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還是留在迪拜?」

這個問題似乎不分時間、不分場合,一直拷問著在迪拜生活的我們。

來迪拜,原來有這麼多理由。

要來迪拜當「乞丐」中的土豪,迪拜給的月薪換成人民幣太有吸引力了,要逃離國內的人際關係,或者只想要出國看看…

在迪拜待久了,回國的理由也能列出來一長串。

要離爸媽更近一點,國內發展空間更大、生活特別方便,從小到大的朋友都在家鄉,國外的月亮也不比國內圓…

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嚮往著迪拜。

誠然,迪拜這個中東金燦燦的城市,以它的魅力吸引著很多人。

不過今天要說的,是那些離開迪拜的人,他們的選擇,他們的故事。

我認識一對年輕夫妻,能力很強,雙雙都在外資企業工作,拿著令人羨慕嫉妒恨的高薪,而且在迪拜擁有屬於他們的房子。然而不久前,他們選擇離開迪拜,回國了。

原因很簡單,在迪拜沒有歸屬感,一直在漂泊;迪拜生活語言不是最難跨越的門檻,認同感纔是。

在他們回國前一晚,他們討論國內哪個城市比較好,去哪裡定居生活,將來的生活如何展開時的那種安然愜意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迪拜工作是不錯,但畢竟選擇太少,行業也很侷限,國內哪個大城市的機會都比迪拜多,並且從海南到東北,從廣州到上海,從成都到北京,有那麼多的城市可以選擇,喜歡什麼風格都可以;

迪拜生活安逸卻帶有一絲絲乏味,吃飯逛街壓馬路也有膩的一刻,而國內玩樂選擇卻那般讓人眼花繚亂。

沒有哪個城市是不可替代的,那些本以為迪拜纔有的優點,其實回國找找未嘗沒有?或許更加吸引…

那些糾結的大多數人還在糾結,而離開的人已經開始了新生活。

這對夫妻的離開能影響很多周圍的人,大概是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迪拜的生活固然很好,但離開迪拜也能過得不錯。

我越來越覺得迪拜只是一個選擇,同時還存在著許多其他選擇。

我認識一個在地產公司工作的朋友,在迪拜很拼也很受老闆的重視,短短几年後就升職加薪做到區域總監,生活好不愜意。

現在的她呢?回到父母的家鄉租了一大片地要辦農場。

那裡不是她從小長大的地方,但卻有她喜歡的生活。

她是個很拼的人,在國內念書的時候爭第一,來了迪拜也要處處不比別人差。她做項目的時候熬過很多個通宵,有時只為了presentation中一句話反覆練習。

她曾跟我講:「凌晨四點海邊的迪拜是最舒服的。」

曾經也試過半夜走在龍城的大街上,只有偶爾經過的車,路上空無一人,也許這就如她所說的凌晨四點的迪拜那般。

她在度過了人生中的重要階段——第一份工、升職、結婚,她在迪拜很認真的生活過。

她對這裡留戀,卻不曾後悔離開。「我拼過,證明過自己,這就夠了,生活是過給自己看的。」

當朋友圈裡充斥著燈紅酒綠和應酬式的轉發時,她卻永遠是安安靜靜的一片天,一塊地。

離開迪拜,或許只是從生活的這頭走向另一頭?

十年前的迪拜,因強大的宣傳能力,對於國內的人來說是個很誘人的城市。而現在呢?國內似乎有著最有前景的工作,最好的發展機會。

前一陣子從世貿中心穿過回家,幾個過來參展的中國人過來問路,無意中知道這家公司的老闆在迪拜留學,也工作過好幾年。

後來慢慢熟了,我問他什麼時候回的國,不喜歡在迪拜待著嗎?

他聽到這個問題就笑了,說我一定很滿意現在的生活,他不是。

他不喜歡安逸,念書的時候就拉著室友創業。

他申請到工作,卻拒掉選擇回國創業。

一份全A的成績單帶給我的成就感,遠遠比不上談成一筆生意。」學霸的他不覺得念書會難,而創業對他來說卻是個全新的挑戰。

他很感謝在迪拜的那段時光,但他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

迪拜對他來說,是曾經的最佳選擇。

也有很多人逃離了迪拜,沒過多久拉著箱子又逃回了迪拜。

朋友中另一對做生意的夫妻,算已經在迪拜站穩腳步, 糾結許久還是決定帶著孩子回國,方便照顧雙方父母。

臨走前聚餐,他說回去挺好,能夠照顧好父母,也可以讓小孩接觸中國文化。當時大夥都說是啊是啊,覺得自己也會因同樣的理由回去。

誰都沒想到,一年之後他們倆帶著孩子又回來了。

一問原因,學區房太貴,買不起!他們說,以前只是通過新聞,知道國內房價漲得很猛,回去親自逛了一圈問問價,才切身感受到買房有多難,買學區房更奢侈。

另外就是孩子的安全問題。在國內,請傭人太奢侈,每天接送孩子也不現實。每次看到小孩被拐賣的新聞都特別擔心,恨不得一天24小時看著。在這方面,迪拜還是很好的。

回迪拜之後,他們迅速入手一套別墅,過起了有房有車有娃有女傭的生活。

一套學區房,就讓他們已經邁回去的腳步又退了回來。而這,只是在國內教育資源激烈競爭的第一步。

還有人迫不及待的掙脫了迪拜這個小城市,撲向大洋彼岸的美國。

說來慚愧,曾經在Marina打撞球有過一面之緣的女生曾經想過發展,但是沒幾個月她就又升職又加薪超我不少讓我望而卻步╮(╯▽╰)╭。

沒過多久,她就跟我說要去美國工作,有個很不錯的offer在等她,如果可以的話就打算留下來。看到她提起美國就充滿了鬥志的樣子,我也挺為她開心的。

雖然隔著十幾個小時的時差,我也與她保持著聯繫,偶爾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有一天她給我發來好多段語音,每條都是六十秒。

她說出國這麼多年,居然在美國被歧視了好幾次,路上走著莫名其妙就被瞪了好幾眼;公司雖然重用她但最核心的內容根本參與不了,讓她幹好自己的事兒就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在半夜被莫名敲門叫喊。她一向很獨立,自詡女漢子,卻被嚇得根本不敢睡覺,一直盯著門生怕人闖進來。

曾經的她以為,美國比迪拜好,然而等她去了美國才發現完全不是那樣。

最後一條語音,她讓我幫忙看之前她住的那套公寓還招租麼,她立刻訂機票。

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到迪拜,也會有更多的人離開迪拜,當然也有人離開了又回來。

很多時候,迪拜像一個絢麗的泡泡,閃爍著迷人的光暈。

有人冒冒失失的闖進來,卻發現泡泡破了,之前看到的美好被各種現實的稜角替代。

你在The white喝過酒蹦過迪,在Dubai Mall逛過街shopping過,也在迪拜塔帆船擺拍過。

你也在上班高峯的Metro被印巴小夥伴擠得東倒西歪,在合租的房間一邊忍受房東的無理一邊乖乖交房租。

看到了迪拜的好,也體會到了現實的一面。開心也難過,滿懷期待也無法忍受,想留下也想離開。

那些離開迪拜的人,或許過得很好,或許不盡如人意。

如果有一天,你打算離開迪拜了,那就走吧。

這不是走投無路的逃離,只是換個地方而已。

如果離開後又想回來,那就來吧。

這不是走回頭路,只是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