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忘記舊日朋友

心中能不歡笑

舊日朋友豈能相忘

友誼地久天長

……

2019年2月14日,電影《地久天長》在第69屆柏林電影節首映。2月17日,電影節閉幕式,電影男女主角飾演者王景春、詠梅分別獲得最佳男女演員獎——銀熊獎。這是國產電影史上,首部同時包攬柏林影帝影后的影片。

3月22日,《地久天長》在國內上映。它講述了跨越30年的社會變遷背景下,兩個家庭因爲一場意外被迫疏遠,他們歷盡傷痛,隱忍生活幾十年,最終選擇面對真相,與過去和解的故事。

雖然這是一部見證社會變遷、兩個家庭變故的電影,但在說法君眼裏這也是一部普法電影。電影時長近3小時,大家完全不用擔心此文的劇透程度,因爲一篇文章也根本劇透不完……即便如此,說法君也嚴格把控了劇透程度。

劉耀軍(王景春 飾)、王麗雲(詠梅 飾)夫婦和沈英明(徐程 飾)、李海燕(艾麗婭 飾)夫婦都是改革開放前夕一家國有企業的職工。

劉耀軍和沈英明夫婦是同事也是摯友,而且兩家的孩子劉星、沈浩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玩伴。他們一起上學、一起玩耍、一起過生日……

劉星、沈浩放學回家的路上,有一個水庫。劉星不會游泳,沈浩每次只能陪劉星坐在馬路邊看其他小夥伴在水庫的灘塗上玩泥巴、玩水。

一天放學後,沈浩跟劉星約好去水庫邊玩一次水。可到了之後,劉星又開始猶豫,旁邊的小夥伴也開始嘲笑他們。身爲好朋友的沈浩覺得很丟人,強拉着劉星往水裏走,並一把將劉星推到了水裏,不會游泳的劉星不幸溺亡。

劉星的意外去世,給原本歡聲笑語的兩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傷痛和愧疚。如果我們跳出感性的世界,理性看待這起溺亡事件,誰該爲劉星的溺亡承擔責任呢?

誰該爲劉星的溺亡承擔責任?

從刑事角度分析,沈浩明知劉星不會游泳,卻因爲小夥伴們的嘲笑而覺得丟人,拉着劉星往水庫裏走,甚至推劉星下水,導致劉星不幸溺水身亡。沈浩的行爲屬於過失致人死亡,但當時沈浩只有十二歲,並不構成《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所規定的過失致人死亡罪。同時法律也規定,因不滿十六週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應責令其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因此,沈浩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從民事角度分析,沈浩的行爲導致劉星溺水身亡,侵犯了劉星的生命權、健康權。《侵權責任法》第二條明確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責任。而民事權益包含生命權、健康權等人身、財產權益。根據法律規定,劉星的父母有權要求沈浩賠償劉星的醫藥費、護理費、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等。

另外,根據《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由於當時十二歲的沈浩屬於限制民事行爲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由他的父母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其父母已經盡到監護責任,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若沈浩有自己的財產,可以先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再由其父母賠償。但是影片中,劉星的父母選擇了隱忍,爲了沈浩的健康成長,並沒有追究到底是誰的責任。

兒子去世後,劉耀軍與王麗雲夫婦爲了走出“情感困境”,他們南下去了福建,還收養了一個男孩,起名“劉星”(王源 飾)。

因爲是外來人口,“劉星”在學校裏經常受同學欺負。一氣之下,他偷偷把同學的“隨身聽”拿回了家。父母知道後責罵他,他卻說自己不是偷,只是在“報復”欺負他的同學。“劉星”因遭到同學欺負,便偷拿同學“隨身聽”的行爲,該如何定義?

因遭到同學欺負,偷拿同學“隨身聽”的行爲,該如何定義?

養子“劉星”因遭到同學欺負,偷拿同學的“隨身聽”回家,該行爲屬於盜竊行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爲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爲。“劉星”偷拿同學“隨身聽”的行爲,並不構成數額較大或多次盜竊。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1998〕4號)》的規定,由於“劉星”的年紀也未滿十八週歲,即使盜竊數額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如果情節輕微,也可不作爲犯罪處理。而對於“數額較大”這一標準,由於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致,每個地區有不同的起刑規定。

不構成盜竊罪,不意味着這個行爲就不存在過錯。“劉星”偷拿同學的“隨身聽”依然侵犯了同學的財產所有權,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的規定,“劉星”應當返還同學的財產(隨身聽),如果造成損失的還應當賠償損失。

在學校遭到同學欺負,“劉星”的處理方式是拿走同學的東西,以此來“報復”,這顯然是不正確的處理方式。那麼,面對校園霸凌,究竟該怎麼做?答案,文末鏈接告訴你。

劉星意外溺亡,徹底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多年後,容顏已老的他們再次相聚,故事又會怎樣續寫……

過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可感情和記憶卻會永遠地留在我們心裏。電影所蘊含的情感,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表達的。所包含的法律問題也並不止文章所解答的兩個,但說法君真的真的不能再劇透了。找一個恰當的時間,去電影院與過去的日子來一場碰撞吧。

看到電影近3小時的時長不要怕,說法君捧着整桶爆米花踏進放映廳, 捧着整桶爆米花走出電影院。不是爆米花不好喫,而是電影好看且耐看。

編輯 | 韓昕林

法務 | 鄭俊宇

維護 | 宋小軍

主編 | 王秀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