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羽

導語

作為互聯網媒體及娛樂龍頭,時代華納可謂蒸蒸日上,家大業大,堪稱娛樂帝國,突然一下子就出售給 AT&T ,其背後的原因及併購邏輯何在?

10月22日晚上(紐約),AT&T 正式宣布雙方公司董事會達成協議,將以美股 107.5 美元的價格收購時代華納,交易總額達到 854 億美元,成為 2016 年乃至全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併購案。

這讓業內震驚,同時,也讓更多的科技及互聯網人士開始迷茫,時代華納作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互聯網時代媒體與娛樂公司,曾為更多的互聯網新媒體做出了榜樣,而如今選擇出售,其背後的相關隱情何在?

驚人的併購案背後另有隱情:美國傳統媒體生存堪憂

時代華納,作為美國一家跨國媒體企業,成立於1990年,總部位於紐約。其事業版圖橫跨出版、電影與電視產業,包括時代雜誌、體育畫報、財富雜誌、生活雜誌、特納電視網、CNN、HBO、DC漫畫公司、華納兄弟、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媒體皆為旗下事業。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381名。

AT&T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是一家美國電信公司,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創建於1877年,曾長期壟斷美國長途和本地電話市場。

此次交易並不複雜,相關資料顯示收購將以半現金半股權的形式完成,其中,收購將採用一半現金加一半股權的方式,每股107.50美元,較時代華納21日的股市收盤價高20%。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AT&T 為完成此次收購,將會分別向摩根大通和美林銀行貸款 250 億美元和 150 億美元,形成共計 400 億美元的過渡性融資。

然而,帶給更多人的則是震驚——作為互聯網媒體及娛樂龍頭,時代華納可謂蒸蒸日上,家大業大,堪稱娛樂帝國,突然一下子就出售給 AT&T ,其背後的原因及併購邏輯何在?

一則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彷彿透露了點資料:近年來,美國政府對新聞媒體的補貼已降至近40年來最低水平,即從1970年的40億美元削減到了目前的17億美元。這將嚴重威脅到美國報紙、期刊、電視媒體未來的生存。

資料顯示,隨著互聯網的崛起,在美國尤其是Facebook及Twitter的崛起,美國堅守傳統媒體的報紙、電台甚至早一批的互聯網媒體都開始受到衝擊——資料顯示,在美國,這個時間為從2011年和2012年開始,社交媒體的出現就改變了新聞的整個產業鏈。

「目前,紐約時報還很難說是轉型成功」,一位美國同行曾對中國媒體表示,因此,對於中國媒體的啟示而言,時報乃至整個美國媒體,還沒有找到一個成功的轉型模式和標榜典範。

因此,對於媒體及娛樂具體時代華納來講,與期面對迷茫的未來,還不如早日找到靠山生存下來。

AT&T 與時代華納抱團的背後:一個時代的結束 中國的併購潮也將來臨

相關資料顯示,對AT&T 與時代華納的合併,一個合理的解釋為: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時代華納旗下的 HBO、CNN 等新聞媒體、電視台都紛紛拓展線上業務,允許消費者通過訂閱,下載移動 app 等方式觀看高質量內容,並以此推送廣告或收取訂閱費實現盈利。不過想讓觀眾能夠觀看更多的劇集和新聞資訊,獲取更多廣告收入,時代華納還需要有高質量的網路作為支持,AT&T 有能力提供這樣的後台。恰好 AT&T 近年來正在布局影音領域,在去年以 500 億美元收購了 DirecTV。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二者合併之後,巨無霸納將從網路的源頭來控制整個互聯網的走向,比如提供高質量的網路服務。

然而,這樣就能扭轉頹勢嗎?

雖然對於二者的合併,資本時代給予了肯定,截至周五收盤,時代華納股價上漲8%,至89.48美元,AT&T股價下跌3%,至37.49美元。

然而,從長久來看,GPLP君並不看好這起交易。

傳統媒體運營的本質是內容輸出,對於用戶的互動很少,而在社交媒體及Twitter崛起的背後,包括維基百科的誕生,則是新一代年輕人對於自由以及互聯網精神的追求,屬於人性解放及消費升級的部分,無論二者怎麼整合業務,其思維不變,今後的路也將堪憂。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時代結束了,而新時代已經來了,我們可以由用戶及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得出結論:據美國調查公司Niche調查美國7000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習慣,在美國新一代當中,使用電視的頻率並不高,大家普遍熱衷於社交軟體,甚至Facebook在很多人眼裡都有點過氣,而大學生等最流行的社交軟體則Snapchat、LinkdIn、Yik Yak、Tumblr、Vine、Pinterest、Periscope、Kik、Whatsapp,Viber,Skype等社交軟體及媒體,包括通話方式。

而且,隨著這波人的成長,再過五年之後,相信這些應用還將廣泛及成熟。因此,對媒體及娛樂具體時代華納,甚至包括AT&T而言,其影響還將加劇。

當然,這對於中國的傳統媒體轉型及互聯網發展也將產生重大影響,或許不久以後,在互聯網的衝擊,中國媒體之間的併購潮也將來到。

GPLP近期原創熱文推薦:

騰訊投資那些人和事:投出190億美金的前掌門人居然賣過自行車

由百度及百度投資看百度戰車致命的硬傷——決策和流程

張銳身後未了之事:他持有的春雨醫生股權怎麼辦?

誰導致了春雨醫生張銳們的死亡?

創業者常識:投資人為什麼要坑創業者

堪比娛樂圈 曹雲金郭德綱大戰的投資圈版本

VC奇葩秀之四:三個案例談GP的職業道德 誰信誰是傻子

2%的管理費,20%的分成時代是否到了該終結的時候?

「理性投資,成熟創業。」歡迎關注GPLP微信公眾號,搜索「gplpcn」、個人微信號"gplp88"?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