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2~3歲的時候進入語言學習的爆發時期,對語言比較敏感。這個時期的寶寶會用各種發聲方式來感受語言的魅力,寶寶大喊是出於好奇心理,感嘆自己能發出這種聲音,寶寶感覺非常有意思。這樣寶寶會比較愉悅,能夠得到快樂和滿足的感受。

  寶寶在試圖表示自己的情緒

  寶寶大聲喊話是一種表達情緒的方式,雖然是無目的的行爲,其實寶寶的內心可以通過大喊能得到比較大的滿足,因爲寶寶組織語言能力欠缺,所以非常想表達自己的情緒,那麼會急切的用喊叫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緒,如果對某一事物不認同那麼也會急切的大喊來表達不滿。

  寶寶爲了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寶寶對這個世界還比較新鮮,寶寶發現了新的事物後,一般會非常開心,這時候爲了能夠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往往會通過大喊來吸引爸爸媽媽來對其進行讚揚或鼓勵,只要有新的發現就會大喊出來。

  針對上述三種原因,爸爸媽媽要用正確的方法謹慎對待:

  1、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寶寶的大喊對於寶寶來說並不是好的表達情緒的方式。如果家長貿然或者“暴力”的方式阻止寶寶的大喊,往往會適得其反使得寶寶感到傷心甚至手足無措。家長可以用寶寶能懂的手勢告訴寶寶可以放低語調,比如手勢下壓或者食指放在嘴邊的形式告知寶寶,久而久之寶寶便自然會改掉大喊的壞習慣。

  2、家長可以用較低且溫柔的語氣和寶寶溝通,前提是瞭解了寶寶的需求之後,也可以用平和的語氣告訴寶寶,大喊的溝通方式是不受歡迎的,爸爸媽媽是寶寶的最好榜樣,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給寶寶做好示範作用。切記不能衝寶寶發火吼叫,應該平和的告訴寶寶,寶寶大喊的話媽媽沒有辦法與寶寶溝通哦!用商量的口吻來同寶寶商量。相信寶寶會慢慢的改掉大喊的壞習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