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獎獎~得獎人是:

新北市三重區的X晴小姐;

恭喜郭小姐。

 

實際上,郭小姐是第三次才抽到的,

第一次跟第二次抽到的,都是同一個人,

只是沒有留下個人聯繫的資料,

所以,纔再重抽。

 

 

從消費者意見反饋表中顯示出,

我們家產品的消費感受,平均分數只有6.4 (滿分10)

當然,感受這個東西,有很大的關係是品牌氛圍所決定的。

 

僅就觸感與消費者習性而言,

舉保濕噴霧而言,因為不添加高分子膠,而只是使用玻尿酸,

所以,在臉上的黏滯性不好,容易因地心吸引力的關係而往下滴流。

這就不是很好的消費體驗了。

 

知名的 SK-青春露,也是完全水狀的,不太黏滯且容易滴流下來,

其實,加上一些些高分子膠,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了。

只是,我心裡的矛盾是:

 

1. 順應市場的主流意見,先讓消費者有良好感受再說。

還是,

2. 曲高和寡,時間到了,就自行退出市場就好了。

 

高分子膠,絕對不是有害物質,

只是會拖黏住有效的活性成分,讓其不容易滲透進去。

哪我辛辛苦苦添加的 B3、蘆薈萃取、玉米醇,不就一切是白搭了?

如果添加了高分膠,

我們的這瓶保濕噴霧,就可以叫做精華液了,價格還可拉高呢。

 

其實,真正的柴燒仙草,是隻有一點點的仙草味;

三年前,跑到臺中新社去喫純正的柴燒仙草,

因為,我有抽菸,嗅覺不會靈敏的,

費了好大的勁,才聞出一點點的仙草味,

結果是,這家樸實的小店的生意是So~So

旁邊一家賣人工調味仙草的,

仙草味十足,芋圓味也是飄香四溢還嚼勁Q彈。

 

天然大骨熬出的湯頭,是永遠不會比化製骨粉的香濃稠;

消費大眾的主流口味是香濃稠,

聰明的商人當然是順應民意囉!

誰還會傻傻地熬上四個小時的大骨,燒掉一堆瓦斯與時間,

端上桌,還要被嫌不夠香,不夠濃稠。

 

當然,重視養身與懂得食材本質特性的行家,

也是有的,但絕對是少數,

也就是一個小眾市場。

小眾市場,是撐不起亮眼的業績與規模經濟的,

所以,只適合小農、小餐館、小店的模式來發展。

 

殷實的商人不好做啊!

要持續地做消費者溝通。

 

還是喝喝花酒,給給佣金,

搞搞BOT,搞錢比較快。

哈哈!..自我解嘲一下,會比較開心過活的!

 

再舉洗臉的正確概念來講:

以溫和的洗劑,保護住健康皮脂膜,

纔是最有效、最高C/P 值的保濕手段。

有消費者質疑,

我們家的慕絲,保濕劑添加比例過高,

讓洗後,肌膚的感覺太過於沽溜滑潤,

總是覺得洗不乾淨、沖不乾淨。

 

1. 保濕劑的添加,主要是緩衝界面活性劑的刺激;

   雖然,我們已經是使用最高檔的植物來源的APG潔淨因子了,

   但,加減還是會有低度的刺激。

   所以,我們添加了原料界赫赫有名的的玉米醇,

   而不是業界普遍使用的化製丙二醇,來當作緩衝劑。

 

   ZEMEA(玉米醇)這一支保濕劑,是純正的植物來源,

   超級貴三三的。

   臺灣頂級的原料供應商迦威的業務Carol

    一看到成分表,就驚訝地說:

    把玉米醇加在洗臉產品裏,真得是前無古人,而且還真浪費。

 

2. 洗感不緊繃就是沽溜的滑潤感──

    我們常常鼓勵消費者,去使用市面上真真正正25%胺基酸介面活劑,

          而且胺基酸還是用日本味之素生產的SK-Ⅱ洗面乳,

          用SK-Ⅱ洗面乳洗後的感覺來跟我們家的洗臉慕斯做比較。

           SK-Ⅱ洗面乳洗後的感覺,就是很沽溜很沽溜的啊!

          洗後不緊繃的正確感覺,就是應該要有很沽溜、很沽溜的滑潤感;

   而沽溜的滑潤感,也絕對不是洗不乾淨或沖不乾淨,沖個二次就能將泡沫完成移除了;而這種沽溜的洗後感覺,要花個2~    

      3的禮拜來適應的。

 

         一輩子喫素的人,忽然喫到一口肉,很容易會反胃吐出來的;

         用過 專櫃等級洗臉產品的人,都愛說我是佛心來的,總會擔心我是賠錢在賣東西;因為,同等級的溫和洗臉產品,我們是別

      人1/2~1/6的價格而已,而且,我們還是用荷蘭製的慕絲壓頭喔!

 

     PS: 妳知道臺灣胺基酸原料的主要進口國是中國嗎??..

        頂級品牌的SK-Ⅱ才會用日本製造的胺基酸原料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