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唐探1》的觀眾應該對影片的篇首語印象深刻:「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這是出自《周易》的一句繫辭,文化界也有著諸多的解釋,但是在《唐探1》當中,這句話的含義被表現為平衡之道,所謂正邪相互對抗與依存,劉昊然飾演的秦風與王寶強飾演的唐仁之間體現的也是這種平衡關係。而在《唐人街探案2》中,這種關係得到了一個有效的延續,並得到了發散性的成長。《唐探2》的篇首語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講述的是宇宙誕生的本質,在內丹學上卻是直指修行大道的本源。世界的宗教有很多,但大部分的宗教卻將神與人之間隔離出了一個天然屏障,而道教則不然,道教將人與神的關係具象出了一個修行通道,即人可以通過修行(內丹、外丹等),完成由人到神的轉變,而這也正是兇手舍其他宗教而獨獨追尋道教的最主要原因。

回歸到影片當中,與以善為標籤的偵探二人組為敵的,是以惡為標籤的連環殺人案兇手及以順勢而為為標籤的神祕男子Q。出於對「道」的理解,兇手認知了自己的處境並開始舉起屠刀,此為起心動念,即為「道生一」;出於惡的降臨,善也隨之誕生,偵探二人組再度會和,開始介入案件,陰陽相持,此為「一生二」;善惡之間的對抗關係正式建立,而在對抗關係當中則再誕生順勢而為的中立者,即太極點成立,此為「二生三」;至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被捲入這組關係當中,並收到雙方對抗的「氣」的影響,此為「三生萬物」。

當然,以上只是站在劇情角度上對這句話的概括,但是抽離到劇情之外,所謂「道生一」理論,其實是導演陳思誠對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的一個抽象還原。自古以來,善惡是非都是現代人著力想要解答的問題,但「為善的受貧窮又壽短,作惡的享富貴又延年」這種事發生的多了,也讓很多人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懷疑。影片中的兇手,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惡人,但你要說他不善,那也肯定是有失公允。這就要說到「三生萬物」的下一句:「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句話也就是秦風反駁兇手時候引用的語錄,老子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在陰陽二氣(矛盾雙方)的相互激蕩下誕生的,從而在根源上否定了「神」的存在,也難為兇手只背了前面幾句,沒記住後面的了。既然萬事萬物的誕生是陰陽二氣的相互激蕩,那麼善惡作為後來出現的概念,其實本質上是沒有意義的,說到這其實能感覺到導演陳思誠的一點私心:「神」是不存在的,那麼建立在因果體繫上的善惡報存在與否也值得商榷,未必是行善的積德,作惡的受損,而是大家在社會中生活,互相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以此推動的人類社會逐步向前發展,角色的行為分善惡,而角色本身是沒有善惡屬性的,正如《唐探2》中的唐仁,雖然站在了善的立場,但行的卻不是什麼美事;兇手雖惡,卻有著救人之實一般,一切只緣「道生一」,之後發生的事情皆是順理成章。

《唐人街探案2》首日票房3.4億,而從目前的觀眾口碑來看,這才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相信後面會有更大的幾輪爆發,亦期待《唐探》系列第三部《東京篇》能夠儘快與觀眾見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