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住院醫師階段是醫生從業生涯最初階段,也是其人生最艱難困苦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住院醫師需要通過國家統一命題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需要完成住院醫師相關專業培訓的內容和標準規定的全部內容,這是於公,於己來說,還要談情說愛,組建家庭,掙錢養家餬口。但也正因為如此,其能力也纔可能得到快速提升,這正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如此階段,學會合理安排和管理自己的時間,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按照創新工場CEO 李開復先生的觀點:人的一生有兩個最大的財富,其一是你的才華,其二是你的時間。每個人的才華越來越多,但是時間也都是在變得越來越少,人的一生可以說是用時間來換取才華。如果一天天過去了,我們的時間少了,而才華沒有增加,那就是虛度了時光。所以,我們必須節省時間,有效率地使用時間。

1、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做自己感興趣、與自己人生目標一致的事情。因為實踐證明,花時間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效果才會成倍提升。 2、記錄記錄,並清楚計算出自己的時間是如何花掉的。挑一個星期,每天記錄下每小時做的事情,然後做一個分類(例如:上班的路途時間、跟師臨牀、聽講座、看書、午餐、與同事聊天等)和統計,看看自己什麼方面花了太多的時間。凡事想要進步,必須先理解現狀。每天結束後,把一整天做的事記下來。在一週結束後,分析一下,這周你的時間如何可以更有效率地安排?有沒有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況佔據了太大的比例?有沒有方法可以增加效率? 3、使用時間碎片和「死時間」使用時間碎片和「死時間」。如果你做了上面的時間統計,你一定會發現每天有很多時間流逝掉了,例如等車、排隊、走路、乘地鐵等,可以用來背單字、打電話、溫習功課等。現在隨時隨地都能上網,所以沒有任何藉口再發獃一次。重點是,無論自己忙還是不忙,你要把那些可以利用時間碎片做的事先準備好,到你有空閑的時候有計劃地拿出來做。 4、要事為先要事為先——每天一大早挑出最重要的三件事,當天一定要能夠做完。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幹不完的事,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分清輕重緩急。要理解急事不等於重要的事情。每天除了辦又急又重要的事情外,一定要注意不要成為急事的奴隸。有些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你要學會放掉,要學會對別人說 no! 而且每天這三件事裏最好有一件重要但是不急的,這樣才能確保你沒有成為急事的奴隸。 5、要有紀律要有紀律。有的年輕人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學習」,其實,換個說法就是「學習沒有被排上優先順序次序」。曾經有一個教學生做時間管理的老師,他上課時帶來兩個大玻璃缸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石頭。他做了一個實驗,在其中一個玻璃缸中先把小石、沙倒進去,最後大石頭就放不下了。而另一個玻璃缸中先放大石頭,其他小石和沙卻可以慢慢滲入。他以此為比喻說:「時間管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優先順序,若顛倒順序,一堆瑣事佔滿了時間,重要的事情就沒有空位了。」過去中學課本里有一篇華羅庚先生介紹《統籌方法》的小文章,不妨拿出來再重新學習一下。如法炮製、安排時間,我們會發現相同時間裡,只需調整一下順利,就一定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6、學會利用最高效的時間

學會利用最高效的時間。時間不是每一分鐘都是一樣的!人在一天的時間裡,因精力、生理、心理等狀態的不同,其效果不同的。比如在早上及上午的前半晌,我們的思路一般會更加清晰。易於做一些決策性的、記憶性的事務。而下午的下半晌和晚上臨睡前,一般是效率最低的時間段。雖然每個人的最高效時間是因人而異的,但一天頭腦最清楚的時候,應該放在最需要專心的工作上。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7、平衡工作、朋友、愛情與家庭平衡工作、朋友、愛情與家庭。首先是忙中偷閑——不要一投入工作就忽視了家人、朋友,有時10分鐘的體貼,一個電話或簡訊的問候,比10小時的陪伴還更受用。其次是閑中偷忙——學會怎麼利用時間碎片。如利用乘地鐵時間,可以用來背英語單詞。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