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教會之前

我對媽媽有很多誤會

比如說: 

媽媽都不了解我!

媽媽都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媽媽一點都不知道怎麼愛我!

媽媽根本不知道我要的是什麼!

 

然後就繼續抱怨...:

為什麼我要生在這個家庭?

為什麼我媽要那樣子做?別來煩我!

為什麼別人家的爸媽都那麼好?

...

 

來到教會學習到 神的愛之後

我才漸漸瞭解父母的愛是什麼:

在父母眼中

好像孩子不管年紀多大都是孩子

父母的愛是無條件地付出

無條件地關心

而且是不求回報的

 

過去我不了解

所以常常誤會媽媽的愛

也不懂得站在媽媽的立場去思考她對待我的方式

常常埋怨及討厭

就像媽媽說的  

只有到需要老媽的時候才會對她好聲好氣 ㄎㄎ

不僅鮮少打電話回家

也不太想跟媽媽共度佳節

因為覺得會很麻煩

不習慣溫馨氣氛的我

也不想假新惺惺地跟媽媽說我愛您

 

這一切都已成過去...

 

現在在台北打工的我

會記得要一個月跟媽媽通幾次電話

關心她的生活

關心她過的好不好

跟媽媽聊聊天

也讓她對我的食衣住行感到放心

一個月一次會回家看看媽媽 陪陪媽媽

母親節時會想回家陪媽媽一起度過

中秋節時也會想回家陪媽媽團圓

更不用說其他春節 聖誕節等等

 

現在的我真的變得跟過去很不一樣

我希望能更多陪伴媽媽

我不要讓媽媽老年還要被看護照顧  孤身一人度過

就像鄭明析牧師教導我的:

不管是年紀大的奶奶、年紀大的媽媽,不要總是跟他們疏遠,要常常跟他們講話,像愛人一樣扶持他們,跟他們講話才行。這樣他們才能活得久,這就是良藥,就是補藥。我認為與其讓他們戒指戴滿手,或是給什麼禮物,都不如跟他們講講話,這就是盡子女最高之道的一種精神上的禮物,也是最理想的禮物。

愛如果被當成是義務,就不是愛了。因為愛、因為喜歡,所以愛,這才是愛。

 

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不是嗎?


希望我們都能一起用愛陪伴自己的父母
也讓這份愛在社會中流傳出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