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臘的傳說中,天鵝終其一生,大部分都默默無聲,但是在臨死之前,會唱出一首美妙的歌曲。因此,天鵝之歌也常常被作爲一種隱喻,代表某人(常常是藝術家)在死亡或退休之前做出的最終努力。從這個意義上,前段時間上映的《驚奇隊長》和即將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無疑將是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的天鵝之歌。

  公平地說,《驚奇隊長》還是一部完成度較高的電影,但也就僅此而已。在影片的開始,我們看到她受着失憶的困擾,但是這並不困擾觀衆,因爲無論如何,她都會拯救地球;中間出現了情節的反轉,原來的敵人變成了盟友,這也不會讓我們感到驚訝,因爲沒有反轉纔會讓人驚訝;唯一的驚豔是最後驚奇隊長彷彿水滴附體,以撞擊的方式擊毀了對方的艦隊——也許這是他們給劉慈欣看的《三體》樣片?

  當然,最大的懸念總是在彩蛋裏面。不出意外,我們知道,驚奇隊長的出現就是爲了給《復聯4》做個鋪墊,《驚奇隊長》的片尾彩蛋也完美地達到了《復聯4》預告片的目的。只是,我希望,這次能夠真的如其名字所說,是這個漫長系列的《終局之戰》。

  好萊塢的影片越來越沒有特色,像是流水線上的出品,只不過還靠着場面和特效在支撐

  《驚奇隊長》是漫威超級英雄系列的第21部電影,其前傳包括三部《鋼鐵俠》、三部《雷神》、三部《美國隊長》、三部《復仇者聯盟》、兩部《銀河護衛隊》、兩部《蟻人》以及《無敵浩克》《奇異博士》《蜘蛛俠:英雄歸來》《黑豹》。而且該系列在2017、2018年一改原來每年一兩部的節奏,每年都推出了三部,今年上半年已經推出了一部《驚奇隊長》,《復聯4》也將在4月下旬上映。

  但我估計在看完《復聯4》之後不會再去電影院看新的漫威電影了,因爲這個系列已經失去了生機:電影不再有懸念,也無法扣人心絃。無非是越來越強大的敵人,和越來越強大的隊友。在《復聯3》中,滅霸一個彈指,宇宙一半生命灰飛煙滅,而驚奇隊長的能力居然比這還強大。那差不多就是神了,離最早的鋼鐵俠、美國隊長、黑寡婦、鷹眼這些凡人出身的超級英雄已經不知差了多少個能量級。再往下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嗎?

  當初派拉蒙公司在2008年孤注一擲,耗資1.4億美元推出《鋼鐵俠》,沒想到一炮而紅,全球拿下5.8億美元票房。迪士尼電影工作室從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開始接手發行此電影系列,並把它變成了有史以來最吸金的電影系列,至今已在全球累積了超過164億美元的票房成績。

  應該說,這個系列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陷入了其成功的陷阱:影片越來越沒有特色,像是流水線上的出品,只不過還靠着場面和特效在支撐。每一部電影都能夠講好一個故事,但不是一個好故事,這就離偉大的作品永遠差着那麼一口氣。

  在漫威電影大行其道的時候,美國的觀影人次卻在不斷下滑。從2002年之後,北美電影票銷售數量已經從2003年的15.7億張的高峯下降到2015年的13.2億張,在十多年的時間裏累計下降了大約16%(儘管最近從2014年到2015年有所上升)。票房收入雖然名義在增加——從2000年到2009年上升,從2009年到2015年保持穩定,但票房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票價上漲。有些人將票房銷售額下降歸因於價格上漲,但電影票價每年3-4%的價格漲幅與其他商品一致。根據數據顯示,美國通貨膨脹調整後的電影票價從1960-2013年沒有特別大的波動,那門票銷售額下降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數據表明,觀影次數與人均GDP之間沒有相關性。但是觀影次數和經濟衰退還是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一般在經濟衰退發生的第二年,人均觀影次數會有上升。對此,一般的經濟學解釋是在經濟危機中,電影業一般會呈現繁榮景象,因爲人們一般會減少其他比較昂貴的娛樂活動,比如旅遊,度假,而電影消費相對低廉,又可以給人們創造逃離現實的海市蜃樓,所以自然成爲娛樂生活的首選。但在2002年以後的十多年間,人均觀影次數以每年2.7%的速度穩定下降,無論經濟是好還是壞。

  到了今天,好萊塢完全在走兩個極端:要麼爲了票房,選大IP、大明星、大製作;要麼爲了拿獎,怎麼高冷怎麼來

  一個非常可能的原因是:好萊塢的原創性和藝術性在2002年之後都在日漸減弱。讓我們看看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美國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其中排名第二、三、四、六、八、九的都是正兒八經的續集。第一名的《黑豹》和第五名的《海神》則分別是漫威和DC漫畫的新系列開篇之作,但其中的主要角色早在之前的續集中已出現過許多次,因此也可算是續集的續集。而排名第七的《綠毛怪格林奇》則是2000年的金凱瑞的同名故事片的動畫版翻拍,也可以稱得上是比續集還續集。雖然一些原創作品如《摘金奇緣》和《波西米亞狂想曲》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通常的非原創製片邏輯繼續主導票房:2018年的最終統計中,所有非原創影片(包括同一系列、續集、前傳或重拍)在所有票房中佔比60%,而2017年的佔比是52%。

  隨着續集的泛濫,尤其是超級英雄電影的泛濫,一個直接的惡果就是商業電影的藝術性直線下降。讓我們看看1994年的美國最賣座電影,在前十名裏面,沒有一部是續集,前傳,或是同一系列的分支,一直要到第15名纔出現了《星際迷航》。而前十名中,出現了不少既叫好又叫座的片子,比如《阿甘正傳》《獅子王》《真實的謊言》《生死時速》《面具》《低俗小說》。

  在“9·11”恐怖襲擊之後,美國電影出現了微妙的變化:2002年,《蜘蛛俠》《指環王2》《星球大戰2》《哈利波特2》《黑衣人2》佔據了票房的前列,經濟衰退和恐怖襲擊的雙重打擊使得人們走進電影院,不想再次面對沉重的生活問題,而是向科幻、奇幻、超級英雄電影裏面去尋找安慰。漫威的《鋼鐵俠》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大衰退之時大受歡迎,也是同樣的原因。到了今天,好萊塢完全在走兩個極端:要麼爲了票房,選大IP、大明星、大製作,特效、3D、IMAX都加上,不管什麼藝術性,先把錢賺到了再說;要麼爲了拿獎,怎麼高冷怎麼來,至於是不是被觀衆喜聞樂見,那不是考慮的首要目標,其目標觀衆就是奧斯卡的約7000個以平均年齡60多歲的白人男性爲代表的評委。

  在好萊塢不思進取的時候,挑戰者們(Netflix,Hulu,AmazonVideo,YouTube)卻由原來的渠道轉變成內容提供商。讓我們看看在美國家庭娛樂業異軍突起的Netflix公司,這家公司成立於1997年。在2002年,其總收入是1.5億美元,到了2017年,總收入已經達到117億美元,第一次超過了這一年美國全國的全部電影票房收入(110億美元);2018年,美國的電影票房收入增長了7.4%,達到118億美元,但是Netflix的收入增長了35%,達到了恐怖的158億美元。Netflix在2018年花費了80億美元生產了700部原創影視作品,而且在電視劇的年度艾美獎中打敗了原來的行業老大HBO,獲得了最多的獎項:它已經不再是一個攪局者,而是成爲了新的行業巨頭。Netflix已經具備了替代好萊塢的潛力,這是以前電視、錄像、DVD、藍光、家庭影院從來沒有達到過的高度。

  好萊塢,如果繼續死抱着超級英雄電影不放的話,那麼其衰落必將持續,而《驚奇隊長》《復聯4》也許就不僅僅是超級英雄電影的天鵝之歌,而是好萊塢電影衰落前的絕唱。作者:陳劍(作者爲金融學博士、影評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