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價外加價”,業主被“避稅”

去年9月,無錫市民韋女士在宜興市水清木華小區選購了一套商品房,當時在售樓處和銷售人員約定的總價是88.3萬元。在付首付款的過程中,韋女士發現,有幾筆合計總額爲13.6萬元的購房款售樓處並沒有給出正規的收費憑據,只是給了她一張“白條”,她立即向售樓人員諮詢,得到的答覆是“這筆錢是用來避稅的”。

發現自己實際支付價格和發票票面價格不符後,韋女士立即找到樓盤開發商宜興科創慧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諮詢。但對方給她的答覆是,這筆錢是被“售房中介”收走了,和開發商沒有任何關係,錢不能退。

實際上,和韋女士有類似情況的業主還有很多,此前,江蘇新聞廣播曾對宜興水清木華小區涉嫌價外加價,疑似違反我省新建商品住房買賣“一價清”政策進行過報道。

開發商違規多次分包銷售合同

3月19號,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價格監督檢查與反不正當競爭處、無錫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來到宜興市,對這一問題進行督辦處理。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價格監督檢查與反不正當競爭處副調研員湯傑( 左)現場約談開發商宜興科創慧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右)

宜興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余文高表示,從去年10月開始,原宜興市物價局陸續接到羣衆反映舉報,反映宜興科創慧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水清木華樓盤在銷售過程中存在違規收取服務費問題,他們立即對此展開調查。

調查過程中市場監管部門發現,科創慧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沃寶實業有限公司簽訂了項目合作銷售的合同。但是在銷售過程中,銷售合同有多次分包,開發商和銷售公司的人員在一起,在統一場所銷售,帶給客戶的印象都是一家公司,“服務費”一般以首付款名義收取,收取上多數沒有印章和簽名。

市場監管部門表態加快調查處理進度

江蘇新聞廣播記者瞭解到,水清木華小區開發商宜興科創慧谷涉嫌通過多家房地產中介公司,違規向非宜興本地戶籍的購房者收取服務費,共涉及購房者270餘戶。截至目前,已覈實被收取服務費的購房者共74戶,涉及金額747.80 萬元。由於這類購房者大多數並非宜興常住人口,確定被收取服務費的人數和金額十分困難,調查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中。

對此,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價格監督檢查與反不正當競爭處副調研員湯傑表示,將督促宜興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快該案的辦案進度,依法依規對涉嫌違規企業進行處理。同時,在取證過程中間,業主是否被收了中介費,或者服務費,要覈實到每一個業主。

江蘇臺記者 俞聲揚

人人蔘與監督

共推優良政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