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9年後,在汽車圈裏寶沃一直都話題焦點,不管是經銷商的集體退網,還是被神州接手後搞“千城萬店”的汽車新零售,都將這個本身就爭議滿滿的品牌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顯然相比其它被複活汽車品牌,寶沃這三年的來的心路歷程,無疑要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值得國內汽車圈人士們所警醒。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2015年到中國來的“德系”品牌,究竟經歷些什麼!

  身披“德系血統”復活 靠講故事博得銷量

  說實話,寶沃在當初剛剛推出市場後,反應還是相當不錯的。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德系血統”的梗還是唬住了不少消費者。再加上2016年那會同類定位競品不多,寶沃身爲“豪華”SUV定價又不算太高。因此爲寶沃上市的第一款車型——寶沃BX7 ,自開售後連續數月銷量穩定上升,到了2016年底月銷達到5000臺左右。

  作爲一個新興的“豪華”品牌,這樣的成績不能說不好,基本已經躋身國內二線陣營。可無論故事說的再好,總有一天都會講完。不可否認寶沃出身於德國,但破產50多年後重新復活,要說其產品擁有多少德國系的製造工藝,相信多數人都會在心裏打個問號。實際上,對於寶沃“德系血統”的故事,沒過多久國內的消費者們便醒悟了過來。

  定位失當曇花一現 市場低迷虧損超16億

  用曇花一現來形容寶沃的輝煌最貼切不過,從巔峯的月銷破5000大關,到銷量不過千臺,在2017年寶沃嚐到了失敗的苦澀。同時,寶沃後續推出的BX5、BX6等,也更爲慘淡月銷從未超過4000臺。對於寶沃銷量暴跌的原因,有些人說是定位失當,講故事講的自己都信了,價位不符合多數消費者心理預期;也有些人說,寶沃的品質配不起自身豪華車的宣傳,僅上市一年多,寶沃BX7便投訴不斷,關於發動機、變速箱、車身等核心零部件的問題非常集中。

  總體來說,關於寶沃的銷量低迷,原因是多重的不排除上面這些因素。事實證明,剛剛復活沒多久的寶沃,不管在品牌的經營還是產品質量的把控上,都有着不少的欠缺。而顯然寶沃的自身並沒有認識到這些,導致生存日益困難,即使在2017年、2018年寶沃高層進行了二次調整,可銷量依然難有起色。根據數據顯示,寶沃在2018年僅前8個月總虧損就高達16.49億元。因此,福田汽車不得不斷臂止血,在去年底以39.73億元出售了寶沃67%的股權轉讓給長盛興業。

  深陷經銷商退網泥潭 預搞新套路吉凶未卜

  說到長盛興業大家可能不太熟,其實它背後的是神州優車,這個國內知名的線上租車平臺。正所謂新官上陣三把火,在神州接手寶沃後,立即提出了打造“汽車新零售”戰略。所謂“新零售”是指徹底顛覆以往4S店的經銷商銷售模式,在各城市招旗艦店和專營店合作伙伴。以目前全國的35大庫存中心爲基礎,推出合作伙伴可隨時調車、不用壓庫存;廠家直籤,省去中間商的模式。此外,還有三種銷售模式,包括全款或分期銷售以及融資租賃方式。更有3天深度試駕、90天無理由退車、維保代步車等,吸引人的新服務模式。

  神州寶沃汽車推出的“千城萬店”計劃,看上去非常不錯。可實際開展之後,效果如何現在還不太好說。而目前寶沃卻已經陷入了經銷商退網的泥潭,繼去年11月寶沃51家經銷商首次維權之後。2019年1月底,部分經銷商集體向寶沃汽車提交了維權函。2月底,40多家經銷商向北汽福田遞交訴求函,到了2月26日,55家經銷商更聚集在位於北京望京soho的寶沃總部,拉條幅抗議要求退網進行補償。

  甚至不少寶沃的經銷商目前已經處於停業狀態,本來銷量就不高的寶沃,現在又失去了銷售渠道,估計未來一段日子在市場很難看到它了!背靠神州大金主,寶沃的轉型看似十分美好,可新零售模式跟已經成熟了十多年的4S店模式相比,到底孰優孰劣、能否被國內消費者接受都還不好說。所以,對於寶沃的未來只能說一句“吉凶未卜”。

  寫在最後:

  實際上,寶沃更應該趁這段時間,來完善自己的車型,畢竟好的產品纔是立足市場的關鍵,要像原來一樣售後問題多多,即使換了銷售模式也很難生存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