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的名字》主創團隊想創作的是一檔不喊口號,不走套路,從人出發,迴歸人性,踏踏實實講人的節目,讓觀衆靠近英雄、理解英雄,甚至成爲英雄。

  文/陳辰 節目製片人、主持人

  《閃亮的名字》作爲東方衛視全新推出的重點節目之一,於2019年開年播出。節目採用創新的影視化手法,通過實地走訪、情景還原等形式,用真實的英雄故事展現厚重的英雄情懷,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8集節目全部播出後,收穫CSM媒介研究55城同時段節目排名第一的成績,全國累計收看人羣1.2億人次。SMG東方衛視總監王磊卿在節目座談會上表示,正能量主旋律的節目當今依然有市場,《閃亮的名字》的成功之處在於節目從內容到形式均進行了創新和提升。

  講述新時代英雄故事

  在《閃亮的名字》誕生前,全國已有不少平臺創作過英雄題材節目。對於《閃亮的名字》團隊而言,英雄題材作品的創作既簡單又不容易。簡單之處在於每位英雄的故事都極具傳奇性,是天然的影視材料。但對於觀衆而言,英雄往往有着一定的距離感,他們只是教科書和媒體宣傳中存在的模範典型,要打破這種距離感,並不容易。

  節目組在調研時發現,中國觀衆特別是年輕觀衆對於生活中的感人故事具有極強的自發傳播力。無論是在抖音還是在朋友圈,中國觀衆對於英雄情懷的抒發是跨越時代、跨越空間的。對於中國老百姓而言,英雄情懷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火種,只是需要更多的介質來點燃和喚醒它。《閃亮的名字》主創團隊想創作的是一檔不喊口號,不走套路,從人出發,迴歸人性,踏踏實實講人的節目,讓觀衆靠近英雄、理解英雄,甚至成爲英雄。

  爲保證節目新鮮感,擺脫同類節目的套路化創作方式,節目組將《閃亮的名字》所展現的主人公限定爲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新時代英雄,通過8集節目展現他們的工作、生活以及個人命運差異,並由此折射英雄故事背後所有中國人的時代精神圖譜。

  身體力行 走進英雄內心

  策劃階段,主創團隊想到了“明星體驗英雄人生”的展示方法,同時也擔心這種模式過於流於表面,無法讓觀衆感受到節目組對英雄的真誠態度。經過多次討論,團隊一致認爲,節目核心還是要講好英雄故事。尋找英雄不僅要去他們生活的場景,尋找他們的足跡,更要尋找他們的內心世界,發掘究竟是什麼讓一個普通人做出了超越平凡的選擇,成爲一名英雄。

  經過反覆論證和摸索,節目組選擇“紀實尋訪+場景演繹”作爲《閃亮的名字》最終呈現模式,融合紀實採訪、真人秀體驗和影視劇再現等多種電視製作手法,創新節目表達方式。

  節目通過兩條線索講述英雄故事,展現英雄形象:一條是當下時空,節目組重走英雄路,訪問熟悉這些英雄的人;另一條是過去時空,由明星重現英雄事蹟。此外,節目組還以故事情節、場景道具勾連兩個時空,讓明星切實感受英雄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狀態,並將其真實還原呈現給觀衆。

  節目組對《閃亮的名字》影視部分的要求是儘量貼近真實,片中所有細節均和當事人及相關人士反覆確認,節目組希望自己做的不是影視劇加工,而是接近真實的還原。比如,演員於震在演繹“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時,發現現場準備的是一副木框眼鏡,而非郭永懷的金絲邊眼鏡,他立即指出並進行了更換。

  執行階段,每集節目均分爲紀實組和影視組進行拍攝,其中影視部分按照真人秀的節目配置進行設計,使用了8臺機位,成員由專業影視劇拍攝團隊組成。節目從開拍到開播只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每期的準備時間最多隻有2個星期,但節目組一邊學習一邊磨合,最終呈現出了具有影視質感的短片。

  從人出發 展示英雄背後的人性光輝

  在節目創作過程中,節目組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閃亮的名字》的主人公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們是父親、愛人、兒子……節目並不避諱他們的脆弱和傷痛,因爲只有承認真實人性的無限可能,才能感受到英雄的選擇多麼難能可貴。比如索南達傑的兒子說:“其實到今天我們家都很避諱談可可西里,我們非常痛恨藏羚羊,因爲是它們奪走了我們的生活。”比如桑吉輪救援四勇士說,事件結束後,家人在新聞裏看到他們的背影時,他們均矢口否認,就怕家人擔心。在節目主創看來,如果說英雄精神是人類意識文明結晶出來的鑽石,那麼與鑽石相輔相成的就是切割鑽石的創痛和遺憾。這些也是英雄形象的一部分。

  3個月時間,製作團隊的足跡遍佈十幾座城市,有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3800米的拉薩、3200米的青海原子城,也有兩天兩夜的海上拍攝經歷。惡劣的工作環境,更讓我們對英雄肅然起敬。

  第一季節目創作過程中,節目組會有一些焦慮,甚至愧疚。因爲時間有限,篇幅有限,沒能將英雄的故事以最好的狀態呈現出來。儘管播出後該節目模式得到了觀衆認可,但是如果《閃亮的名字》能夠做第二季,節目組最希望的還是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更好地打磨每位英雄的故事,能夠對得起所有“閃亮的名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