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噴氣時代後,第一代噴氣機米格-15/F-86之流都用的是後掠翼;要飛的更快阻力要小,於是二代機的米格-21、幻影FIII開始搞三角翼。

三角翼高速阻力小,但低速升力不夠,起飛滑行距離要長,低速操控性能差。在1960/70年代,火控/觀瞄系列不完善,空對地導彈昂貴可靠性差,於是洗地支援必須走低空低速,但是攻擊機要逃命必須音速。為了解決超音速飛機的對地攻擊問題,東西方設計師不約而同的搞出了可變後掠翼這套黑科技。

小後掠角升力高,用於低速起降或對地攻擊;大後掠角阻力小,用於高速巡航或逃命。此法後來還用到了戰鬥機和戰略轟炸機上。不過到了三、四代機時代,除了美國海軍鹹水的F-14外無一再採用變掠翼。

慣例是:速看版

F-111「土豚」第一種量產後掠翼

F-111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研製的超音速戰鬥轟炸機,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實用型變後掠翼飛機,主要用於夜間、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遮斷和核攻擊任務。F-111A型機於1967年交付使用。

變後掠翼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後,在F-111上得到了應用。機翼後掠角變化範圍為16°~72.5°,起飛時為16°,著陸及亞音速巡航時用26°,高低空超音速時可選用72.5°以下合適後掠角。

F-111「土豚」,這外號就知道在美空軍當中「運泥巴」的地位。

F-111B是計劃在A型的基礎上為美國海軍搞的艦載型,由格魯門公司研製,但因結構超重,性能達不到要求,加上導彈火控系統的研製也遇到困難, 1968年停止發展,只生產了幾架原型機。

美國共生產F-111各型機563架,即A到G等7種基本機型,在F-111的基礎上還研製了EF-111A電子干擾機和FB-111轟炸機,C型機賣給澳大利亞空軍使用。

F-111作為主力參加了1986年對利比亞的空襲,一架被高炮擊落;海灣戰爭中F-111也執行了幾百次攻擊任務,在夜間從中空高度發現並摧毀坦克或裝甲車。

噴火表演,是F-111當年拿來炫的傳統節目!

2011年12月2日,澳空軍在昆士蘭州的Amberley空軍基地舉行最後一批F-111C的退役儀式。這意味著從首架後服役46年的變掠翼、中遠程攻擊機F-111將退出歷史舞台。而在此之前,美軍的F-111在1996年全部退役,由F-15E替換。

蘇-17「裝配匠」東方後掠翼的開創者

1960年代初,蘇聯空軍開始發展戰鬥機的短距起降技術,希望把戰鬥機分散到各地的小機場,能提高在遭受核打擊時的生存力。為此還在當時裝備的戰鬥轟炸機蘇-7上,進行了用火箭助推器和雙減速傘的試驗,但效果有限。

於是1964年,蘇軍下達將蘇-7改進成變後掠翼的要求,1966年8月,編號為S-22I的驗證機在弗拉基米爾·S·伊柳辛的駕駛下首飛。出於可變翼系統的複雜度和使用效果的綜合考慮,蘇霍伊只把機翼的一半做成了可變的,原主起落架以內的翼段仍為固定的。後掠角在 30 度、45 度、63 度三個位置上由飛行員根據飛行狀態手動固定。

蘇-17有B、C、D、E、G等多個自用子型號,也有稱為蘇-20的猴版出口埃及、捷克、波蘭等國;還有加強猴版的蘇-22賣給了利比亞、敘利亞、秘魯。

19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中,蘇-17是蘇軍主力攻擊機之一,它在戰鬥中證明了自身的價值,具有良好的低空操控性且堅固耐用。儘管如此蘇軍還是在戰爭中損失了29架蘇-17,其中約一半毀於各種事故,另一半被各種防空武器擊落。

波蘭的蘇-17

1990年的蘇聯空軍還保有約1000架各型「裝配匠」,俄羅斯空軍的蘇-17M3參加了車臣戰爭。而隨著蘇聯解體後經濟的崩潰,俄羅斯的蘇-17機隊也隨之瓦解,到20世紀末已所剩無幾。該機現僅在一些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服役。

蘇-24「擊劍手」——蘇聯的二代變掠翼攻擊機

蘇-17隻是解決蘇聯空軍超音速對地機的有無問題,但其半截可變的設計,讓蘇聯空軍看到了改善空間。在蘇-17的基礎上,蘇霍伊很快搞出了升級版的蘇-24.

蘇-24,有點土豚斯基的味道。。。

與蘇-17的半吊子變後掠翼不同,蘇-24變後掠鉸鏈盡量靠近機身,使得可變翼段達到最大,翼下掛架可隨後掠角的變化自動調整角度。機翼16度位置用於起飛、著陸,35度位置用於巡航,45度位置用於機動飛行,69度位置用於超音速或者低空高速突防,所有位置全部手動根據飛行狀態設定。

敘利亞內戰期間,俄羅斯的蘇-24還在前線活躍,是現在為數不多能幹活的變掠翼攻擊機。

狂風——一機兩用的二代半

狂風是由英、德、義大利聯合研製的雙座雙發超音速變後掠翼戰鬥機。當年是為適應北約組織對付突發事件的「靈活反應」戰略思想而研製的。

狂風的對地攻擊型(IDS)的主要任務是近距離空中支援和戰場遮斷、縱深遮斷、海上目標攻擊、戰術偵察,而作為戰鬥轟炸機的狂風IDS可以完成任務要求,在使用空空導彈的時候也具有一定的自衛空戰能力。

狂風的截擊型(ADV) 是按照英國空軍擔負北海防空攔截任務來確定的,主要作戰目標是攔截蘇聯超音速轟炸機和蘇-24戰鬥轟炸機等對空中格鬥性能要求不高的目標。與IDS型相比,具有更好的爬高率和加速性能,能攜帶更多的電子設備,內部燃油量也增加了 10%。

狂風IDS型,裝備英、德、意和土豪沙特,生產了795架。ADV型裝備英國和沙特,生產 197 架。狂風還有電子型(ECR),生產了51架裝備法國和義大利。到2000年以後,隨著歐洲合作的颱風戰機入役,英、德、意和沙特的狂風基本被颱風取代。

當年「馬赫谷」練習突防的狂風

採用可變後掠翼,平衡了攻擊機起降距離短、對地攻擊的超控性與高速逃、命躲攻擊避之間的需求。在攻擊機上用爽了,東西方的設計師都還把它搬到了戰鬥機和轟炸機上,這部分的內容待續。

衍生閱讀:

蘇霍伊設計局:俄羅斯的驕傲

羅羅:歐洲航空動力核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