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012 

許復堡是臺大機械高材生,61年次的他,原在北部擔任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回鄉投入有機農業已經第六年,當初的一個車禍意外,回到故鄉臺南修養讓從小跟著爸爸務農,嚮往農人生活的他順從了內心的渴望,意外造就了人生的轉機。

051901
復堡的父親原從事藥師工作,在
85年時則開始建立起目前復堡經營的農場,從決定全力支持兒子的有機農耕事業起,就把這片1.3公頃的農園交給復堡管理,一家子一起攜手經營這片南臺灣特有的生態循環機制農場。

許大哥說:回鄉做農夫,不只有機,更堅持以給家人喫的初衷,耕種安全,無毒農作物,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時時擔心喫下肚的東西安不安全。

 

從做中學不斷嘗試,溫室農牧共生
生機循環自然展現

復堡的有機農場坐落在臺南歸仁西埔地區,初期以種植牛番茄、洋香瓜、美濃瓜、玉女小番茄、四季芒果為主,從去年開始挑戰生產「有機杭菊」。

復堡雖是新農人,但本著對務農的感情,用心學習,不斷嘗試,技術至今已相當成熟,運用自已的所學,開始將大埔農場自動化、生態化;從原本的溝灌建立成滴灌,以自動化控制取代人力資源的不足,也讓每種作物能得到最精準的照顧。

復堡也採用農牧共生,為了防止芒果的蟲害,復堡原本放養蘆花雞及黃金雞,後來發現效果不彰,而改為飼養綠繡眼,結果有相當好的效果;而原來飼養的蘆花雞及黃金雞,在持續嘗試配種,然後親自參與孵蛋、調配飼料的過程,就因為這樣,大埔有機農場也賣起了有機雞和有機蛋!

120801

 

 051501  
善用週遭環境,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

復堡也利用了農場內原本用來栽種盆栽的場地,收集場內割下來的雜草、落葉及養雞的墊料作堆肥,自已學會開「山貓」翻動堆肥讓它們熟成,再用於自已的農場,用天然的堆肥取代化學肥料;大埔有機農場內有一不算小的水池,我問復堡它的功用,他告訴我以前爸爸也有養過錦鯉,這個水池現在被用來淨化水質,然後水拿來灌蓋農作物,物盡其用,發揮既有的資源是復堡的特色。

051201

堅持最好,有機的道路只會不斷向前走

復堡去年開始因為自己愛喝菊花茶所以開始種植有機杭菊,因為產自臺灣,從種植到人工採收,乾燥,包裝全程都在農場完成,不使用二氧化硫,漂白劑乾燥的杭菊是少之又少,造成市場上搶購一空;復堡不委外代工的堅持,是因為不只要考慮農藥的問題,也要考慮代工污染或混充的風險。

復堡的用心及努力沒有白費,今年他代表臺南市參加103年的「農業經營管理知識分享競賽」拿下全國第三名;總計來自全國17縣市的農業

 

傑出者參賽,有這樣的成績,復堡很謙虛的說:我們當農夫的很忙,但為了咱們臺南還是要拚了,雖然只有第三名,但也覺得光榮,也都是大家的努力幫忙啦!

那之後呢?我問,許大哥不加思索的爽朗回話言猶在耳:就繼續種想種的囉!果然,有機的道路,只會不斷向前走。

《大埔有機農場》ON吉甲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