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信中國》朱光亞寫給全美留學生的信,讀完你有什麼感觸?

我認真看完了朱老於1949年寫的《給留美同學的公開信》一文,心中感慨萬千,思緒連篇。朱先生等當年的留美學生,愛國熱情溢於言表,他們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朋友,請想一想,在這裡學的一套資本主義的理論,先且不說那是替帝國主義作傳聲筒,回去怎樣能配得上中國的新民主主義建設呢?中國需要社會建設的幹部,中國需要了解中國實情的社會學家。」

以上這段文字是朱老信中的原話。真是三十河東,四十年河西。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已極大地提高。

但是,幾十來中國改革開放除了引進了西方一些先進的科技手段之外,還不同程度地吸納了一些資本主義制度的東西。可謂泥石諸下,有些弊端已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了。

所以國家現在除弊興利的任務依然不減當年啊!可惜,我們的留學生數量雖比49年前多了無數倍,但真正願意捨棄個人享受回國效力的還是不多啊!

重溫朱老的這封信,重溫老一輩當年走過的路,再回頭看看現在的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所處的歷史時期,令人深思!震聾發聵!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閑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今天週六才正式看到這個節目——《信·中國》,王同學是直接從第三期看的,開始就是信使陳曉讀的「兩彈一星」之父朱光亞寫給全美留學生的信件,被評為用語言的力量傳遞時代的信念,圖片是其原文:

(圖片來源於央視網)

陳曉現場演繹朱光亞寫給全美留學生的信件,這封信猶如一枚文字的核彈,在留學生中炸開了,這封信發表以後,迎來了我國第一波留學歸國潮。

節目簡介

看完這期節目,真的強烈推薦《信·中國》,傳遞的是正能量,節目從幾千封歷史書信中發現50多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通過多元手段與時代、歷史、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靈魂對話。這個節目是由央視主持人朱軍主持並擔任製作人、總導演的,朱軍提到了為什麼在如今信息通訊如此發達的時代,要辦這樣一個節目呢?

朱軍:現在通訊的確太方便了,我們可以隨時打電話、發微信、發郵件來相互地聯繫,但是我總覺得,只有當你拿起筆,一字一句寫下一封信的時候,纔是你內心最沉靜的時刻,才能走出浮華與急躁,才能更接近靈魂與之對話。不管節奏變得再快,我以為,生活絕不僅僅是快餐。

朱光亞

25歲就成為博士,留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學習核物理專業,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武器研究的眾帥之帥。

他的這封信在當時海外中國留學生和學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為中國的國家建設吸引回一大批的人才。如今,我們讀著這樣一封信,依然能夠感受到這位年輕科學家當時怦怦跳動的心音以及他火一樣的愛國激情,是他引起了當時在海外求學眾多學子的回國熱情,為祖國的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當下時代,年輕學子能應該學習他的精神,學習他的愛國情懷,朱光亞老前輩是現代科學與傳統美德的一種最好的結合。感謝《信·中國》這個節目,讓我們知道了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傳播正能量精神!

不趨勢,不媚俗,像一峯負重的駱駝,昂首挺胸,在茫茫戈壁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朱光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