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伊朗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僞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從這個世界的歷史上來看,都是經歷了從神權到人權這樣的一個過程,古代的帝王之所以能夠統治國家,也是依賴於百姓對於神的畏懼。在如今的社會當中民選已經成了大勢所趨,但是也有國家例外,比如伊朗在走倒退的路,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確立了神權制。因此出現了十分奇怪的一個現象,伊朗並非是由總統管理的,而是由最高領袖決斷的,而這個領袖一開始是霍梅尼,如今是哈梅內伊。

  霍梅尼通過伊斯蘭革命確立了自己的領袖地位,爲了能夠確保這場革命的延續下去,因此他當時規定下一屆領袖必須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馬爾賈或者阿亞圖拉。馬爾賈和阿亞圖拉代表的是教士的一個等級,在當時總共有6個等級,依次是毛拉、烏萊瑪、霍賈特伊斯蘭、穆智臺希德、阿亞圖拉和馬爾賈。只有達到最高級別的兩個位置纔有資格被選爲領袖,而哈梅內伊在當領袖之前才處於第三級,根本沒有任何資格當領袖。可是讓人奇怪的是,霍梅尼在臨死前推翻了自己制定的這個憲法,選了哈梅內伊當繼承人。這是爲何?其實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是因爲當時的準繼承人背叛了他,在當時霍梅尼是準備把領袖位置給阿里·蒙塔澤的。蒙塔澤是屬於教士的第二級,在當時很有威望,而且學識淵博,本來霍梅尼對他賦予了厚望。可是蒙塔澤在看到底層百姓的痛苦之後決定推翻這個制度,建立一個自由的國度,這種做法等同於反對霍梅尼,因此直接被摘取了繼承人的桂冠。

  第二點是哈梅內伊這個人很有影響力,他雖然等級不高,但是身邊卻聚集了一大批的精英教士。除此之外,他還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中有很高的威望,霍梅尼無論是要招攬精英,還是管控軍隊都是需要考慮一下哈梅內伊的。霍梅尼當時考慮到,如果選擇其他人選上臺的話,估計哈梅內伊也不會同意,到時候可能會出現內戰的情況,自己的心血就毀於一旦了。

  第三點是兩人的思想差不多,哈梅內伊是一個保守派,他對於教令是堅定不移的支持,他認爲領袖是至高無上的,因此對霍梅尼忠心耿耿,這點深得他的喜愛。因此,霍梅尼認爲只要哈梅內伊上臺的話,自己之前的努力就不會白費,因此在臨死前提高了他的等級,並且還把憲法給改了。

  當時的很多教士都不滿這種做法,甚至打算通過武力的方式來解決,不過軍權主要是掌握在了哈梅內伊和霍梅尼手中,因此難以掀起風波。等哈梅內伊坐穩了領袖位置之後,他開始肅清當時反對的這些人,從而鞏固了自己的勢力。不過,現在哈梅內伊也老了,下一任又會是誰呢?伊朗的權力還能平穩過渡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