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Kickstarter衆籌活動之後,Oculus Rift爲消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品質虛擬現實體驗。從那以後,Oculus和許多競爭對手在成本、質量和便利性方面都做了改進。同樣在那個時候,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已經開始提供與數字對象一起工作的希望,而不需要移除直接環境。

儘管VR和AR技術供應商都很樂意承認,未來兩項技術將會合並,但目前很少有大公司在這兩方面都有強大的實力。谷歌擁有自己的Daydream平臺,併爲Android智能手機提供了ARCore技術。但一個更好的例子是微軟,它擁有HoloLens頭顯,但也通過Windows爲虛擬現實頭顯提供了一個平臺(它還將虛擬現實稱爲混合現實,這有點令人困惑)。AR和VR都在嘗試主流應用,尤其是在遊戲中。例如,最受歡迎的VR頭顯是索尼的PlayStation VR頭顯。在智能手機上推出的《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成爲首個AR獲得大紅大紫的遊戲。但這兩種技術最有力的例子都出現在各種垂直應用中,包括一些任務,如設計和培訓。

在AR搶了VR風頭的幾年之後,一波新的VR頭戴設備正在解決圍繞着將VR用於更精確工作、更高分辨率的最大問題之一。幾周前,芬蘭初創公司Varjo宣佈,將推出首款VR頭顯,其分辨率相當於人類視覺。Varjo最初計劃通過動態地最大化眼睛所看到的顯示區域的分辨率來實現這一點。不過,該公司選擇了一種更傳統的視野,在超高分辨率下工作,而顯示器的外圍則更類似於Oculus或Vive體驗。

即使做出了這樣的妥協,顯示屏的高分辨率區域也足夠大,足以滿足人們在渲染時對最強大的PC機的需求。這只是增加了Varjo的價格標籤,略低於6000美元,不包括強制性的第一年支持成本1000美元。

Varjo最早的一些應用程序,如噴氣式飛機駕駛艙模擬和豪華汽車設計,要求最高的精度和保真度。但是,那些可以犧牲一點分辨率來換取更適中的硬件要求和更便宜的價格的廠商,可能會對惠普的新Reverb頭顯更感興趣。Reverb是惠普的第二款頭顯,它的售價還不到Reverb的一半。使用的是Windows MR平臺,它的分辨率是該公司第一款頭顯的兩倍,達到每隻眼睛2160 x 2160像素,視野達到114度。在演示中,它的圖像比最近發佈的三星奧德賽(Samsung Odyssey)VR頭顯更清晰。

作爲惠普的一款自然配套產品,Reverb需要的處理能力也超過了它的前身,儘管它可以有效地運行在高端筆記本電腦上,比如惠普的Omen電腦或惠普也提供的一款VR揹包。揹包通常用於公共場合,比如虛擬現實遊戲廳,儘管這是一個被證明具有挑戰性的模型。

Varjo的研究表明,高質量的商業VR可以達到遠遠超出HoloLens硬件的消費水平,但這兩種技術的使用方式仍然不同。以培訓爲例。VR應用程序對於模擬工人將來可能要做的任務或過程非常有用。因爲整個環境都是模擬的,他們可以得到一個預覽的條件可能是什麼樣的,而不必到實際的現場進行工作。

另一方面,增強現實技術更適合於實時教育,因爲它可以讓人在保持雙手自由的情況下(如果使用像HoloLens這樣的增強現實頭顯)處理物理對象。AR技術面臨的一個障礙是,缺乏價格實惠的頭顯,即便不能提供出色的AR體驗,至少也能提供堅實的AR體驗,比如Oculus Go。可以通過使用智能手機和ipad來解決,但這與HoloLens的體驗有很大的差距。在高端市場,Varjo希望爲其專業頭顯提供一套附加組件,使其適應混合現實,但對於更多主流玩家來說,似乎還沒有一條清晰的道路來連接AR和V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