,都是豐滿的。比如借著淑安媽媽邊打邊罵他的戲份,一個單親家庭,叛逆少女的人設交代的自然,平順。同時,比起那些強行加戲鋪墊人物性格的導演不知道高到哪裡去。這樣一種處處炫技,又處處只能看出自然的細節處理,貫穿全片。在一個個固定鏡頭中,顯得格外樸實,而富有感染力。

電影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所有的線索終於產生了交集。只要你接受了之前的敘述,那麼之後的事態發展,看起來如此自然。少女的電話,是壓垮二人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小強對淑安的迷戀,是他得以向男主講述來龍去脈的原因。警察老友,為劇情最後的爆發提供了條件,也為男主閉塞,內向的性格,加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這部電影中,小到男主反覆洗手這種細節,大到整體節奏的把控,劇情的抑揚頓挫都會張力十足。

經典的片段

全片給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有兩處,首先是文章開頭截圖的那段,二人分手時,女主的一段告白。一個女人內心的掙扎,絕望都在這一分鐘的長鏡頭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黑暗的背景下,女主一件白色t恤,先是低頭不語,進而抬頭凝視鏡頭,欲言又止,低頭思索,再次抬頭時,我能感受到女主的內心是絕望的。而之後的這段臺詞,充滿了絕望的力量。從掙扎到絕望,到最後的的崩潰,女主一分鐘的告白,補全了之前劇情中女主消失的幾天。影片沒有去描寫女主深夜買醉,沒有痛哭流涕。一段一分鐘的告白,就把整個人物內心的變化完美而又自然的刻畫出來,真的除了讚歎別無其他辭彙去形容。

第二段是片尾,當蔡琴的那首《請假裝你會捨不得我》響起,全片的高潮終於畫上了句號。潺潺的水聲,飛濺的血跡,男主倒在血泊中的屍體。所有的一切都畫上了句號,融化在了蔡琴磁性的嗓音裏。「你不再屬於我所有,在今夜裡請你讓一切如舊,明天我將獨自寂寞」。最後一幕,女主的嘔吐(懷孕),著實是對男主軟弱的神補刀。同時,也是對女主全新開始的一種暗喻,而這一切的代價,正是男主的毀滅。

寫在最後

楊德昌被稱作「臺灣社會的手術刀」,這一次,刀刃對準了婚姻,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婚姻。婚姻需求的不匹配,對另一方感受的忽略和誤解,缺乏溝通,這些問題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在正常婚姻生活中。所以看完這部片子,觀眾也許會反思一下自己的親密關係,是否出現了這些問題。電影是要講一個好故事。那麼這部電影做的非常棒。固定的鏡頭,略顯昏暗的色調,看似凌亂的敘事,都在極力襯託著真實。楊導就是這樣剖開了婚姻,給觀眾看。而看完之後的反思,是一種額外的收穫。告別大片狂轟亂炸之後的空虛,請靜下心來體會這部《恐怖分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