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雨晴 深圳報道

經歷了2016年VR產業的喧囂,大眾對於VR的疑問紛至沓來。遍地開花的VR線下店建立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但硬體、內容、交互、性價比仍不盡人意,高端VR設備的普及依舊遙遠。面對未來5至10年的窗口期,如何在降溫的市場持續突破,成為巨頭們的嚴峻課題。

3月27日,HTC舉辦2017 Vive生態圈大會,並宣佈與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成立虛擬現實研究院。除了基礎研究,HTC Vive加緊跑馬圈地,在產業鏈的商業化上進行更多嘗試。HTC 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說道:「2017年是VR翌年,也是生態擴張年。主流流娛樂行業開始擁抱VR,這將使VR的認知度及接受度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而整個VR行業都在尋找新的收入來源及分發渠道。」

生態圈、垂直應用成為VR巨頭擴大市場的兩大關鍵詞。VR依靠行業應用,或許可以很好地在To B端做好商用,但要在To C端有所斬獲,VR產業還要跨越不少門檻。

四大主線

在推出Vive設備一年內,獨立運營的HTC Vive迅速搭建起四大業務板塊,分別是硬體頭顯、孵化VR創新企業的Vive X加速器、應用分發平臺Viveport和內容部門Vive Studio,在當天的大會上,每一項業務都有新的內容,可見HTC在VR領域野心勃勃。

業內普遍認為VR是HTC正在進行的一場「豪賭」,雖然HTC虛擬現實新科技部門副總裁鮑永哲一再強調手機仍是HTC非常看重的業務,並且澄清上海工廠的關閉與VR部門並無關聯,但是HTC押寶VR產業、期待VR超越手機的意圖十分明顯。

從業務線的進展來看,HTC首先以深圳為基地,研究院將與美國團隊協同合作。據悉,研究院將圍繞電腦視覺、半導體、神經科學等VR相關的核心技術進行鑽研。

其次,在硬體基礎上,Vive為了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和技術公司,新增了盈利模式和合作方式。Viveport M(移動端的應用分發市場)與六家VR眼鏡盒子生產廠商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眾所周知,深圳的各類眼鏡盒子銷量在去年達到千萬級別,可以轉化為Vive的潛在移動VR用戶。對於開發者而言,僅僅增加用戶數量並不夠,新推的Vive VR廣告服務及Viveport SDK將使品牌商以VR的廣告模式觸達消費者,並讓開發者以應用內支付模式及多樣化用戶服務實現盈利。汪叢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按照行業慣例,我們和開發者的分成是3:7。」

而在一直短缺的內容方面,HTC開始與影視巨頭進行合作,牽手華納兄弟,圍繞以虛擬現實為主題的電影《玩家一號》進行獨家戰略合作。《玩家一號》由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執導,將通過影院與家庭娛樂渠道發行,Vive將成為其所有VR內容製作以及線上線下推廣活動的獨家VR合作夥伴。至於影片最終的播放形態,目前尚不明確。

生態圈中還有一大關鍵點便是如何切入下游的垂直領域,HTC著重發力三個主要領域分別是娛樂、教育與企業級應用。娛樂方面,除了《玩家一號》之外,HTC還和國美簽約VR影院的合作,為其VR影院提供技術支持。教育方面,HTC還和威愛教育一同在貴州嘗試用VR技術進行授課、實訓、科研等項目。

按照四條主線的邏輯,對於競爭對手Oculus較難進入的中國市場,HTC大舉擴張。而在日韓、新加坡、泰國等地區,HTC也在加大合作力度。但是僅從去年的硬體銷量來看,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索尼在PC端的VR設備領域出貨量排名第一,為75萬臺。

生態圈比拼

在Vive看來,2017年將是虛擬現實設備進入消費市場的突破年。相對於Facebook關閉線下體驗店,HTC可謂激進。核心VR技術、HTC的製造工藝、深圳政府的支持都為HTC的進一步擴張做了鋪墊。

但是,Facebook在生態圈的建設方面同樣不可小覷,美國大本營的消費人羣和接受程度都較高,Facebook和三星在移動VR方面的聯手也增強了版圖。具體來看,Facebook在硬體、社交、視頻、應用商店等方面均有佈局,並且收購了多家手勢識別公司、計算機視覺公司,以及VR音效公司和遊戲網路引擎公司。

2016年2月,Facebook成立了社交虛擬現實團隊,專為VR設備開發下一代社交應用。同年10月,Facebook收購的Oculus 開發了VR 社交服務 Avatar,用戶可設計專屬虛擬形象,模擬真人互動;此外,Oculus 還通過 Social Alpha 應用為三星 Gear VR 提供通信、社交功能。而在設備的性價比上,Facebook似乎更願意做出嘗試,近期公佈了降價消息。

另兩大硬體巨頭三星和索尼則攻佔細分市場,移動端設備Gear VR在三星手機的帶動下出貨量達百萬臺級別,也投資了追蹤技術公司和VR電影工作室;索尼憑藉著遊戲主機的基礎迅速地在遊戲圈擴張。同時,谷歌、微軟等在去年加大了進軍VR領域的腳步,推出硬體、開放平臺。而國內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公司也紛紛在原有的生態上加入VR元素。

從VR設備的應用來看,目前仍集中在娛樂領域。在海銀資本創始合夥人、Frost Sullivan中國區首席顧問王煜全看來:「遊戲是一個強需求,VR 行業的大發展依然需要依靠遊戲。在硬軟體不夠完備的時候,通過巧妙的遊戲構思,依然可以用遊戲引爆相關的技術領域。」

除了遊戲外,教育、醫療則是VR公司切入較多的垂直應用。對於各項技術較為分散的VR產業,5G技術、光場技術、計算能力等都需要不同的公司進行解決,如何將夥伴們籠絡到自身的生態圈,顯得尤為重要。

眼下,VR寒冬論開始流行,投資和創業的虛火正在逐漸褪去。汪叢青告訴記者,前幾個季度,VR領域的投資金額還在增加,現在不論是投資方還是公司都更懂行,人才更加聚集。

(編輯:黃鍇,郵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