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唐探1》的观众应该对影片的篇首语印象深刻:「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是出自《周易》的一句系辞,文化界也有著诸多的解释,但是在《唐探1》当中,这句话的含义被表现为平衡之道,所谓正邪相互对抗与依存,刘昊然饰演的秦风与王宝强饰演的唐仁之间体现的也是这种平衡关系。而在《唐人街探案2》中,这种关系得到了一个有效的延续,并得到了发散性的成长。《唐探2》的篇首语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讲述的是宇宙诞生的本质,在内丹学上却是直指修行大道的本源。世界的宗教有很多,但大部分的宗教却将神与人之间隔离出了一个天然屏障,而道教则不然,道教将人与神的关系具象出了一个修行通道,即人可以通过修行(内丹、外丹等),完成由人到神的转变,而这也正是凶手舍其他宗教而独独追寻道教的最主要原因。

回归到影片当中,与以善为标签的侦探二人组为敌的,是以恶为标签的连环杀人案凶手及以顺势而为为标签的神秘男子Q。出于对「道」的理解,凶手认知了自己的处境并开始举起屠刀,此为起心动念,即为「道生一」;出于恶的降临,善也随之诞生,侦探二人组再度会和,开始介入案件,阴阳相持,此为「一生二」;善恶之间的对抗关系正式建立,而在对抗关系当中则再诞生顺势而为的中立者,即太极点成立,此为「二生三」;至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卷入这组关系当中,并收到双方对抗的「气」的影响,此为「三生万物」。

当然,以上只是站在剧情角度上对这句话的概括,但是抽离到剧情之外,所谓「道生一」理论,其实是导演陈思诚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抽象还原。自古以来,善恶是非都是现代人著力想要解答的问题,但「为善的受贫穷又寿短,作恶的享富贵又延年」这种事发生的多了,也让很多人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影片中的凶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恶人,但你要说他不善,那也肯定是有失公允。这就要说到「三生万物」的下一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也就是秦风反驳凶手时候引用的语录,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在阴阳二气(矛盾双方)的相互激荡下诞生的,从而在根源上否定了「神」的存在,也难为凶手只背了前面几句,没记住后面的了。既然万事万物的诞生是阴阳二气的相互激荡,那么善恶作为后来出现的概念,其实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说到这其实能感觉到导演陈思诚的一点私心:「神」是不存在的,那么建立在因果体系上的善恶报存在与否也值得商榷,未必是行善的积德,作恶的受损,而是大家在社会中生活,互相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以此推动的人类社会逐步向前发展,角色的行为分善恶,而角色本身是没有善恶属性的,正如《唐探2》中的唐仁,虽然站在了善的立场,但行的却不是什么美事;凶手虽恶,却有著救人之实一般,一切只缘「道生一」,之后发生的事情皆是顺理成章。

《唐人街探案2》首日票房3.4亿,而从目前的观众口碑来看,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相信后面会有更大的几轮爆发,亦期待《唐探》系列第三部《东京篇》能够尽快与观众见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