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巴魯後方盲區監測預警系統

[ 測試車輛 ] 售價15萬~50萬元不等。後視鏡盲區監測/警示系統如今在很多車上都裝載,為了測試區別,選了不同價格的車型。

[ 測試環境 ] 分別選擇市區擁堵的低速區,以及時速可達100km/h以上的高速區域,看看盲區警示系統在不同車速下的靈敏度。

實測結果一:有聲無聲有講究

  這一次我們主要測試的,是後視鏡盲區監測/警示系統。顧名思義,它主要是側向來車的檢測。

  首先上場的是全新RAV4 2.5L尊貴版,測試很順利,在黃埔大道和華南快速路等不同道路測試時,該車型後視鏡盲區監控功能猶如一隻靈敏的「小狗」,當其他車輛靠近它的時候,該側車外後視鏡上的指示燈會一直閃爍,以警示開車的人小心行駛。不過,無論靠得多近,甚至是嘗試輕打方向盤,做出強行併線動作,都沒有發出聲音,這讓車天下君略感遺憾。所幸,如果在盲區內有車輛時,即便是咱們打轉向燈想併線時,RAV4的車外後視鏡上的指示燈仍一直閃爍,提示駕駛員注意安全。不過,最終讓車天下君給RAV4盲區監測系統打高分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系統「激活」的車速要求不高,只要16km/h即可,就是在擁堵的黃埔大道上,它隨時給予提醒,如此一來,咱覺得它不出聲也是挺好的,不然會很吵。

  測試車型當中,同樣不會吵的,還有雪鐵龍C4世嘉、福特銳界、雷克薩斯NX等車型,對盲區內的車輛感應非常靈敏,當我們駕駛車輛將要變換車道,而側後方雷達同時感應到有車輛進入後視鏡盲點區域時,外後視鏡上的指示燈就會閃爍,提醒駕駛者注意後車。

  至於我們最後測試的奧德賽,雖然也採用了後視鏡黃色標識亮燈提醒,但如果駕駛者此時打開轉向燈仍欲強行併線,車輛還是會發出提示音。這點上,車天下君給他加一分。

實測結果二:「激活」車速不一樣

  在測試當中,匠承君留意到,不同品牌設定的盲區警示「激活」車速的要求不盡相同。在被譽為「安全之車」的沃爾沃XC60上,車天下君再度體驗了一把「低速」(低於30km/h)也有盲區警示的好感,甚至於在匠承君要在盲區有車的情況下仍要併線,或者與側向車輛距離太近,沃爾沃XC60都會發出蜂鳴聲,並在中控臺的擡頭系統中,發出紅色警示。而且,沃爾沃XC60最讓車天下君倍感好感的是,盲區紅色警示燈設置在兩邊的車內A柱內側上,駕駛員不需要費勁,紅色警示燈就在視野範圍內清晰看見。類似這樣將紅色警示燈放在A柱上的,還有全新軒逸,在這樣一款10萬元的車子上,搭載了BSW變道盲區預警系統很讓人驚喜,要知道如福特、科魯茲等都是高配車型才會有。而且,軒逸這套系統的提示可謂「無處不在」,一經發現車輛進入盲區,BSW變道盲區預警系統就開始工作,通過儀錶盤的TFT顯示屏、提示燈、提示音進行預警,能有效降低變道盲區碰撞風險。不過呢,以上這些提升好感度的安全警示效果,全新軒逸需要在車輛行駛速度>32km/h時才會「激活」。

> 全新軒逸搭載了BSW變道盲區預警系統很讓人驚喜,要知道如福特、科魯茲等都是高配車型才會有。

實測結果三:對人或非機動車未必有反應

  多少距離內,盲區監測會起作用呢?車天下查閱了數據發現,RAV4盲區監測的監測區域,車尾部後方最遠3米範圍內,前方最遠1米範圍內,車側部則是0.5米到3.5米範圍內——這也是大部分測試車型中,對盲區監測範圍的限定。

  譬如,我們在測試全新一代科魯茲配備側盲區智能警示系統中,發現它能精準探測車輛兩側3米及後方3米範圍的路況,超過3米外的基本無警示,這個系統同樣在邁銳寶上有所體現。

  雖然前面說了一堆後視鏡盲區監測對側向車輛的監視很給力,但是車天下君還是發現,在車輛行駛時,這個系統對於騎著單車慢悠悠從車子旁邊路過、牽著小孩在車旁慢悠悠走過的各路行人,不一定都有警示反應。如車天下君多次駕駛沃爾沃XC60和福特銳界在廣州大道上最右側車道行駛,旁邊的單車和行人多次「擦肩而過」,而後視鏡盲區監測系統「全然無動靜」。這種現象在其他車上也發生了。

> 沃爾沃XC60盲區警示的紅色警示燈設置在車內A柱內側上,駕駛員不需要費勁,紅色警示燈就在視野範圍內清晰看見。

  在諮詢了多位廠家技術人士後,匠承君纔有所感悟,後視鏡的盲區監測/警示系統,不如說是「來車預警系統」,多是在雷達掃描的範圍加上了電腦對來車速度的識別,因此才對車輛有所感應,如果來車速度比本車快,就會有黃點閃爍提示注意。至於盲區內的單車、行人,普遍車速比駕駛車輛還慢,後視鏡上的感應系統自然無法起作用,這類盲區內的「物體」就需要依靠其他安全系統如行人來提醒。譬如有些車型上搭載的行人預警系統,就是將利用安裝在擋風玻璃上的攝像頭來識別行人、騎行者及其他道路使用者。

>銳界盲區監測對盲區內的車輛感應非常靈敏。

測試後記:不宜過度依賴

  在測試後視鏡盲區時,匠承君隨機採訪了不少車主。車主居然有兩種意見:有一兩個剛提車的車主覺得,實在是個「雞肋」功能,然而很快被其他體驗過一段時間的車主「否定」了——非常實用,而且有依賴性。「已經成功提醒我,讓我避免了很多次併線危機了。」其中一位車主是這麼說的。有車主甚至感嘆,這個功能常常是「頂配車型纔有,太可惜了。應該成為標配才對。」不過,匠承君也發現,這個功能的出現,也讓很多車主養成了不喜歡打轉向燈的壞習慣,因為他們習慣性認為——沒有警示就意味著盲區無車,可以放心變道。當然,即便有了這項後視鏡盲區監測/警示功能,記者還是提醒各位車主,每次上車都要調好後視鏡,畢竟後視鏡盲區監測/警示功能只是輔助,只有你的「肉眼」和系統共同監視路況,纔是最安全的駕駛方式。而且,要注意的是,變道時,一定要打轉向燈,建議最好等轉向燈亮3次以上才開始並道,因為這樣後車纔有充分的準備時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