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產生 漢字有極悠久的歷史,在戰國時期曾經傳說文字是黃帝史官倉頡所造。一說倉頡是古帝王。這種傳說只是傳說而已,本不足信。因為文字絕對不是一個人所能獨創,而是在社會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有文字記事的時候,人們在集體生產勞動過程中經過觀察自然的事物,並根據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而創製出來的。然後又一步一步使之完善起來,成為記錄語言的工具。漢字有繁富的體系,非經過很長的時間是不能創製成功的。 漢字開始產生的時間,還難以確實斷定。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經是很發達的文字了,最初產生文字的時代必然遠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於夏代。距今當在四五千年以上,應當在新石器時代。 商代是奴隸社會時代,已經有宮室城郭,有農業,還有制陶、冶煉等手工業。 商王好占卜,凡是祭祀、征伐、田獵、農事等都要占卜,占卜所用的東西主要是龜腹甲,有時也用牛肩胛骨。占卜的文辭就刻在龜甲獸骨上。商代占卜的甲骨是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河南安陽西北五里小屯村發現的。這個地方是殷商的舊墟。從1928年以後又經過幾次發掘,前後所得甲骨在10萬片以上,其中絕大部分是商朝後半期盤庚自奄遷於殷以後的東西,約在公元前13~前11世紀,在甲骨上所刻的文字我們稱之為甲骨文。甲骨文字的發現使我們對於漢字產生的最初情況有了明確的認識。 甲骨刻辭大部分是貞問之辭,也有一部分是記事的。現在能認識的字有2000多個,還有些字我們還不認識。從已經認識的字來看,很明顯漢字是從圖畫發展而來的。由圖畫而變為筆畫簡單的文字,再由筆畫簡單的文字進一步創製大量的新的文字。 甲骨文已經是很發達的文字了。但在甲骨文里圖畫式的文字還很多。凡是實物有形可畫的大都用圖形來表示。例如:以上這些字所表示的都是有形可畫的實物。在文字學上稱這類字為象形字。這類字雖然接近於圖畫,但是已經成為一種代表語詞的文字,筆畫採用線條式,只要能把事物形象的特徵表現出來使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麼字就行了, 並不需要像圖畫那樣複雜。如、的犄角有不同是很容易分辨的。另外, 有些字如、之類,橫寫占的地位太大,所以改為豎寫,這說明甲骨文字已經脫離了圖畫階段,演變成為真正記載語言的文字了。 語言里的詞並非都有具體的形象可畫的。例如數詞,在甲骨文里就用線條來表示數目:有些事物沒有實際的外形可做為表象,而在甲骨文里也想方設法用圖形來表示。例如:這些字都是一種表意文字,用點畫來表示所要指出來的意思。上和下無形可象,而用「一」在「」的上下來表示事物所處的方位。就是《尚書》「 高宗肜日」的肜。古人稱祭而又祭曰肜。甲骨文的字即表示連續不斷的意思。彭字左邊是鼓,右邊的幾畫表示的是鼓的聲音。暈字在日的四周畫上幾畫表示日周圍的光圈。皀字《說文》解釋為「谷之馨香也」,甲骨文為食器,上面的幾點表示食物上的香氣。像這類的表意文字在文字學上稱為指事字。 在語言里除事物的名詞用圖形來表示以外,屬於行為動作的詞在甲骨文里也利用圖畫來表示。例如:這些字都是用繪畫的形式把兩個形體組合在一起的表意文字,在文字學上稱為會意字。 以上所舉出的字有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都是用圖形來表示的。後來字形變成篆文、隸書,又變為楷書,始終沒有改掉原來圖形的基礎,也就沒有改變為拼音文字了。 漢字形體的演變 現在我們日常手寫的規規矩矩的漢字字體稱為楷書,或稱為正楷。楷書是從公元3~4世紀魏晉時代開始形成的一種字體。魏晉以前,從殷商到秦漢,漢字的寫法有過很大的變遷。漢字形體的變遷主要可以分為3個大的階段: 商周的古文字到秦代的小篆 商代的文字見之於卜辭和銅器銘文的已經不是圖畫,而是一種筆畫簡單的記錄語言的符號了。但是很多文字在表形表意上還離圖畫的形式不太遠。例如:這裡隹、齒二字都是象形字,興象四支手共舉,星象人企立遠望,竝象二人竝立,逐象人逐豕,男象以耒耜在田耕作。 到了周代,銅器上的文字在寫法上跟甲骨文還很接近,只是在筆畫上或有改變。例如: 到了春秋戰國之間,書寫工具有了竹簡和絲帛,文字可以用筆來寫,不用契刻和陶鑄了,因而使用日廣。這時,列國的文字各有地方特色,不完全一致。秦人承繼了西周的文字,筆畫趨於繁複, 如秦刻石(通稱石鼓),即所謂大篆;而東方諸國的文字又趨於簡易,改變比較多。秦滅六國以後,建立了統一的王朝,李斯倡議進行統一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於是有小篆。小篆對大篆而言,形體比大篆簡單,結構比金文整齊,寫法有一定的規範,而且同從一個偏旁的字,偏旁的寫法和地位也都有一定,因而文字走向系統化。例如從女旁的字在金文里大都寫在右邊,有時寫在左邊,在小篆里則一律改寫在左邊。從言字邊的字,在金文里有的寫在左邊,有的寫在右邊,如「許」字、「諫」字,在小篆里一律也改寫在左邊。又如在金文里從彳又從止的字,彳寫在左邊,止寫在右下邊,在小篆里就一律合寫在左邊,作兠。秦朝統一文字在漢字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是一大進步。小篆是由商周文字發展而成的。小篆以前是一個大的階段。 秦漢的隸書 隸書是由簡略的篆書逐漸發展而成的。戰國時代的兵器文字已趨簡捷,相傳秦代開始有了與篆書接近的隸書,隸書在民間使用。到了漢代,隸書不斷發展,由接近篆書而改變篆書,成為日常應用的字體了。隸書不同於篆書的地方很多。主要表現在3方面:①筆畫簡化。如言字邊、辵字邊,阜字邊之類。②結體改變。如晉字、秦字、曹字、春字的上邊一部分都不同於篆書。③變篆書的圓筆為直筆或方筆。如月、木、文、六、女、大、甲、有、以等都是。 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由繁複變簡單的一大發展。隸書解散了篆體,使文字完全脫掉了圖畫的性質,成為便於書寫的符號,文字也就走向大眾化的方向,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從東漢時起;紙已經大量生產,書寫文字也更加方便,因此隸書的筆勢帶有波折,在體勢上與篆書大不相同,東漢時期有不少的書法家善於楷隸。 在漢代隸書開始發展的時期,又有了草書。草書是草率的隸書,漢魏時通行的是章草。漢末又有了由楷隸簡化的行書, 東晉時又有了今草。足見文字為便於實用,不斷有新體出現。但草書只求整個形體與隸書相似,不容易認,行書又偏於草率,所以楷法為人所重。 魏晉以後的正楷 「楷」是有規矩的意思。從漢代有楷隸以後,到魏晉時代就有了正書。正書也稱為真書。這種字體比楷隸又有了不同。波勢減少,筆畫也趨於平易圓轉。所以從唐代以後一直成為手寫的字體。 總之,漢字的形體演變從商周古文字到小篆是一期,由小篆發展為隸書是一期,由隸書發展為正書又是一期。總的趨向是由繁難變為簡易。文字在使用上盡量求其易寫,不再斤斤於表意了。 漢字的結構 漢字自古至今都是方塊式的文字,有的是獨體字,有的是合體字。獨體字來源於圖畫式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合體字是以獨體字為基礎而構成的,包括會意字和形聲字。在漢字總體內,獨體字很少,合體字佔90%以上,而合體字中又以形聲字占絕對多數。 合體字是把兩個已有的字組合在一起,組合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左右排列的形式,另一種是上下組合的形式。形聲字的結構是一半形旁,一半聲旁,形旁表意,聲旁表音。形旁和聲旁所擺的位置則有6種不同的方式: ①左形右聲。如:組、紅、語、提、伍、校、忙、江、城、附、唱、鯉、舫、狗、炬、神、迷、距。 ②左聲右形。如:放、和、鴨、視、收、頸、翅、部、勃、額、劑、救、溪、欽、敲。 ③上形下聲。如:簡、花、室、草、定、覆、岌、麋、冕、岑、星、露。 ④上聲下形。如:吾、常、裂、帛、含、盟、婆、斧、忽、摩、烹、費、翡、恭、貢、瞽、駕、忌、密、努。 ⑤外形內聲。如:匡、衷、痕、病、廢、閨、弼、街、圃、匐。 ⑥外聲內形。如:聞、悶、辨、問、贏。這些不同的寫法,最初是為了書寫的方便和形式的美觀,以致形旁跟聲旁的位置有不同,後來同從一個形旁的字就大都有一定的格式。例如:「 亻、口、彳、氵、火、木、扌、土、犭、礻、糸、禾、米、蟲、酉、足、玉、巾、衤、日」等形旁一般都在左邊:「力、攴、殳、見、刂、戈、頁、欠、瓦、鳥、斤」等形旁都在右邊;「宀、穴、艹、?、儧」等形旁都在上邊;「皿、子、心、灬(火)、黽」等形旁都在下邊。這些不同的形旁在字形結構中所處的位置看起來彷彿複雜,實際上具有一定的規律,對認字和書寫兩方面都有很大的方便。這種結構的形式從秦漢時期的篆書發展為隸書就已經固定下來了。書寫的筆順也必然要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外到內不能錯亂。 漢字與漢語的關係 漢字是一種表意注音的音節文字,每一個漢字代表語言里的一個音節。在上古時代漢語有單音節詞,也有雙音節詞,而以單音節詞為主,一個漢字就是一個詞。自漢代以後,雙音節詞逐漸加多,一直發展到現代,漢語就變為以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為主了。這樣,語言里的詞大多數需要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來表示,字跟詞的數目就不能相應。因此,一個字不一定就是一個詞,它可能只是構成一個詞的詞素(或稱語素),它只代表整個詞的一個音節。 漢字雖然是音節文字,但是漢字本身不都能確切地表示語音。漢字中的象形字和表意字,如山、水、首、目、大、文、京、方、走之類,都是不表音的字。漢字的形聲字,一半是形,一半是聲,表聲的部分跟字音相同的固然不少,可是也有很多不相同的。例如詞、資、堂、杜、湯、盪、欣、汗、都、循之類,聲旁跟字音只是韻母相同而聲母不同;其他如滌、灑、仍、特、雕、凝之類,聲旁跟字音就全不相同,很難看出應該怎樣讀。聲旁也就失去了表音的作用。 聲旁跟字音不相應,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原因是古今音異,古代原來音是相同的,由於時代的變遷,語音有了改變,讀音也就不一樣了。如鋪從甫聲,鋪、甫古音聲同;結從吉聲,結、吉古音韻同,今音就不一樣。另一種原因是前人制字,聲旁與字音本不相同,只取其相近。例如浩從告聲,聚從取聲,暖從爰聲,蔡從祭聲,似從以聲,樞從區聲,喘從專聲之類都是。因此漢字中形聲字儘管佔大多數,而字形上所標識的聲旁跟語言並不都相協合,表音的作用也就不顯著了。漢字本身既不能明確表音,每個字就只能按照字典所注的讀音來讀了。 漢語的語詞極為豐富,古代字少,一字多義,或一個字代表幾個詞,連帶著都有一字多音的現象。例如"說"有yuè、shuō、shuì三個音,表有喜悅,說話,遊說三個意思。喜悅的意思是一個詞,說話、遊說兩者又各是一個詞。「卒」有zú、cù兩個音,zú有兵卒的意思,又有終了,死亡的意思;cù是猝然的意思。兵卒是一個詞,終了,死亡是一個詞,猝然又是一個詞。罷字音pí,又音bà,pí是疲敝的意思,bà是停歇的意思,疲敝是一個詞,停歇又是一個詞。又如行字有xíng、háng兩個音,xíng是行走,háng是行列。賈字有gй、ji╤兩個音,有商賈、價值兩個意思。遺字有yí、 wèi兩個音,有遺留、饋贈兩個意思。這些都是一字多義。要分辨意義和讀音只有憑仗上下語句來斷定了。這是文字與語音不相應的又一種情況。 漢字在記錄語言時,每一個字都有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用法。漢字當中同音字也特別多,除古代已經通行的同音假借字一直沿用的以外,其他是不能隨便寫的。寫錯了就稱為寫「白字」,例如 shi這樣一個音,見於下列一些詞里:城市、表示、戰士、方式、考試、教室、形勢、解釋、裝飾、合適、事情、世界。這裡每一個詞都有一定的寫法,其中每個字都是組詞的一部分,因為它又聯繫著許多相關的詞,自成一組,所以不能寫錯。例如「市」,既有「城市」一詞,又有「都市」、「市場」、「市井」、「市價」一些詞。因此,漢語的語音系統雖不複雜,而文字卻成千累萬。一個字作為一個詞素構成一個詞,它本身承擔著一定的意義,每個詞怎麼寫是受字義和詞義所制約的,所以不能錯亂。 漢字在記錄語言當中也出現不少古今字和異體字,例如灑(灑)、兒(貌)、罷(疲)、辟(辟) 、莫(暮)是古今字;泄(泄)、窺(闚)、跡(跡)、懶(?)、轄(鎋)等是異體字。一個詞也可以寫成幾個形體。如「個」、「個」、「個」;「泛」、「泛」、「氾」。為了使文字規範化,許多不必要的異體字現在就都不用了。 漢字的增繁與簡化 漢字在商代除了有象形字、表意字以外,還有形聲字和假借字。象形、表意主形,形聲、假借主音。為配合語言,表音是漢字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從周代以後形聲字成為造字的主體。語言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的發展,語詞不斷增多,文字也隨之日益增加,形成一個繁富的文字體系。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有3300字,漢代揚雄作《訓纂篇》,有5340字,到許慎作《說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不算「重文」)。晉宋以後,文字又日漸增繁。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文字篇》所記晉呂忱作《字林》,有12824字,後魏楊承慶作《字統》,有13734字,梁顧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隋陸法言作《切韻》,有12158字,都達一萬數千字。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 22561字。到宋代司馬光修《類篇》就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 字書中文字數量的增多是由不同時期所產生的文字累積而成的。各時期都有不少新的語詞出現,就要造許多形聲字,字數自然增加。並且在文字使用中也出現很多不同情況的異體字和孳生的字。不同形體的字有以下幾種: ①相傳下來的古文奇字。如《說文解字》所收:「兒」是古文奇字「人」字,「 無」是奇字「無」字,「禮」(禮)、「眎」(視、)、「?」(多)、「愳」(懼)等字是古文,「雱」(旁)、「墜」(地)是籀文。 ②字的異體。如雞雞, 譎憰、逴趠、踣?、呧詆、溪溪、逼逼、唇唇等字形旁不同,枹桴、?訩、胑肢、觵觥、悑怖、?抽、澄澄、?磨等字聲旁不同,但音義是相同的。這種異體字特別多。 ③古今字。同是一個字而古今的寫法不同。今字或就古字增加偏旁,或另成一字。如"從"作"從","?"作「派」,「寽」作「捋」,「?」作「敝」,「?」作「淵」,「?」作「煮」,「?」作「煼」,「鼃」作「蛙」,「鼄」作「蛛」,「鬴」作「釜」,「羴」作「膻」,「?」作「涎」,「汓」作「泅」。這些字音義都一樣。 ④俗體字。民間流行的手寫體字很多。如:"煞"(殺)、「柒」(漆)、「吊」(吊)、「頭」(頭)、「 楞」(棱)、「?」(辯)、「?」(憂)、「淚」(淚)等都是。以上這種異體字在字書里佔有很大的比重。 其次,文字在使用中還產生一些增添偏旁的字。有些是屬於俗體字一類,如「棟樑」的「梁」,「水菓」的「菓」、「笤箒」的「箒」,徒增贅疣,自當會廢棄不用。但有些因為原來的字作為另外一個詞來用,與原來造字的意思毫無關係,於是又就原字加偏旁代表原字的意思,這在文字學上稱為後起本字。如"莫"的本義為日暮,因「莫」另作「無」的意思來用,所以又造"暮」字。「暴」的本義為曬,因「暴」作「暴虐」的意義來用,所以又造「曝」字。「須」的本義為鬍鬚,因「須」用為「必須」字,所以又造「 須」字。「韋」的本義為圍,因「韋」用為「皮革」字,所以又造「圍」字。「然」原義為燃燒,因用為「如此」的意思,所以又造「燃」字。又有些字由於義有引申,原義不用,而通常作引申義講,於是加偏旁又為原義另造一字。如「監」字原義是人俯身向水鑒中看自己,引申有監察、監督等意義,原義不用,因而又造「巶」字。「益」字原義是水從皿中溢出,引申有增加、有利等意義,原義不用,所以另造「溢」字。「原」字原義是水源,引申有原始、本來等意義,原義不用,因而又造「源」字。以上這些都是後起本字。 另外在漢字發展過程中還產生一些義近音同或音近的分別字。如「挽」為挽車,但屬於一般牽引的意思就別作「挽」。「版」為版圖、版築的「版」,木板、鐵板都別作「板」。「稱」為稱舉、稱量輕重,可是稱量輕重的器具卻另造「秤」字,音 chènɡ。「受」為接受,受與別人就另作「授」。「知」為知道、明白的意思,聰明有知識就別作「智」,音zhì。這些都是分別字。 從這些方面來看,漢字在歷史上之所以日趨繁富,一方面由於不同時代有新的語詞增加,須要創造新字與之相適應;另一方面由於產生了大量的異體字、俗體字和用增益偏旁的方法以表現新的意義的孳生字;因此由漢代以後字書的字日益加多。實際上日常使用的字不過六七千而已。 漢字作為記錄語言的符號,分歧旁出的異體字就要廢除掉。選擇的標準就是要求簡易便用,而且要符合約定俗成的規範。因此廢去古字而用今字,不取繁複的異體字,而取簡便易寫的字。由繁複趨向簡化,這是漢字形體發展的規律。從商代到近代,一直是如此。由篆書變隸書就是一次大改革。例如泰、秦、春、奉幾個字的上頭,篆書都不相同,可是隸書就都變得一樣了。又如心字在字的左邊,楷書都作忄,火字在字的下邊,楷書都寫作灬,都是有意的簡化。至於各時代受行書、草書的影響出現的簡體字更是指不勝屈。如斷作斷,牀作床 ,庄作莊,潛作潛,條作條,備作備,憐作憐,召作?之類,從隋唐時代以來就已在民間流行了,所以有條理的、符合漢字的形體結構方式和表音作用的簡體字還是有利於識別和書寫的。但不能違背約定俗成的原則。隨意簡化,師心自用,就失去作為交流思想工具的作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在整理異體字和制定簡化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重大作用。 參考書目 徐中舒主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1。 顧野王編:《玉篇》,張士俊澤存堂刻本。 張參編:《五經文字》, 唐開成石經本, 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本。 唐蘭:《中國文字學》,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漢字 中國漢族人民用以記錄漢語、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漢族祖先在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漢字是一種音節文字,一個字代表語言里的一個音節。每一個字都有一定的音義。漢字本身有一定的嚴謹的結構規律,自有其完整的系統性。儘管漢語方言比較分歧,可是用漢字寫下的書面語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雖然古今語音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漢傳下來的古書現在仍然能讀得懂。這不是其他民族的文字所能相比的。 漢字的產生 漢字有極悠久的歷史。漢字開始產生的時間,還難以確切斷定。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商代的文字已經是很發達的文字了,最初產生文字的時代必然遠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於夏代,距今當在四五千年以上,應當在新石器時代。 漢字形體的演變 商代的文字見之於卜辭和銅器銘文的已經不是圖畫,而是一種筆畫簡單的記錄語言的符號了。秦滅六國以後,李斯倡議進行統一文字,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於是有小篆。小篆是由商周文字發展而成的,隸書是由簡略的篆書發展而成的。到了漢代,隸書不斷發展,成為日常應用的字體。在漢代隸書開始發展的時期,又有了草書。到魏晉時代有了真書。漢字的形體演變,總的趨向是由繁難變為簡易。 漢字的結構 漢字是方塊式的文字,有的是獨體字,有的是合體字。獨體字來源於圖畫式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合體字是以獨體字為基礎而構成的,包括會意字和形聲字。在漢字總體內,獨體字很少,合體字佔90%以上,而合體字中以形聲字占絕對多數。 漢字與漢語的關係 漢字是一種表意注音的音節文字 ,每一個漢字代表語言里的一個音節。一個字不一定就是一個詞,它可能只是構成一個詞的詞素(或稱語素),它只代表整個詞的一個音節。漢字雖然是音節文字,但是漢字本身不能確切地表示語音。漢字在記錄語言時,每一個字都有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用法,是不能隨便寫的。寫錯了就稱為寫白字。 漢字的增繁與簡化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有3300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包括 4.7 萬多字。實際上日常使用的字不過六七千而已。由繁複趨向簡化,這是漢字形體發展的規律。但不能違背約定俗成的原則。隨意簡化,就失去作為交流思想工具的作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在整理異體字和制定簡化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漢字的規範化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