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市場誰強勢?毫無疑問,非工業大麻板塊莫屬。

  上週表現異常搶眼的工業大麻板塊在本週繼續發酵,週一(25日)工業大麻概念再度出現漲停潮,包括順灝股份、東風股份、紫鑫藥業在內共計超過10只概念股漲停。

  27日走勢

  工業大麻概念股的代表之一,同時也是“醫用大麻二酚(CBD)”的代表品種的順灝股份、誠志股份開年來更是分別上漲了377.72%和136.05%。

  工業大麻概念股股價表現氣勢如虹,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被貼上了工業大麻概念股標籤。

  根據平安證券行情軟件提供的數據,目前A股市場的工業大麻概念股已經擴充到了28只。

  爲“麻“瘋狂

  然而,工業大麻概念市場概念炒作卻是魚龍混雜。

  被冠予工業大麻概念股名號的恆天海龍,截至3月27日已經連續實現5個漲停板。

  對於恆天海龍的工業大麻概念,市場給出的理由是,其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大麻研究中心高值特種生物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組織單位。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27日聯繫恆天海龍,其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公司沒有工業大麻概念,公司與雲南農科院經作所大麻研究中心也沒有關係。”

  恆天海龍大股東興樂集團眼下麻煩纏身,其所持佔公司總股本23.15%的2億股悉數被司法凍結,並且遼寧省高級法院已經判決興樂集團需償還欠款20.398億元,而目前興樂集團所持市值僅爲10.86億元。

  而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的金鷹股份在23日也特地出了一份風險提示稱,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是麻、毛等紡織機械設備的製造與銷售,與工業大麻概念並無關聯。

  然而,金鷹股份仍然在25日漲停。網民們戲稱,公司出澄清公告說我們不是大麻,而股民們的反應是:“閉嘴,你有”。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主業是生產天麻的昆藥集團。因爲主營業務帶“麻”字,股價已經在16個交易日內上漲60.89%。

  國家禁毒委發聲:從未批准工業大麻醫用和食品添加

  對於市場瘋狂追逐的工業大麻概念,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日前下發通知警示,我國目前從未批准工業大麻用於醫用和食品添加,各地要嚴格遵守規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爲了防止國內工業大麻應用概念被混淆視聽、形成錯誤印象,近日,公安部禁毒情報技術中心毒品實驗室副處長花鎮東等人,亦就工業大麻應用相關規範要求進行了公開解答。

  花鎮東指出,聯合國國際麻醉品管制局近期給各成員國政府發函,再次重申了《經1972年議定書修正的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將工業大麻種植的用途限定於纖維質和種子,其他用途的大麻種植均被排除在外。

  花鎮東表示:

  “現階段,我國並未批准任何醫用大麻的種植,也未批准任何含有四氫大麻酚等活性大麻素成分的藥物上市。”

  花鎮東表示,與四氫大麻酚不同,大麻二酚無精神活性,因此未被列入國際禁毒公約附表和我國麻醉藥品目錄,不屬於管制毒品,但這並不意味着用於提取大麻二酚的大麻能未經許可或通過工業大麻許可進行種植。

  在我國部分地區允許種植的工業大麻是通過科學篩選培育出的整株四氫大麻酚含量在0.3%以下的大麻品種。但提取大麻二酚時,一般使用的是活性大麻素含量較高嫩葉和花苞,提取過程中產生的四氫大麻酚含量往往高於0.3%。

  花鎮東指出:

  “即使種植的是工業大麻品種,但用於提取大麻二酚時,相關企業仍需按照毒品大麻的管制要求進行申請,獲得批准後方可進行生產。”

  公安部禁毒局政策法規處處長李曉也表示,依據聯合國《1961年公約》和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精神,除爲獲取纖維質和種子的工業大麻外,其他用途的大麻植物均屬於管制範圍,必須得到主管部門的批准方可種植,且種植企業需按年度種植計劃進行種植,並定期報告種植情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資料發現,我國對工業大麻的監管非常嚴格,截至目前爲止,我國擁有工業大麻種植許可的企業約30餘家,但獲得花葉加工許可的企業僅爲漢素生物、漢康生物、漢木森、拜歐生物等4家企業。

  而綜合各券商研報資料,我國工業大麻花葉加工提取的大麻二酚,2017年底的市場規模爲4.48 億元,預期2024年市場規模爲18億元。這樣的預期市場規模,僅相當於A股一家中等規模的上市公司的年營業收入。

  業內人士:通知將利好現有的工業大麻概念股

  國家禁毒委員會的通知把今天天強勢漲停的順灝股份一度嚇得打開漲停,但是隨後又封漲停。

  業內人士分析,雖然通知工業用大麻限於纖維和種子,其他用途的種植排除在外,但是由於國外對工業大麻的強勁需求,讓“醫用大麻二酚(CBD)“的生產者並不因此而停工,反而會因爲限制了其他進入者,使得現有的工業大麻的生產商更加受益。

  圖解:工業大麻是如何火遍全球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覺得好看,點這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