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湯是一年四季最不挑的一道菜,而且做法簡單方便,平日裏,大家都喜歡喝。在我們家基本上一個星期最少都要喝1、2次,在骨頭湯裏你可以隨意放很多的蔬菜來做湯,這樣湯口味更豐富,老少皆宜。

骨頭湯的做起來也不難,但會有很多朋友在聊天的時候說骨頭湯有時候做出來會有一點腥味,到底是自己的廚藝不好,還是在做湯的時候步驟錯了,今天咱們來聊一聊。

骨頭湯要好喝,汆燙有講究,注意兩點,不用調料也能燉出甘甜清湯

其實在做骨頭湯的時候出現這種的情況是因爲你在處理那些骨頭沒有處理好,我想大家在做湯的時候是不是就直接洗好了就直接放入鍋中,其實你錯過了重要的一個步驟。那就是骨頭要不要下冷水裏焯一下,這個步驟讓人產生了懷疑,腥味到底怎麼去除呢。

喜歡喫骨頭湯的朋友們不妨繼續往下看哦,步驟裏一步一步寫得特別詳細。

【筒子骨燉青豆】

食材 主料 筒子骨一根

輔料 玉米一根 鹽適量 青豆100克 山藥半根 料酒幾滴 白醋幾滴

過程:

所有的食材都準備好。青豆剝去殼,留籽備用。青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彈性、健腦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平時一般都是炒着喫的,很偶然的一次機會,發現青豆燉湯喫,真是太美味了,喜歡喫青豆的一定要試試哦。

鍋裏倒入大半鍋冷水,將筒子骨放入鍋中,加入幾滴料酒後開大火將水燒開。

汆燙骨頭的時候,我們要先把骨頭給清洗乾淨,然後鍋中接冷水然後把骨頭放進去,因爲骨頭的比較大塊,所以它受熱的時間也會比較長一些,所以不要直接放在熱水裏或者溫水裏焯,這樣會使骨頭的上的的肉會立馬的收縮,裏面的血水就會很難得給清洗乾淨了。骨頭焯水的時候可以在裏面加一點薑片和少許的料酒,這樣可以把腥味徹底的給去掉。大家要注意用冷水焯骨頭的時候就是要勤翻動一下骨頭,這樣可以是骨頭都均勻的受熱。還有就是在焯水的時候要注意火,在下鍋後的剛開始要用小火這樣可以讓骨頭有個適應的程度,這樣可以讓血水慢慢的排出,然後再轉爲大火,這樣長時間焯水的時候就不會使肉變得柴還不好喫。還有就要注意水開了之後的時間,水開後3分鐘就可以把骨頭給撈出來了,這樣也不會焯的時間長,也不會把骨頭裏的營養給弄沒有。

水開後,水面上會飄出大量的浮沫,將鍋鏟將浮沫撇去。

燉骨頭湯的時候先給骨頭焯一下水,這樣可以把骨頭裏的血水和藏在骨頭裏的髒東西給去掉,骨頭裏的血水就是說腥味的主要問題,所以說焯一下水是很關鍵的 。但是很多人汆燙好後,就直接把血沫給撇去然後再直接再鍋裏給加水和加入其它的菜就這樣一起燉,這樣做是不行的,做出來的湯也不是很鮮美。

將汆湯過的筒子骨撈出來,放入砂鍋裏,將玉米段也加入鍋中,倒入沒過筒子骨的冷水,加入幾滴白醋。

焯水好的骨頭撈出來後放入冷水鍋中,給骨頭降降溫,這樣可以讓骨頭上的肉變得更緊。這樣就做可以出鮮美的湯了,這樣肉喫起來特別嫩,湯喝起來也會更鮮美,真是一舉兩得呀。做骨頭湯光焯一下水是不夠的喲,什麼時候放料酒、熱水冷水可是很關鍵呢。

蓋上鍋蓋,設置燉湯鍵,開始工作。

最後還剩半個小時的時候,將山藥和青豆全部放入鍋中,再加入少許白醋,蓋上蓋子繼續燉半個小時。

時間到後,加鹽調味,拌勻即可出鍋。

小貼士

1、燉骨頭湯的時候,加入幾滴料酒,能起到去腥的功效,料酒在溫度最高的時候加入,這樣效果最好。

2、從營養獲取角度考量,燉骨湯的時候,在水燒開後,可加適量的醋,因爲醋能使骨頭裏的磷、鈣溶解到湯裏,增加湯的營養,利於腸胃吸收。醋還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維生素被破壞。所以做排骨湯時放些醋好.不是可以保存鈣質不流失。但是,醋加早了的話,沸點就降低了(醋的沸點很低),肉就很難煮爛了,所以就應該是起鍋前20分鐘加入小半勺(約0.5至1克)。

3、骨湯中的鈣的確有限,但是骨湯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尤其適合小孩和孕婦喫,比如可以用骨湯做雞蛋羹,膽固醇可能高,但是對小孩和嬰兒的神經發育非常有益。

相關文章