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陰霾呼喚中國靈活金融外交

2010-10-28 07:34

貨幣戰爭陰霾呼喚中國靈活金融外交

劉 濤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韓國慶州會議前後,「貨幣戰爭」一詞突然不脛而走,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熱點。而G20成員國也一致鄭重承諾,將「剋制本國貨幣競爭性貶值」,不打所謂的「貨幣戰爭」。

儘管「戰爭」兩個字聽上去嚇人,但許多中國人內心未必相信真會有所謂的全球「貨幣戰爭」或「匯率戰」爆發,在他們看來,這充其量不過是後危機時代隨風即散的一陣陰霾罷了;需要花時間去考慮的,還是如何應對貿易摩擦和反傾銷這些老麻煩。

不過,這很可能低估了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嚴峻外部政治和經濟形勢。一方面,G20本身是一個形式鬆散的國際組織,其決議最多隻具有「軟法」性質,缺乏類似WTO那樣的強制性爭端解決機制,這削弱了各國不打「貨幣戰爭」承諾的可信度。

另一方面,金融危機過去不久,隨著各國經濟復甦進程和貨幣政策調整的不同步,各國匯率短期內起伏不定在所難免,一些暫時幹預措施也實屬正常。但如果加上一些國家和國際媒體或有意、或無意的大肆炒作和過度渲染,那麼,一場「自促成」(self-fulfilling)的「貨幣戰爭」或將一語成讖。而中國無疑會成為漩渦中的主角之一。

事實上,剛剛結束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只不過是一個前奏,在11月中旬的G20首爾峯會上,乃至整個2011年,不管中國願意還是不願意,匯率議題都將持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薩科齊已表示將把尋求「更好的匯率體系」作為法國在明年擔任G20主席國時的一項關鍵議程。而美國自然更不會放過這一難得的良機大做文章,讓匯率話題不斷升溫,目的就是要讓中國成為世界各國眼中的「眾矢之的」,以迫使中國做出更大讓步。

毛澤東有過一句名言,「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其實,分清敵友,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不僅是指導中國革命勝利的法寶,也是新中國在日後國際格局中地位不斷上升的關鍵原因。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71年中國衝破重重阻力,重返聯合國合法席位,靠的就是一大幫亞非拉兄弟的鼎力支持。

在當前這一輪匯率爭端中,擺在中國面前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未能發揚傳統優勢,爭取到太多發展中國家朋友真心實意的支持;相反,美國眼下倒似乎佔了幾分上風,憑藉其強大的「軟實力」(soft power),控制世界輿論導向,將匯率競相貶值的責任歸咎於中國「通過操縱匯率以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並不遺餘力通過拉攏和分化發展中國家以孤立中國。

目前,美國在人民幣問題上奉行的是「白臉+紅臉」的兩手策略:在國會展開正面攻勢的同時,白宮採取了另一套迂迴策略,即通過密集的穿梭外交和遊說,在世界範圍內,從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東盟到印度,甚至遠在地球另外一端的歐洲和南美,試圖構建起一條共同戰線,爭取讓更多的國家加入到由美國指揮的、要求中國重估匯率的大合唱中來。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今年4月G20財長和央行行長華盛頓會議前夕,巴西、印度也與美國一道發難,要求中國重估匯率。

這一政策思路與美國著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坦向國會提出的「應盡量把中美間的雙邊匯率爭端多邊化」的建議可謂不謀而合。具體而言,伯格斯坦認為,美國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定性為「匯率操縱國」,劃出底線,迫使中國同意磋商;第二步,爭取歐盟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支持,通過壓倒性投票權推動IMF發表「匯率特別報告」,對中國進一步施壓;第三步,一旦IMF裁定中國操縱匯率,那麼美國就可名正言順地請求WTO正式宣佈中國利用不公平匯率手段來破壞自由貿易原則,要求中國即刻改弦更張,否則,所有「受害方」有權實行貿易報復。

在一些中小發展中國家看來,目前它們既面臨中國剛性匯率的「擠壓」,又受到弱勢美元的衝擊。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結構性失衡使它們只能兩邊受氣。例如,阿根廷最近就喊出了「貨幣戰爭的受害者們,聯合起來!」的口號,將矛頭同時對準中國和美國。當然,對於中國在匯率政策上的偏見,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刻意操縱國際輿論誤導的結果。

而對於更大一些新興經濟體,特別是那些本該與中國站在一條戰線的「金磚國家」(BRIC)而言,立場也相當微妙:它們或許不吝於在其他場合(諸如全球氣候變化、多哈回合談判等)與中國共進退,但在匯率問題上卻各有盤算:不管人民幣和美元孰是孰非,只要不讓它們來承擔升值壓力就行。

面對當前全球貨幣衝突的亂象,無論發展中國家是被美國籠絡到要求人民幣升值的「統一戰線」,還是選擇同時向中美兩國「開火」,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根據IMF的統計,在發展中國家中,實行固定(硬釘住)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致對半開。而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當年在亞洲金融危機和拉美貨幣危機中被迫轉向浮動匯率的。換言之,這些國家本質上未必真正偏好匯率浮動。而它們現在阻止熱錢流入和幹預匯率的任何行為,都會遭到美歐指責,所以才會滿腹怨氣。

但問題是,導致這些國家貨幣短期內急劇升值的,既不是處於升值進程中的人民幣,也不是過於宏大籠統的「全球經濟失衡」。多年來,美國濫發美元,特別是在危機期間兩次大規模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全球範圍內熱錢洶湧,推動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被動升值,纔是當今世界匯率衝突如此集中的直接誘因;更重要的是,發達國家通過控制國際金融體系,試圖剝奪它們相機抉擇制定政策的自由。

團結更多的朋友,不是為了戰,而恰恰是為了不戰。「不戰而屈人之兵」,正是中國古老戰略思想中的精髓所在。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中國在外交、特別是金融外交上做出調整:第一,聯合更多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將矛盾指向美國濫發貨幣這一根源,避免四處受敵的被動局面,化解人民幣所受的壓力;第二,傾聽這些國家的訴求,展示中國在匯率改革問題上所做的努力,並耐心解釋中國選擇漸進式升值道路合乎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第三,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金融秩序,尊重各國匯率制度選擇自由和貨幣政策主權,才能從根本上避免一場全球性「貨幣戰爭」。

分享到搜狐微博下一篇:從「中國製造」向「為中國製造」轉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